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一段簡中文字給土豆作參考:《哈馬斯與巴以和平進程的中斷》

回答: 憤怒的以色列大使土豆-禾苗2024-05-11 12:36:48

  哈馬斯與巴以和平進程的中斷

  阿拉法特轉向政治解決方案的這個結局是很好的。從1988年到1993年奧斯陸和平協議,巴解用了5年的時間采取政治手段解決問題,最後同以色列簽署正式的和解過渡安排。之前盲目地打,結果打敗了。現在選擇政治解決,反而得到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協同,幫助它生存下來,回到巴勒斯坦的土地。但這5年時間裏,發生了哈馬斯的壯大。
  哈馬斯事實上是埃及穆兄會的一個分支,它成為加沙地帶的一個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組織是稍後的事。哈馬斯剛成立的時候很溫和,說不介入政治,隻管救濟平民、宣講教義,在這段時間吸收成員。所以你看到這些激進組織、恐怖組織裏頭,有很多慈眉善目甚至是德高望重的、英美留學的這些人。
  1988年阿拉法特宣布建國之後,哈馬斯不幹了。因為這跟哈馬斯後來形成的主張是不一致的。哈馬斯要徹底消滅以色列,在整個巴勒斯坦、以色列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奉行伊斯蘭法的國家。
  1993年奧斯陸協議達成,1994年阿拉法特率著改編的巴勒斯坦警察,就是原來撤到突尼斯、阿爾及利亞、伊拉克的遊擊隊,經過訓練、穿著警察服回來了。
  阿拉法特是1994年5月回到加沙的,10月,哈馬斯的武裝就跟巴解武裝火並,爭權奪利。第一次開打就死傷200多,這也可以理解為是巴勒斯坦的第一次內戰。
  緊接著,阿拉法特回到加沙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根據協議,從1995年開始,以色列開始撤出約旦河西岸的主要城鎮,先撤大城市再撤小城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撤一個。當時以巴之間的氣氛是什麽呢?當時我全程在以色列,巴勒斯坦也去,一片歡欣的氣氛。巴勒斯坦人說阿拉法特好樣的,一領人回來,以色列就撤了。
  撤離移交的過程也是很溫馨的。辦公室裏的辦公用品不許拿走,維持原樣。咖啡壺裏要有咖啡,個人物品可以帶走。巴勒斯坦方麵的人員和以色列方麵的人員就是握手、擁抱、移交權力。這個移交過程中,雙方老百姓一片歡欣,以色列的大多數人除了一些非常強硬的民族主義者以外,大多數都很歡欣,甚至是喜歡阿拉法特這個人,說這老頭挺可愛。
  但是從以色列開始撤出之日起,每撤出一個城鎮,當天或者第二天上午,哈馬斯一定要在耶路撒冷或者特拉維夫製造一起公共汽車爆炸事件。當時還不是人體炸彈,當時沒有安檢,上了公共汽車以後,椅子底下扔個手提包就下車了。這爆炸現場我去過好多次,每一次爆炸現場都是激奮的、非常強硬的這些以色列人,他們喊的口號就是一句話:“拉賓叛徒”。
  當這種“土地換炸彈”重複了很多次之後,以色列的示威口號開始變了,“反對土地換炸彈”。於是在1995年11月,一個以色列的激進大學生、極端分子,叫阿米爾,在集會上把拉賓打死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