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

有感而發

 

《獨立宣言》的價值,是給每個人有陳寅恪說的“獨立之精神”。陳之“獨立”非《宣言》之獨立,沒有《宣言》之獨立,陳也可以獨立,難一些。而沒有陳的獨立,《宣言》之獨立還要它幹什麽?

 

“不自由 毋寧死”的自由,可能成為洗腦。“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就是一例。陳寅格的“自由之思想”,如他寫《柳如是傳》和他寫的《柳如是傳》,才是正版的自由。

 

“曆史潮流,勢不可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年代,就是命運多舛的年代。誰碰到,就是遇劫了;參加了,還成了弄潮兒,就是已然在劫了,還去入夥打劫。“百年之大變局”,就是個劫。試看今日之域中,幾個不遇這劫?有幾個不入夥打劫?

 

柴靜潤了,“為了以後可以對子女說,當年我沒有同流合汙”;這是逃劫;陳佩斯官宣:“我很幹淨。”這是抗劫;張愛玲臨離開中國給姨媽留言:不要再聯係,有事我今聯係你。”這是偷劫;她遞給胡蘭成三十萬大洋本票並留下紙條“以後不要再聯係”,是渡劫了。

 

長進了,不過是與時俱進;豐富了,即實現財務自由了;四九建政,多少南渡北歸。之後,被整得七死八活,又多少鳴冤叫屈?哪一步,哪一聲是自己的?改開了,“感到國家要重新出發”,“空氣從來沒有這麽自由過”,這不是把感覺末梢和呼吸道都租出去了嗎?

 

董小姐事件,“聽到後,我真感到絕望”,這裏的所“望”是眾望;江油示威,“說明中國人並沒有全扒下”,說明像聲明;“楊蘭蘭是第幾號人物的…”,爛透了,這是共憤。留點給自己了嗎?

 

我們有這能力嗎?就是有能力,我們有什麽可留嗎?

 

一九四九的解放,你我是被解放;一九八九,思想解放,你我仍是被解放。前後解放你我的竟還是一夥的。所以,網上多少被冤假錯案折磨死類的控訴和粉紅水軍又唱起“翻身農奴把歌唱”,不過是一個演白臉,一個演紅臉,同一個世界,同一首歌。有幾個不是一會兒解放了,一會兒“風聲緊了,說話要小心”。這心,民國有,新中國有,美國也有。除了這些有,就沒有了。不是“君不見”,而是不見君。

 

發現沒有,丟了書,下了網,抓起碗碟鏟耙,原生態的自由和獨立並立眼前。這AI的年頭,吃到嘴裏的肉,如果是大陸超市賣的,誰有把握說沒有被科技狠活過?找到點純自己活活,不易,試試做飯做菜,能算上一樁。

 

新發現:侃爺侃奶,十之八九九點好幾,不做或不樂於花時間在家務上。而在這時代裏,判斷五零後六零後是咋樣的人,可以從做不做飯處著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