搜狐:英偉達最後30天窗口期被掐斷,國產替代成唯一方案

來源: 三河匹夫 2023-10-26 13:04: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592 bytes)

英偉達最後30天窗口期被掐斷,國產替代成唯一方案 

美國政府的不留餘地出乎意料,規模化采購國產芯片成了培育本土產業鏈的唯一路徑

文 |《財經》特約撰稿人 吳俊宇 記者 顧淩宇

編輯 | 謝麗容

10月25日,英偉達(NASDAQ: NVDA)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一份文件中披露,美國政府通知公司,針對適用於總處理性能大於等於4800(單位:TTP,即總處理性能。計算方式芯片峰值算力TOPS×位寬bits)並為數據中心設計或銷售的產品的相關出口管製立即生效,影響公司A100、A800、H100、H800和L40S產品。

英偉達A800,是此次製裁之前,中國企業能從英偉達等美國芯片廠商手中采購到最高端的AI芯片。也是目前中國科技企業在大模型訓練、推理中使用最廣泛、需求量最大的芯片。

“出口管製規則”剛出爐時,原定有30天公示期。這30天原本被行業人士視為“最後30天窗口期”。在窗口期內,中國企業原本可以集中采購、運輸急需的高端AI芯片。美國芯片企業出於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理論上也會和中國企業打配合。

英偉達在文件中稱,鑒於全球範圍對公司產品需求強勁,預計美國政府突然加速的出口管製要求,短期內不會對公司財務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美國政府“出口管製規則”立即生效的要求暫時未對英偉達股價造成實質影響。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24日收盤時,英偉達股價為436.6美元,小幅上漲1.6%,總市值為10871億美元。

英偉達提到的“出口管製”,指10月1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針對中國更新的“先進計算芯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製規則”(下稱“出口管製規則”)。(詳見《財經》10月18日報道《美升級對華AI芯片製裁力度,美芯片企業提出擔憂》)。其中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

其一,把性能密度作為出口管製標準。來自英偉達、AMD、英特爾的一批AI芯片被限製銷往中國。

其二,先進芯片出口許可範圍擴大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的是,防止先進AI芯片從其他國家輾轉進入中國。

其三,對21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芯片製造設備的許可要求,並擴大禁止進入這些國家的設備清單。此舉旨在限製中國獲取14納米以下先進芯片製造能力。

其四,把包括摩爾線程、壁仞科技及其子公司在內的1部分中國GPU(圖形處理芯片)企業列入了實體清單。目的是,限製中國創業企業從台積電代工先進芯片。

美國政府要求“出口管製規則”立即生效,意味著最後30天窗口期戛然而止。大量需要英偉達A800芯片的中國公司隻能選擇替代路線,批量采購國產AI芯片。從更高的產業發展層麵來說,培育本土產業鏈刻不容緩。

被掐斷的30天

“出口管製規則”發布之時,文件顯示該規則原本尚處於公示期,將在30天後生效。這30天原本被行業人士視為“最後30天窗口期”。

多位行業人士10月18日曾對《財經》表示,英偉達等美國芯片廠商並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理論上說,最後30天,英偉達等企業會把所有先進AI芯片產能、庫存都優先供給中國市場。這會是最後的“操作窗口”。

一位英偉達中國區代理商負責人對《財經》表示,在美國升級對華芯片管製後的一周內,他以7天24小時的狀態滿負荷工作。“出口管製規則”出台時,訂單瘋狂湧入。他接到了數個上億元甚至超過10億元的訂單。在英偉達H800單卡市場價已經飆升至21萬元一張左右的狀態下,有大廠在第一時間就向他一次性采購了足夠超過500台服務器使用的訂單。如今,這些訂單都已無法完成。

10月25日英偉達披露的文件顯示,“最後30天窗口期”被美國政府立即切斷後,中國雲廠商、服務器廠商、銷售代理商均已無法從英偉達下單。美國政府的不留餘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一位服務器廠商人士表示,英偉達和中國企業簽訂的合作因此徹底作廢,沒辦法繼續交付。另一位ICT企業高管10月25日向《財經》確認,英偉達已經無法發貨。

