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人類普世智慧說的,距離產生美感。沒有交集才會信息貧乏,把心目中偶像的“長項”(往往也是崇拜者自覺的“缺陷”和“短板”或者“需要”和“追求”)無限放大;才會把偶像神化聖化,塑造成完美全能的存在;才會把自己人格降於偶像之下,將自己靈魂臣服在偶像腳邊 :-)
至於如何治療這種“浪漫本質”,Marge 的 "hoverbikes"("And who do you love now?")之外 :-) ,“生活交集”也不失為一種治本的療法。比如據說最瞧不起大救星的就是李誌綏同學;所以“熱情愛好者”如果能肉身也到各尊偶像家裏都像李誌綏同學一樣做一段時間奴仆,想必也能像李同學一樣獲益匪淺 :-)
謝傳人兄分享。照片做成 gif,可以更凸顯“浪漫豹”同學不亞於西西弗斯式的“熱情愛好”、追捧不止的精神: :-)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