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一詞的發明者張承誌擁抱哈馬斯

來源: JustWorld 2024-05-10 19:16:3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49 bytes)

https://zh.wikipedia.org/zh-cn/張承誌

張承誌(1948-, 回族,紅衛兵張承誌筆名, 北大曆史係工農兵(1972-1975))

https://twitter.com/HuPing1/status/1788627898775085545

Hu Ping胡平@HuPing1

今天聽一位北大校友說,才知道——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朗誦張承誌《哪怕一息尚存,讓我投身正義》,抗議以色列在加沙的種族滅絕(視頻+原文)
鏈接: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28&id=490914

原文:哥大學生誦讀張承誌先生文章(下文為朗誦原文)
隻要一息尚存,讓我投身正義(張承誌)

巴勒斯坦七十五年的強韌的不屈抵抗,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七十五年的占領、恐怖、屠戮,最後演化成這一場加沙決鬥。資本任命的世界政要,與資本壓榨的世界人民分裂了。

西方人民不理睬列強政府,像加沙一樣韌性地(Sumud/蘇幕德)堅持著抗議,這使攫著世界咽喉的資本感到了危機。它氣急敗壞,悍然鋌險,禁止言論自由,把一切對屠戮加沙的抗議都宣布為反猶主義。特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它拋開民主,軍警入校,恐嚇校長,逮捕學生——七十年來已經達到極致和藝術的宣傳、教育、洗腦,突然要崩潰於一瞬。

這兩天,哥大成了世界名校的第一。校長竟然敢把警察請進了校園——恨吾生短,隻能羨慕大學自治、軍警無權闌入的機製。破壞這種民主治校機製的惡例我隻知道一個:1968年日本全共鬥學生占據東京大學安田講堂期間,東大校長允許機動隊(防暴警察)進入校園鎮壓。

下午逮捕學生,晚上學生就成倍湧入抗議,誰也不怕因此會丟了學籍丟了“前程”。不僅學生,教師的天職是保護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師也勇敢地站出來了。他們穿上標誌神聖的學士服,手舉標語,公開支持學生——不怕已經瘋魔了的資本會開除、甚至迫害自己。

也許,毛澤東的這句話具有深意:“寄大的期望於美國人民。”在美國,偉大的學生運動傳統並沒有斷絕。正義的熱情會迅速地感染。由於巴勒斯坦人民在坩堝裏的無盡頭熬煎,由於包括嬰兒都被推上了犧牲的祭壇,正義不能再容忍,它突然回來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生的是一場革命。它也許會重回低潮,但也可能顛覆世界。

“1936年法西斯叛軍向西班牙共和國進攻,激怒了全世界進步鬥士。他們紛紛帶著筆拿起槍,無視流血與厄運,拋棄上流或小康的安逸,掀起了可歌可泣的國際主義行動。參戰西班牙——這是一個世界當代史的大事件。鬥士之中名人如雲,寫了《喪鍾為誰而鳴》的海明威隻是其中一個。”(《五十年後重讀白求恩》)

它不僅牽扯著西班牙內戰時的一根紅線,它更與逝去了而且正在遭受資本的妖魔化的“六十年代”互相接力。“也許,這一銜接正義的鏈條、這一獻身他者的立場、這一熱情如火的血緣,乃是世界史的另一根主線。必須指出的隻是:看似隔斷,其實相連,沒有三六年人,就沒有六八年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向著不義世界掀起反旗的世界左翼運動,是他們的繼承者。反對壓迫剝削、爭取天下公正的國際主義,永遠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它並不因為斯大林或哪個變質團夥的幹擾,便喪失了偉大的啟蒙價值和聚集的威力。不僅如此,若沒有今日現實,人還真不會看清這個道理。”(同上)

在七十五歲後的暮年眺望著它,我感到壯心不已的激動。1966年我們投入了火熱的青春,但是沒有以獻身他者為目標——於是造成了一代人的遺恨。如今美國新一代的目標對準了天下正義與他者苦難,那是人的證明和青春的理想。隻要我一息尚存,向著它的投身不會停止。此刻,我正遙遙地身在哥大廣場,此刻我與哥大的勇敢師生們在一起。我的心從原點重新出發。迎受著世紀的磨難與改造,我們不會後退。

——2024年4月24日再改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