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主義重要性必要性的思考(兼評親穆的慕容雪村、親日的王誌安等“逆向民族主義”公知)

來源: 革命軍中馬前卒 2023-09-11 10:55: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193 bytes)

關於民族主義重要性必要性的思考(兼評親穆的慕容雪村、親日的王誌安等“逆向民族主義”公知)

 

為什麽爭取民主民權,需要民族主義?我此前說過共同體的重要性。其實,共同體不僅指當下,也包括曆史的經曆、認識、傳承。

隻有把曆史上受難的,如鎮反、反右、大饑荒、文革、六四……死難者,視為同胞,才能同情、共情、追憶、反思、平反、改變。

如果你視為無關的人、非同胞,那還能充分同情同理嗎?

 

看看藏族、維族、蒙族,對文革期間受難者,正是當成同族,所以才對“殺劫”、“內人黨事件”切齒痛恨,繼而反抗中共。

 

漢族民族意識淡薄,不在乎同族他人的苦難,所以哪怕鎮反、饑荒、文革,比少民受害更大、死亡更多(即便比例也更大),卻沒有普遍的痛心、反思、追責,將罹難者視為陌路人,不關心在意

 

如果僅僅將鎮反、饑荒、文革、六四這些,以普世人權價值來認識和反思,的確也有同情、痛恨,但情感遠不如對同胞那樣熱烈,關注也不會那麽激烈真誠。

否則,國人就應該把蘇聯大清洗、匈牙利事件、蒙古大鎮壓、韓國光州、孟加拉達卡……的悲劇,和文革、六四同等看待。這樣還會那麽在乎和投入嗎?

 

我早就寫過:港人力挺八九民運、長期紀念六四,同樣有身份認同的因素。隻是那不是香港本土主義的香港人身份認同,而是大中華主義的中國人和中華民族身份認同。許多港人之所以在1989年付出巨大心血支持民運、營救學生,既有對自由民主普世價值的追求,更在於作為中華兒女的血緣與文化認同。否則,為什麽越南、日本、蒙古、巴西、以色列,這些國家及民眾,沒有如此傾心投入八九民運和紀念六四?

 

原因非常簡單,他們並不是中國人。而六四血案後,雖然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都不同程度表達對中共譴責,還收留了很多中國學生和難民(“六四綠卡”),但關注六四力度也不如香港,同樣是因為他們和中國是異國異族,香港是同文同種。港人對中國民主事業的追求,包含著強烈的家國意識,港人的“民主之夢”是從“中國心”萌發的。

 

相對於韓國光州、蘇聯大清洗,國人還是較關注文革、六四,這說明部分國人還是有一定的民族情感和共同體意識。但這還比較淡、遠遠不夠。

所謂“中華民族”,楊度就批評過,它是建構的、強行拚湊,不靠譜。真正有力的是漢民族主義。

而且如今滿蒙維藏回都不太認“中華”了,漢族為什麽還要這個四不像的枷鎖?

 

 

而如今的漢族/華人/中國人,從國內到國外,一盤散沙、互相坑害,更不能團結親愛,很多人的籠統的說是中共的問題,或者說是國民劣根性。

但最重要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沒有共同體意識、認同、組織,沒有同胞之情,甚至互相仇恨。於是就各種窩裏鬥,更是難以共同追求自由民主。

要民主,就需要漢民族主義

 

另外,摒棄民族主義,也需要其他民族也摒棄民族主義,一視同仁對待包括漢人/中國人在內世界所有公民。

現實是這樣嗎?歐美人為何不像關注本國問題一樣的精力和熱情,關注和參與中國人權議題呢?為什麽還有簽證限製呢?

當然一些自由派精英有條件潤、入籍外國、當“世界公民”,但十幾億走不了的國人呢?

 

民族主義還有一個顯而易見卻仍被許多人忽視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夠規模化、組織化、暴力抗暴化。

古往今來,種種曆史巨變、改朝換代,幾乎必定有民族主義、階級反抗、宗教動員、軍人行動,四者起碼之一,有時是全部。

現在各種自由派、民運、學者,論證再好再對,沒有大規模組織和成員,當然是紙上談兵。

 

民族主義的組織和暴力,不僅是進攻性的,還有防禦性、保護性。你要想做些什麽事,需要團隊、人脈、後盾、連接……隻有民族主義/教派主義能夠提供相關資源尤其人力。

這就跟宗族類似。宗族不一定要欺負人,但沒有宗族就被欺負、占地、吃絕戶。雖然內部也欺負、吃絕戶,但起碼對外、整體,是屏障大於枷鎖。

 

看看現在港人、藏人、維人……他們之所以聲勢比中國所有漢族民運都大的多,就是有民族和團隊。叛徒是少數,大多數都是認同自己民族身份、為同胞出力甚至流血的。

漢族沒有認同和凝聚力,所以這麽多年全世界漢族民運分子,隻保持在幾百人的規模,搞一個會議往往20人都湊不齊,示威遊行也不如法輪功……

 

我也說過許多次,反對民族主義,那應該所有族群都放棄,而不是單方麵。

別的不說,像美國日本,別設置簽證限製,放開邊境允許包括中國人在內各國人自由遷徙,福利保障和美日公民一視同仁。願意嗎?嗬嗬。歐洲接納難民比較多,但也不是敞開大門的。

國界海關都還存在,反對民族主義?

