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故事是這樣的:
好的,這是一個發生在北宋年間,土匪劫往大遼鏢銀的故事:
北宋熙寧年間,汴梁城內一片繁華景象,茶坊酒肆喧囂熱鬧,街頭巷尾人來人往。然而,在這盛世之下,暗流湧動,一些地方官府腐敗,民不聊生,也滋生了不少鋌而走險的土匪。
這年秋末,汴梁最大的鏢局——“鎮遠鏢局”接到了一筆重要的鏢單:護送一批價值連城的白銀前往遼國上京。這批白銀是宋朝廷支付給遼國的歲幣,數量巨大,足足裝了數十輛馬車。鏢局上下不敢怠慢,由經驗最豐富的老鏢頭王震親自帶隊,挑選了三十多名身手矯健的鏢師,配備了精良的武器。
王震深知這趟鏢的風險。往遼國的路途遙遠,要經過不少荒山野嶺,是土匪出沒的地方。他一路小心謹慎,白天趕路,夜晚紮營時更是加強戒備,安排人輪流值夜。
一行人走了半個月,眼看就要進入遼國境內,來到了一處名為“狼牙穀”的險峻山穀。這狼牙穀兩旁山峰陡峭,中間隻有一條狹窄的道路通過,地勢險要,是設伏的絕佳地點。
果然,就在鏢隊剛剛進入狼牙穀深處時,突然從兩側的山林中衝出了一群蒙麵土匪。這群土匪人數眾多,足有上百人,個個手持刀槍棍棒,凶神惡煞。為首一人身材魁梧,臉上有一道長長的刀疤,顯得格外猙獰。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刀疤臉土匪頭子揮舞著手中的大刀,對著鏢隊厲聲喝道。
王震見狀,臉色一沉,知道今天遇到了硬茬。他立刻指揮鏢師們將裝有銀兩的馬車圍在中間,結成防禦陣型。
“各位兄弟,我們是鎮遠鏢局的鏢師,護送的是朝廷的要銀,還望各位好漢行個方便!”王震抱拳對著土匪們喊道,希望能和平解決。
然而,刀疤臉土匪頭子根本不吃這一套,他獰笑一聲:“朝廷的銀子?老子搶的就是朝廷的銀子!給我上,一個不留!”
隨著他一聲令下,土匪們如同潮水般向鏢隊衝來。鏢師們也毫不示弱,紛紛拔出刀劍,與土匪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刀光劍影,喊殺震天。鏢師們雖然個個武藝高強,但對方人數眾多,而且占據了地利,形勢對鏢隊越來越不利。王震身先士卒,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奮力抵擋著土匪的進攻,但身上也漸漸添了幾道傷口。
戰鬥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鏢師們死傷過半,剩下的也已經疲憊不堪。眼看就要支撐不住,刀疤臉土匪頭子得意地大笑起來。
就在這危急時刻,突然從山穀的另一端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隻見一隊人馬飛奔而來,為首一人身穿官服,手持長劍,正是當地的縣尉李明。
原來,王震在進入狼牙穀之前,就派了一名鏢師偷偷前往附近的縣城報信,請求官府支援。李明接到消息後,立刻率領手下的衙役和一些民兵趕來救援。
土匪們看到官兵到來,頓時慌了神。他們原本以為可以輕鬆劫下這批鏢銀,沒想到半路殺出了官兵。刀疤臉土匪頭子見勢不妙,連忙下令撤退。
官兵們趁勢追擊,將一些落後的土匪抓獲,其餘的則逃入了深山之中。
李明上前查看鏢隊的情況,看到鏢師們傷亡慘重,心中也有些惋惜。他向王震表示慰問,並承諾會加強對這一帶的巡邏,防止土匪再次作亂。
雖然損失了一些鏢師,但最終鏢銀還是保住了。王震感激地向李明道謝,並表示會盡快將剩下的鏢師安頓好,然後繼續護送鏢銀前往遼國。
這起劫鏢事件很快傳到了汴梁城,引起了朝廷的重視。宋徽宗下令嘉獎了鎮遠鏢局和縣尉李明,並責令各地官府加強治安,嚴厲打擊土匪。
而那些劫鏢的土匪,雖然暫時逃脫了官府的追捕,但他們的惡行最終也難逃 Law 的製裁。這個故事也警示人們,無論在哪個時代,邪惡都無法戰勝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