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財產過億富豪91%是高幹子弟
作者:easynews — 上次修改時間: 2009-01-06 11:17
— filed under: politics, recommended, text, finance, economy
"腐敗或者說是權力尋租在中國的另外一個體現,就是權力資本化導致的高幹子弟等特殊階層的收入與平民百姓的收入差距,這也成為中國當前收入差距中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兩年前的《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曾有統計說,我國處於社會優勢地位的階層,高幹子女職業繼承性明顯增強,"幹部子女當幹部的機會比常人高2.1倍"。
本文不代表透明新聞社(e\c\o\n\o\m\y\8\8\8\.\c\o\m)的立場,僅供參考。
透明新聞社(e\c\o\n\o\m\y\8\8\8\.\c\o\m)為您提供一覽無餘的信息服務。
[透明新聞社報道]
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的最新一份關於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報告,較詳細地記錄了社會不同階層的經濟收入:截至今年3 月底,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超過1億元以上者,有2932 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下的 非法 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 "
也就是說中國最有錢的人是高幹子弟,最富的人群是高幹子弟這一人群。--轉貼者附言
附:
盛世危言:一組組令人心驚的數字背後
2006年10月20日 09:54:31 來源:上海證券報
**********************************************************************************
趙 曉 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來自"轉型期中國社會公平問題研究"課題組的調研結果說,在對"官員腐敗活動"、 "富裕人群的消費行為"、"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一些專家學者關於上述現象的評論"和"說不清楚"5個選項的問卷調查中,認為"官員腐敗活動"會增加公眾社會不公平感的達63%;其次是"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占26%;認為"富裕人群的消費行為"會增加公眾社會不公平感的隻占6%。這表明,中國社會公眾並不是或並不主要是因為存在貧富差距而感到不公平,最讓大家痛恨和不安的是官員腐敗和貧者的悲慘生存狀況,而前者又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所在。
阿克頓爵士說過一句被後人廣為引用的話:"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權力越位最直接的體現是官員腐敗,Shleifer和 Vishny對於腐敗的定義是,政府官員通過出售政府財產來換取個人受益活動。亨廷頓則認為,腐敗是公職人員為了謀取個人私利而違反公認準則。
張維迎教授分析過中國轉軌過程中實際腐敗增加的五大原因:一是隨著經濟發展和貨幣化程度的提高,權力的經濟價值增加了,如過去蓋一個公章可能隻值幾百元,現在值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二是經濟關係的複雜化使得合法與非法之間的判別模糊不清,監督腐敗行為越來越難;三是市場機會的增加使得官員的"保留效用 "(即因腐敗受處罰離開政府後可得到的效用)上升,過去開除公職就得回老家當農民,落入社會最底層,而現在開除公職後還可以經商辦企業或謀個其他差事;四是懲罰力度降低(如達到死刑的最低貪汙額大大提高);五是政府官員正式工資的增長幅度相對較低。
筆者認為,中國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腐敗的加劇,可分為表麵上的原因與機製上的原因。表麵上的原因有兩點:腐敗(尋租)的收益提升而成本並未相應提升,廉潔的機會成本在上升而收益並未相應上升。製度上的原因也有兩點,在轉軌時期未能相應地理順政府與市場的經濟關係,未能建立起一套獎勵與懲罰官員行為的機製。
權力腐敗在中國日益加劇的一個典型表現是"尋租"活動的金額越來越大,高官貪汙腐敗(包括貪汙、賄賂、挪用公款)的案例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大。 1998年至2006年已經定案的部分落馬的高官從廳局級到部級乃至更高的領導人,一應俱全。然而,中國腐敗官員被法辦的概率不容高估,因此能夠被世人所知的隻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年度公報,貪汙、賄賂、挪用公款大案的人均損失金額, 2002年至2003年上升了9%,2003年至2004年上升了11.3%,2004年至2005年則猛增為34.3%。2005年與2001年相比,上升幅度達72%!權力的經濟價值的確正在大幅度提高,同樣程度的權力腐敗,可以牟取更多的非生產性尋租,而且照這個趨勢估計,倘若政府不加強權力的監督與製衡機製,未來因為腐敗導致的損失將更加驚人。
我們還發現,2004年以來涉案的省部級幹部數量下降,但是金額卻反而上升。與此形成對應,雖然涉案的省部級以上高官數量有所下降,但是涉案的廳局級幹部卻以穩定的幅度呈上升趨勢,這說明權力腐敗有逐漸下沉的趨勢,隨著中國地方財政權力和影響力的擴大,缺乏監督機製的地方官員攫取製度外租金的動力非常強烈。
還得補充一點,中國官員腐敗被法辦的概率不高,以上的數據隻是反映了查處案件的狀況,隻是中國權力尋租的冰山一角,尤其是涉案金額中尚有很多無法獲知的數據,因此案件金額數肯定也是比實際金額低估的。由此可以看出,官員收入的高漲,其與普通公民收入之間的差距擴大是當前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問題。
