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歐,美,加拿大,澳新等地,更可靠的標杆是:'Elite'大概率會更偏左,'Working Class'會更偏右。
而這個白領/藍領之分,間接的覆蓋了教育程度,年紀層次,膚色性別等。
我個人的解讀是,如果收入越是‘實’的,越會認識財富需要自己真的去努力才能掙回來的,這樣的人越容易偏右:自己擼起袖子去掙一份好生活,自己然後家人,然後親屬和朋友,然後社會。從小圈圈到大圈圈;
收入越是‘虛’的,比如華爾街會矽穀(我在矽穀工作但偏右),越會覺得財富可以‘從無生有’,可以通過設計規劃轉移得來,這樣的人容易偏左:隻要政府做得好,每個人都能過上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