 

像王誌安、李田田、李小牧這些人,到日本過上了不錯日子。但日本願意讓14億中國人都去日本生活、享有相同福利保障、法律麵前一視同仁、有投票權選舉權嗎?或把財政收入像轉移支付衝繩那樣轉給中國?

當然不會。這時候他們就說了“日本憑什麽給你們……”這不就是認了族群/國家存在區隔,而非大同世界嗎?

 

當然我並不反對他們去日本或者其他任何國家避難、生活、入籍。中共迫害他們,或者說不能給他們合理合法條件待遇,他們當然有權去其他國家生活,且應該尊重祝福。

但他們也不應該反對中國大陸人的民族主義。如果世界真的大同,那可以反對。但現在並不是。他們自己的幸福,無權代表其他因故不能潤的國人。

 

很多反賊對於依附國內權貴而飛黃騰達的人,各種貶低,但是好像舔外國(不是合情合理獲利而是跪舔)卻認為是合理的正當的光榮的。當然小粉紅五毛的觀點是反過來。

其實兩種本質一模一樣,乃至形式內容也一模一樣,都一樣是當舔g、奴才,沒有區別。

 

還有前麵也說了許多次,這些在日華人或者與日本有關聯的得了利,與其他超過99%的中國人何幹?他們也得到物質或非物質利益了嗎?

汪精衛當漢奸,也算是保護了淪陷區的老百姓,有過也有功。甚至在那個不得已情況下,其實功績反而大一些。

現在這些親日華人/國人,除了自己得利,對其他國人帶來什麽好處?

 

至於為什麽我知道日本權利自由(包括在日華人)比中國大陸好那麽多,但並不認為這值得誇日貶中,我早就說過了。

日本現在這樣的富裕繁榮,恰恰在於其曾經的曆史罪惡造就、建立在對中國的損害(包括導致中國曆史改道)之上。而中國之所以成了現在這鳥樣,當然和日本入侵及與日方中共長期勾兌有莫大關係。

 

要是二戰後崛起的不是日本是中國,美國扶植和援助的也是中國、壓製對象是日本,中國也可以大度的給日本各種文化輸出、經濟支持。

有沒有想過,在另一個維度的可能性中,大江健三郎、小澤征爾、上野千鶴子……以及那麽多諾獎得主,本應該是中國人

陳冠中的《建豐二年》及許多作品,就是討論的這種可能。

 

兩個運動員,一個把另一個腿打斷,然後自己贏得比賽勝利。然後拿著獎金和各種福利的不到十分之一,給被打斷腿的買個輪椅、若幹補品,還把自己的榮譽證書給這個被打斷腿的看。嗬嗬

 

如果日本從政治家到大眾,真有悔悟報償之心,就應該繼續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且還要幫助中國民主化,支持中國各地尤其曾經遭日本侵略的各區域民眾的組織、維權、政治參與,尤其在女權、勞工權利等方麵不遺餘力協助,讓中國成為真正富強民主發達的國家。

這樣,中國人自然不會想報複,兩國恩怨也解開了。

 

柴靜女士發紀錄片,講伊斯蘭恐怖主義,探析根源。然後慕容雪村先生不是就事論事,而是迅疾認為這會加劇國人對穆斯林的惡感、為中共鎮壓製造口實。

且不說柴女士影片並無這種暗示,即便涉及對伊斯蘭宗教探討,也應是直麵、誠實、不避諱,而非害怕被利用,就遮掩了。這和中共維穩、反“遞刀子”,異曲同工。

 

這些人其實都一回事。發生什麽事,第一不是考慮同胞的利益與情感,而是迅速站在他者的立場、代入外人的喜怒哀樂。他們說反共不反華,其實是都反了,或者起碼在中外/漢少衝突中,無論是非黑白,都優先考慮外國人和少民,而非同族同胞。五毛小粉紅是愛黨、假愛國、不愛民,這些公知逆民則是黨國民全都反

 

一開始認為大多數公知/自由派/民運/反對派都是恨國黨。後來覺得好像不是。

過了這幾年,發現其實還是第一印象比較準。

 

無論建製派/五毛/小粉紅/既得利益者,還是反賊/自由派/異見人士/抗爭者,總以撕裂或對立態度來對待民族、民主/民權、民生,前者強調的是民族主義(當然很多是假的),但鄙夷受難同胞、對弱勢群體置之不理。而後者則是隻強調個人權利自由、個體體驗感受,而缺乏博愛民族同胞之情,還以恨國為發泄和光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