腐敗或者說是權力尋租在中國的另外一個體現,就是權力資本化導致的高幹子弟等特殊階層的收入與平民百姓的收入差距,這也成為中國當前收入差距中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兩年前的《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曾有統計說,我國處於社會優勢地位的階層,高幹子女職業繼承性明顯增強,"幹部子女當幹部的機會比常人高2.1倍"。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的最新一份關於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報告,較詳細地記錄了社會不同階層的經濟收入:截至今年3月底,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 3220人。超過1億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
特殊階層之"特殊",根源就在於權力,而中國經濟轉軌中製度的缺失,又使特殊階層很輕易地獲得巨額收入,致使社會兩極化的鴻溝越拉越大。(作者:趙曉/本文要感謝碩士研究生董棟的合作)
上海證券報 2006年10月20日
--------------------------------------------
數據資料一:2008年05月19日 15:35 來源:京華時報/中國新聞網
國內首份關於“新富階層”的研究報告在京發布。這份研究報告的撰寫機構為上海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的新富階層占據了社會總人口數量的5%。其中稅後年收入在30萬——100萬之間的人口數量為5000多萬,稅後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約有500萬人。
數據資料二:2008年2月《瞭望》周刊載文指出,中國的基尼係數高於所有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高於中國的曆史高點。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已超過合理限度。2006年,城鎮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組(4567.1元)的5.6倍;農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組(1182.5元)的7.2倍。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 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僅超過了國際上0.4的警戒線,也超過了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水平。由於部分群體隱性福利的存在,有專家認為中國實際收入差距還要更高。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6》提供的127個國家近年來收入分配不平等狀況的指標表明,基尼係數低於中國的國家有94個,高於中國的國家隻有29個,其中27個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亞洲隻有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兩個國家高於中國。這種狀況說明,中國的基尼係數高於所有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高於中國的曆史高點。
資料來源:2008年02月21日 13:59中國新聞網
數據資料三: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2006年一份關於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報告,較詳細地記錄了社會不同階層的經濟收入:截至2006年3月底,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 3220人。超過1億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特殊階層之“特殊”,根源就在於權力,而中國經濟轉軌中製度的缺失,又使特殊階層很輕易地獲得巨額收入,致使社會兩極化的鴻溝越拉越大。(作者:趙曉。上海證券報2006年10月20日)
---------------------------------------
官方研究機構的調查報告披露:在金融、外貿、國土開發、大型工程、證券五大領域中,擔任主要職務的基本上都是高幹子弟。中國的億萬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幹子女,其中有二千九百多名高幹子女,共擁有資產二萬億。
一份關於貧富兩極分化的調查報告
近日,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的最新一份關於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報告出爐了。該報告較詳細地記錄了社會不同階層的經濟收入。其中列出城市高、中級公務員收入已經超過西方歐美發達國家公務員收入及中產階層。
高幹子女掌控五大經濟部門
該報告表明:在金融、外貿、國土開發、大型工程、證券五大領域中擔任主要職務的,有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是高幹子女,實際上已形成了官僚資產階級。
三千高幹子女,擁有資產二萬億