前述代理商告訴《財經》,此次要求禁令立刻生效的五種型號,除了L40S,其他的四種產品市場上本來就極度稀缺。根據他了解的實際情況,本周不排除部分廠商還是有可能完成L40S產品的訂單,但是其他四種產品已經無法交付,也無法下單。

在很多從業者看來,美國政府的行為出人意料,但沒有超出最壞預期。該代理商表示,無論是客戶還是代理商同行,兩年來不斷收緊的製裁已經讓行業麻木。

英偉達是全球最大的GPU(圖形處理器)企業,壟斷了全球AI芯片市場。國際市場研究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英偉達在全球GPU市場份額為82%。

英偉達的A100/H100、A800/H800、L40S芯片是目前全球性能最強的數據中心芯片,專用於自動駕駛、高端製造、醫療製藥等AI推理或訓練場景。上述芯片被認為是AI大模型訓練、推理的最佳解決方案。因此,被阿裏、字節跳動、騰訊、百度等雲計算廠商,聯想、新華三等ICT解決方案商,小鵬在內的汽車廠商廣泛采購。

今年8月,權威媒體報道稱,包括阿裏、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在內的中國企業共訂購了50億美元的A800芯片,預計2023年-2024年交付。如果按照一枚A800芯片單價10萬元(人民幣)計算,中國市場對A800芯片的需求量超過5萬枚。

中國市場對英偉達芯片需求大,以至於在“出口管製規則”出爐之前,英偉達的A800/H800芯片訂單需求已經排期至2024年的年中。某頭部雲計算廠商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管對《財經》說,即使美國政府給了30天緩衝期,英偉達也不可能足額交付。

一個共識是,阿裏、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科技企業的AI訓練和推理高度依賴英偉達的A100/H100、A800/H800、L40S等AI芯片。美國的斷供將在中短期內延緩中國AI大模型升級、迭代速度,減慢中國AI技術發展速度。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估算,目前中國企業落後OpenAI的GPT-4等頂尖AI大模型大約2.5年至3年。雖然芯片獲取並非決定性因素,該機構仍認為,中國與全球同行的這一差距,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拉大。

國產替代刻不容緩

此前,中國企業還能在國產芯片、英偉達等國際企業的高端AI芯片之間做選擇。考慮到性能、成本,中國企業往往更願意選擇英偉達的芯片。

2023年7月,在一次國家政策製定機構組織的內部討論中,一家國產頭部芯片廠商人士曾口頭提出一個應對AI芯片“卡脖子”的方案——由政府主導,約束所有數據中心都要采購一定比例的國產AI芯片。當時這一方案並未得到回應。原因是,這並不符合市場原則。此外,當時美國對中國的高端芯片製裁並未到徹底封死這一步,而且國產AI芯片目前還不夠好用。

《財經》從一家國資背景的數字化企業了解到,2023年6月,部分地方政府出資建設“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時,曾向承建方提議,是否能采購一定數量國產AI芯片。這家作為承建方的國資數字化企業拒絕了。理由是,相比英偉達的AI芯片,國產AI芯片性能不足、不夠好用。

這裏有一個循環的矛盾。AI芯片隻有在實際應用中才能夠發現問題、加快迭代,國產芯片起步晚、性能差,所以國內廠商並不願意使用,而缺乏實際應用造成了國產芯片無法獲得正向反饋,發展速度更慢。

這次最新的“出口管製規則”出爐之後,中國企業已沒有選擇空間。一位雲廠商高管對《財經》表示,美國“出口管製規則”步步緊逼的情況下,規模化采購國產芯片是培育本土產業鏈的唯一路徑。

國產AI芯片對英偉達AI芯片的可替代方案目前不少,一批企業陸續推出了AI芯片。其中分為三類企業,一是華為、阿裏、百度、騰訊這些大型科技企業,二是海光這類國資背景企業,三是壁仞科技、天數智心、摩爾線程、燧原科技、寒武紀、沐曦集成電路、象帝先、景嘉微等創業型芯片公司。

