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大紅大紫的陶鑄為啥快速隕落
1966年5月底,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奉命進京,擔任中宣部部長、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文辦主任,取代了彭真的工作。1966年8月12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陶鑄成為“第四號人物”,成為一顆政治新星。
陶鑄到京任職僅僅四個多月,到1967年1月就被江青、陳伯達等公開點名打倒了。從此文化大革命“打倒劉鄧”的口號變成了“打倒劉鄧陶”!為什麽打倒陶鑄?這件事情迄今已經過去50年多了,似乎還沒有文章和書籍完全說清楚,留有重大的“謎”團。從現有資料看,陶鑄被打倒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對毛澤東發動文革的不理解,執行不到位。陶鑄認為文革就是反右派。堅持運動要有原來的黨委領導,群眾組織也要服從原黨委領導,不服從就是右派和反革命。在他授意下廣東和中南地區抓了很多人,打了很多右派和反革命,這和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馳的。陶鑄在要不要把文化大革命擴展到工礦企業和農村問題上,同毛澤東和中央文革小組也發生了尖銳衝突。陶鑄被認為是“繼續推行劉鄧反革命路線,是沒有劉鄧的劉鄧路線代理人”。
“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口號的始作俑者,觸犯了眾怒。陶鑄文革中最著名的口號就是“每個司令部都不知道是什麽司令部,我是主張普遍炮轟的,如果是無產階級司令部,就轟不垮”,“在文化大革命中懷疑一切是對的,除了毛主席和林彪,每個人都可以懷疑”等等。這個說法遭到了周恩來以及中央其他領導人的反對,周恩來當時就表達了不滿:“這樣講,我就不好開展工作了”。
與鄧小平關係過於密切,讓林彪心生芥蒂。陶鑄進京是鄧小平推薦的,陶鑄和鄧小平關係很好,他公開說“如果黨內允許拜師的話,當主席的學生我不夠格,但我願拜鄧小平為師”。林彪和鄧小平本來就不對付,加上江青的煽風點火,讓林彪很忌諱。江青對葉群說,“陶鑄說啥也是林彪的部下,怎麽去拜鄧小平為師,再說鄧小平文化也比他低呀,他拜他什麽師呀”。
性格直爽,好放炮,與中央文革小組其他成員關係緊張。陶鑄剛來中央,就在好幾次會議上看不慣陳伯達的講話,批評陳伯達。於是兩人後來發展到互相拆台的地步。他一直把江青當小輩看,說話不留麵子,有一次因為吳傳啟的事直接爆發了激烈爭吵,讓江青當場痛哭不止。林彪因為這事也不大和陶鑄接近了。最後毛澤東都出來做陶鑄的工作:“你不要跟江青計較,她小氣,容不得人,你也要注意,中央畢竟比不得地方,說話不注意、愛放炮的脾氣也要改改。”
“換頭術”事件讓陶鑄飽受詬病。1966年,陶鑄在審查國慶17年的新聞照片時,他指示必須要有鄧小平的頭像,鑒於總書記鄧小平沒有合適的照片可供選用,陶鑄竟然讓新華社將照片上的陳毅抹去,換成了鄧小平,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換頭術”事件。不管陶鑄究出於什麽動機,這樣做並不妥當,對陳毅元帥有失尊重。胖帥為此大發脾氣,“他媽的,龜兒子,x你祖宗,把我的腦袋都給割了”!“換頭術”事件成了陶鑄“中國最大的保皇派”的重大罪名之一,也是他下台的導火索。
蔡協民和曾誌的兒子告禦狀。1934年初,曾誌和丈夫蔡協民在福建廈門工作時,懷有身孕的曾誌被派往福州從事地下工作,不久蔡協民被捕。陶鑄在蔡被捕時追求曾誌並結婚,婚後生下蔡協民和曾誌的兒子曾春華。曾春華文革初期見毛澤東告了陶鑄的狀,說由於陶鑄在蔡協民出獄後不願接受其組織關係,導致蔡協民在外流浪,期間被國民黨抓獲被殺。蔡協民曾是毛澤東的老部下,毛澤東在廣州創辦了農民運動講習所,蔡協民就是他的第一期學生。這事應該多少會對毛澤東心理產生影響。
陶鑄下台的方式很蹊蹺,沒有通過中央會議討論,也沒有形成具體文字決議。毛澤東對陶鑄的處理一直猶豫不決,幾經反複,最終什麽因素導致毛澤東下決心打倒陶鑄,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陶鑄下台後,1967年8月,陶鑄哥哥陶自強揭發陶鑄為叛徒。陶自強曾是國民黨時期的一個縣長,他掲發說,陶鑄當年在上海被捕後叛黨了,而且是國民黨的秘密黨員,是國民黨在共產黨內的臥底。陶自強還說,當年就是自己去勸陶鑄背叛的。結果陶鑄又就被戴上了叛徒的帽子,把陶鑄作為敵我矛盾來處理。
陶鑄倒台對文革走向是有一定影響的。有當事人在總結陶鑄倒台的後果時說:“以前陶鑄他們在中央文革小組的時候,雖然在小組的內部經常會有意見和爭論,但陶鑄對外還是維護著文革小組的。所以,他的存在,實際上緩和了中央文革小組和其他中央部門的不少矛盾。陶鑄倒台以後,中央文革小組和一些老幹部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所以說陶鑄的倒台是文革走向失敗的第一步,在一定程度影響了中國曆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