該報告披露:至二00六年三月底,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五千萬以上的有二七三一0人,超過一億元以上的有三二二0人。超過一億元以上者,有二九三二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二萬零四百五十餘億元。他們較集中在以下八個省市:廣東省,一五六六人;浙江省,四六二人;上海市,二二五人;北京市,一九五人;江蘇省,一七二人;山東省,一四一人;福建省,九十二人;遼寧省,七十九人。
億萬富豪資產來源主要靠權力
億萬富豪的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有合法的,有非法的,有合法下的非法所得,主要有以下多個方麵:(一)以引進外資(包括駐外中資到內地投資)從中獲取回傭。(二)進口、引進成套設備,一般比國際市場高出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三百。例如,從意大利引進製造皮鞋的自動流水線,國際市場價二百萬美元,廣東、江蘇引進同一型號,報價分別為六百萬美元及七百二十萬美元。一套年產五十萬噸化肥成套設備,國際市場價二點二億美元,山東、遼寧以四億美元報價引進。(三)操控國內資源、商品,出口獲利。(四)國土開發、地產倒賣,靠銀行借貸,無本獲暴利。(五)走私、逃稅每年走私進入市場的日本、歐洲轎車三萬至四萬輛。(六)金融機構無抵押信貸,資金外流到個人口袋,這也是金融機構壞帳的主要因素之一。(七)獨家或霸占大型工程承包。高速公路百分之八十五由私企承包,承包商是當地高幹親屬。一公裏程的高速公路,能獲利七百萬至一千一百萬。(八)抽逃資金到個人帳戶,一般通過金融機構、中資進行。(九)操控證券市場,製造假信息勾結金融、傳媒造市,從中獲利。
粵、滬、蘇等省市高幹子弟致富概況
廣東省十二家大地產商都是高幹子弟,其父親包括前政治局委員、人大副委員長、前政協主席、前省長等。
上海市十家大地產商,有九家是高幹子弟為老板;十五家工程建築承包商,除二家屬於國企外,十三家都是高幹子弟。
江蘇省有二十二家大地產商、十五家工程建築承包商,清一色由幹部子女操控,其父親包括現職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前省委副書記、前省法院院長等。
--------------------------------------------------
江綿恒 (江澤民長子)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上海人,研究員。1977年畢業於上海複旦大學,1982年於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後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所從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赴美留學,從事高溫超導材料和半導體物理方麵的研究工作,1991年6月在美國費城DREXEL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惠普公司工作。1993年1月回到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其工作重點為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以及研究所的組織和管理等方麵。1997年7月任上海冶金所所長。1999年11月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要負責全院高技術研究所的研究與發展工作,並擔任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CNC)、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公司、上海機場集團公 司等單位的董事會成員
江綿康 (江澤民次子,現年46歲,少將軍銜) 曆任:上海市經委幹部處科長上海市無線電一廠技術科科長、副總工程師上海市電子局副總工程師國家電子工業部幹部司副司長擔任的部份職位:上海城市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建設和管理委員會巡視員上海市環保局科技處主任上海城市地理信息係統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上海城市發展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軍隊中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第二局局長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李小鵬 (李鵬的兒子)眾所周知:現山西當副省長,曾是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李小鵬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在原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基礎上改組的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經國務院批準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控股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華能信息產業控股有限公司華能能源交通產業控股有限公司華能新能源環保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華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國際經濟貿易公司華能綜合產業公司中國華能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獨立發電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獨立發電公司之一 ,現已擁有全資電廠十座和參、控股電廠三座。
