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神秘營悲劇,應讓我們明白什麽

本帖於 2025-07-12 20:02:0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老鍵 編輯

美國德州神秘營悲劇,令人痛心,但更令人遺憾的是,社區討論迅速走向兩個偏離重心和問題根結的誤區:

一是歸責追責上的短視 - 很多人聚焦於災情來臨時某方“是否及時營救”“有沒有收到預警”“有沒有做錯什麽”。我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但它們處理的是事發當頭的應急,這總是被動的,受到災情本身的掣肘,效果偶然性大,絕不可能理想。至於歸責於女童們不會自救,則更是沒有道理了。在有關部門調查追責時,人們更應關注如何從必然性上加強預防,各方擔起各自的責任,不讓慘劇再度發生。

二是政治綁架和攻訐:另有些人則迅速將悲劇歸咎於DOGE對政府部門的裁減,或者多元政策(DEI)對政府資源的分散和工作重心的幹擾。理論上講,這些因素與事件有可能性上的聯係,但這些人的目的不是真為了追責,而是把一個本應以科學與安全為核心的問題變成左右之爭。至於拿營地創辦者基督教會的屬性來說事,則更是別有用心煽動文化戰爭了。

為了避免上麵的誤區,我們一定要看到問題的真真所在:為什麽這個營地幾十年來屢次處在洪水之中,在氣候異化已是科學界的公認之下,卻從未真正采取或升級防災能力?為什麽在氣候極端愈發頻繁的今天,我們仍沒有係統化的“氣候適應”策略?

說這個我是鬥膽的,無知的人可能會攻訐我借機推銷氣候政治。實際恰恰相反,氣候政治是圍繞“減排”和氣候幹預( climate mitigation),而我完全不牽涉減排與氣候幹預這一極度政治化的論題,我說的是被各種政治議程遺忘的“氣候適應”(climate adaptation)。

稍微往細裏說點,氣候適應是整個氣候科學中最被忽視的一環。雖然減緩氣候變化(通過減少碳排放)始終主導著媒體報道,社會運動和政策討論,但“適應”已經改變的氣候卻往往被忽略。"適應"不那麽意識形態化,不夠引人眼球,也不容易帶來短期利益。但適應是那個真正能夠拯救當下生命的部分。它關乎的是我們如何更新洪水地圖、加固基礎設施、安裝預警係統、並讓社區了解自己真正麵臨的風險。

德州尤其是它的丘陵地帶,山洪發生的頻率和強度近年來顯著增加。科學家早已確認,隨著氣溫升高,大氣可攜帶的水汽增加,從而導致暴雨更加猛烈。然而我們的土地規劃、建築規範和應急響應卻遠遠沒有跟上氣候變化的腳步。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不僅僅是因為氣候正在變化,更是因為我們沒有跟著變化去應對。

別把Mystic營地的悲劇當成孤例,也不要把前麵剛發生的加州大火悲劇,和世界各大洲越來越多發的破紀錄高溫嚴寒幹旱洪暴當成孤例,它們是一記又一記警鍾,越來越緊促地提醒我們,氣候變化並不是某種遙遠的抽象威脅,不是未來幾十年的問題,不隻是溫室氣體的數據,它已經在改變我們的地形,天氣和生存環境。它已經對那些最脆弱,最難自救的人群造成巨大傷害 - 孩子,老人,弱勢社區。傷害還將繼續擴大,包括那些根本未曾意識到風險存在的人,澳洲悉尼兩周前一場沿海氣象風暴突襲,塌方了一長條海岸,上麵的豪宅頓臨滅頂或棄為廢墟的風險。

掛一漏萬列些基本的氣候適應與預防措施:更透明、更嚴格的洪泛區劃分;將建築規範與現有風險掛鉤,而非依賴過時的標準;讓每一個高風險區域的營地、學校、養老院都安裝現代化預警係統,進行定期演練;公眾擁有基本的氣候風險素養,把“適應”從氣候議程的邊緣推向中心。

如果我們真心緬懷那些失去的生命,就必須停止將災難當作政治爭鬥和賣弄小聰明的舞台,而是將關注點從指責轉向傾聽,從意識形態轉向科學,從減排轉向預防與準備。對政治人物和政治議程來說,氣候適應也許不會給他們製造頭條新聞,但它能給民眾和人類帶來真正的安全,它需要協作,謙遜,長遠眼光 —而這些正是當今公共話語最缺乏的東西。是時候拋棄氣候政治,重拾氣候科學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爾的答案是什麽?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2/2025 postreply 20:17:12

老鍵我雖然不喜歡你這一股子嘔啞招渣的官腔但是我還是同意你提到的某些觀點的所以讚一下。我算是做極限運動也有戶外經驗的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2119 bytes) () 07/12/2025 postreply 21:35:30

我還同意一點的是所有把這次事件往什麽大政府小政府這類政治話題上引的都是下麵PP說的STINKENDES FLEISCH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07/12/2025 postreply 22:01:14

多瑙咱們不談這種事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13:09:37

寫的挺好的。其實即使 climate mitigation, 也可以說是一個 valid 切入點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10:55:20

在美國政治譜係上記得你也自認中間偏右吧?有這認識不容易。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13:07:30

別誤會,我是說中間立場最容易理性思維,但不在意表達思維結果需要勇氣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13:13:16

我本來是想說,climate mitigation / adaptation / DOGE / DEI / 等等等等,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214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17:22:20

明白了。我是個open的人,喜歡有誠意和主見的討論,除了明顯為獨裁者幫腔的,但我也不會對其人身攻擊。反感小小論壇劍拔弩張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20:11:41

看老建這就是我跟你看這些的差別。我的觀點是,對有理性討論當然應該尊重容忍不同觀點的存在但是明顯的故意惡意那也不能客氣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805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21:50:24

不過我想我肯定不會主動去接那種話茬兒但是如果讓我評論我還是會說出我的觀點的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5 postreply 22:04:17

At your discretion.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4/2025 postreply 00:03: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