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風鈴清脆,竹影斑駁。一女子站在山門前,衣裙素雅,難掩眉目間的靈動與風華。輕輕施禮時,纖細的手腕如白玉般微露,目光真切,隱帶三分羞怯與懇切。
方丈禪師盤膝端坐,身形清瘦而挺拔,眉眼深遠,仿佛與凡塵隔著一層雲煙。他目光落在女子身上,卻如古井不波,似乎看穿了塵世的種種,卻不為所動。
女子(聲音婉轉,帶著隱忍的憂愁):師父,弟子心緒總是紛亂,時而歡喜,時而焦躁。常常像烈火般,燃得自己也無法承受。弟子求入禪門,隻願能安住清淨。
禪師(語氣淡然如風):來時,你是否見到山道旁的花開花謝?
女子:隻想著拜見師父,未曾駐足。
禪師:若隻顧著奔赴佛前,反而離佛更遠。佛在花中,在你舉手投足之間,也在你此刻的心。
女子(眼波微顫,聲音低緩):可若佛在我心,為何我常覺心火不息?
禪師(抬手指向門外搖曳的竹):火不會自燃,風助之旺。你逐外境,才生風。
女子輕抬眼,水眸澄澈,卻隱隱透著幾分依戀的神色。
女子:那我該如何止住這風呢?
禪師:看它來,不逐它去。風自起,亦自滅。
女子 靜默片刻,聲音若蘭:弟子願守住此心,但怕自己堅持不久。
禪師:守心如捧水,握得太緊便失,輕輕托著,反能長久。
女子:敢問師父,參禪是否就是此意?
禪師:入教不是進門,不是拜我,不是口念經文。能日日照見本心,不欺不偽,這便是入教。
女子:弟子懂了……佛不在遠處,其實就在我心裏。我不入少林,亦可見佛。
禪師:佛不度遠人,隻度當下。施主還是進少林吧,在下少林方丈,釋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