李小琳 (李鵬之女中國電力國際發展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小琳在中國電力市場被稱為"一姐",統領市值近百億的中國電 力,也是香港H股、紅籌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女性CEO。身份特殊的她每次在公眾前出現時,都是一身講究的頂級名牌。
朱雲來(Levin Zhu)(朱鎔基長子) 1957年生,湖南長沙人,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 CEO。朱雲來1977年至1981年就讀於南京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氣象局工作,後赴美國深造,1994年,畢業於威斯康星大學(Univ of Wiscousin),獲大氣物理學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5年,朱就讀於芝加哥De Paul大學,獲得會計學碩士學位。1995年至1996年,朱就職於安達信芝加哥分部,任會計師。199 6年至1998年,朱跳槽至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任投資顧問。朱雲來於是回到香港,加入由中國建設銀行控股,摩根斯坦利參股,王歧山任董事長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香港分部,2000年,朱雲來進入管理委員會,2004年,出任CEO。朱雲來處世低調內斂,但是自從其進入中金公司之後,該公司幾乎壟斷了中國國有大公司海外上市的市場,他本人也於2004年被財富雜誌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排名第15。朱雲來洋名為Levin,煙不離手,喜歡穿白襯衣和藍西裝。
胡海清 (胡錦濤女兒) 畢業於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又於去年完成了"上海中國歐洲國際商業學校"的MBA課程,是一 個名副其實的才女,但她失業已長達2年。實際上,很多企業向她提出了"破例"待遇和優厚條件,但為了回避外 界的謠言,她都宛然謝絕了。
胡海峰 (胡錦濤的兒子) 在清華大學附屬的IT公司工作,他也盡量避免" 拋頭露麵",過著家和單位兩點一線的簡單生活。他們之所以如此謹慎,原因隻有一個,就是為了切斷跟隨在高幹子女身邊的"腐敗誘惑"。胡海清的大學男友是個山東的,那小夥子據說居然不知道他的女朋友是何方神聖。還據說胡總曾上門看過才知道,後麵不知怎的散了。
至於胡海清現在的丈夫,說出來別跌眼鏡--新浪網前老總茅道臨。中國現任駙馬茅道臨,198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係,1987年赴美留學,後獲斯坦佛大學工程經濟係統碩士.曾經在國富豪榜排名第十一。茅道臨出生於上海平凡家庭。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係,並在斯坦福大學獲工程經濟係統碩士,之後他投身風險投資行業,曾經擔任著名的華登國際投資集團副總裁。 1999年,茅道臨從「華登國際投資集團」轉任「新浪網」營運長,2001年升任執行長,2004年當上董事長。身價 3500萬至6000萬美元之間。茅道臨與當時33歲的胡海青於2003年9月在夏威夷秘密結婚。
溫雲鬆北京Unihub公司總裁,溫家寶之子。徐明--大連實德集團總裁,2003中國百富榜第15名,福布斯第12名(妻子溫如春,溫家寶 女婿) (知道他為什麽那麽牛B了吧)
溫家寶老婆也是某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溫曾要她辭職注意影響,因為其他太子黨們都這樣,所以她不肯。
胡錦蓉,胡錦濤的長妹(麽妹為胡錦萊,已退休) ,1945年6月出生,1964年11月參加工作,中專學曆,其夫於江蘇省教育廳工作。1964年7月畢業於揚州市農業學校,工程師職稱,曾任泰縣馬莊中學教師、泰縣建築安裝工程公司技術科科長、薑堰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副總工程師、薑堰市建築工程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胡錦濤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之後。其妹胡錦蓉旋即於1998年3月擔任中國正太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至今,為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公司,專門承包**政府機關工程。正太集團到2005年11月已將 3項奧運會建設專案抓到手,總建築麵積12萬多平方米。2005年,正太集團已躋身中國1000家最大企業集團,名列第477位。
曾偉:曾慶紅的兒子曾偉一直在廣東等地經商,與中港兩地許多富商關係火熱,是中港兩地官商勾結的重要橋梁。 曾偉涉及到搞房地產,積聚很大財富。在上海插手的和德國合作的合資企業大眾汽車集團。
賈慶林兩兒子賈建國、賈衛國。賈建國(Richard Jia)一家是澳洲公民,賈衛國是航天部二院科技人員。據說,1995年2月,黃菊在舊金山留學的女兒黃凡下嫁方大川的公子方以偉。方大川,是隨國民黨到台灣去的 上海人,於一九五二年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學習新聞,後來轉學印刷。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0/20/content_5227379.htm
轉載請注明出處:透明新聞社(e\c\o\n\o\m\y\8\8\8\.\c\o\m)
中國大陸財產過億富豪91%是高幹子弟
本帖於 2011-03-26 17:17:23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所有跟帖:
• 中共太子黨最新名單--世襲中國 -economy888- ♀ (78640 bytes) () 01/24/2009 postreply 12: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