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真正大規模量產並投入業務使用的主要有華為、阿裏、百度、騰訊、海光的產品。

典型產品包括華為的昇騰910、阿裏的倚天710、百度的昆侖芯2代、騰訊的紫霄、海光的深算二號。其他多數廠商的產品還停留在具體場景下的應用上。目前,絕大部分國產AI芯片都是靠台積電等海外芯片企業代工的。隨時可能會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失去代工渠道。

多位行業人士向《財經》表示,國內廠商投入這一賽道最近幾年才開始,技術和生態確實有很大差距。如果具體到對比國內AI芯片與英偉達A100的差距上,則表現為市場上已有的量產產品,多數對標A100的上一代。目前還沒有進入市場、處於研發階段的產品,才普遍對標A100。

和英偉達的旗艦芯片A100/A800、H100/H800相比,中國企業已經量產的AI芯片或多或少存在差距。比如,阿裏的倚天710是CPU(中央處理器),而非GPU(圖形處理器)。這款芯片目前已經大規模運用於阿裏雲。不過,它最擅長的是邏輯計算,而非AI推理訓練。騰訊的紫霄也大規模投入實際業務中,但定位偏中低端,且目前主要用於騰訊自身業務。

目前華為的昇騰910是國產替代程度最深、使用規模最大的國產AI芯片。一位接近華為人士告訴《財經》,根據內部估算,就單卡表現來說,華為產品目前在推理性能上大概能夠達到英偉達A100的80%,在訓練性能上達到70%。但在實際應用中,產品仍舊與英偉達有明顯差距。他認為,當前華為的核心痛點並不是性能差距,而是在適配範圍上。由於英偉達起步早,華為處在追趕狀態,在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

從經濟指標來看,國產服務器采購成本高,易用性相對較差。但從產業鏈發展來看,這是必須走的一步。隻有先買起來、用起來,國產芯片才能從能用變得好用。事實上,這樣的正循環正在開始。

訊飛的AI大模型就是基於華為的昇騰算力進行訓練的。華為與深圳、武漢等十餘個地方政府建立昇騰智算中心。華為提供技術,地方國資公司負責運營,吸引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使用算力。

昇騰910是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前由台積電代工的。華為目前已經無法獲取台積電代工。不過,華為與本土芯片製造企業的能力正在逐漸完善。從製造能力來看,目前理論上能夠實現AI芯片本土生產的隻有華為一家。

獲取先進代工是目前最棘手的問題。一位國產GPU廠商人士向《財經》表示,在先進芯片代工方麵,盡管在良率、產能和產品成熟度上均與台積電有差距,但是目前國內尚有中芯國際具備7nm工藝技術。也就是說,盡管實際表現和產能不盡如人意,國產廠商仍舊有可替代路徑。

《財經》多方了解到,此前由於受限於芯片實際表現和華為受到製裁,昇騰910芯片出貨和銷售都有限。但今年以來,華為已經在集中力量催熟昇騰生態,產品目標進度一再提前。在此次美國對華升級芯片製裁後,無論是公司投入力度還是所收到的實際訂單,都有了明顯的增加。

一位此次被列入實體清單廠商的人士告訴《財經》,“美國製裁的確會延緩國內廠商的研發速度,但並不會讓我們完全放棄研發。”

多位產業人士向《財經》表示,在過去,一些企業因為政策要求也會采購國產芯片,但是這些芯片並不會投入使用,而是被閑置在一旁。芯片廠商也就無法獲得反饋、查漏補缺。從這一角度理解,美國限製英偉達高端芯片出口,將倒逼國內廠商采用國產芯片。

盡管接下來將中國企業會迎來一段痛苦的過渡期,但是從長遠來說,這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責編 | 張雨菲

所有跟帖: 

下一步應該會中止台積電為中企生產高端AI芯片吧 -tz2000- 給 tz2000 發送悄悄話 tz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3 postreply 14:26: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