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一篇舊文:我看過的電視劇 - 1

(以下純粹個人感覺)

國劇也好,地方戲也好,再過20年統統淘汰,因為那是那些代人的飯餘的主要娛樂。一兩句話的事情可以唱一個晚上,假打一個晚上,996的誰還有耐心和時間?再說了,那種都是類似馬大師的功夫。

相聲或許能小眾地幸存下去,但絕不是那種穿著都是布紐扣傳統衣服的老古董模樣,每每看到這種衣服,讓我想起了百腳,特惡心的一種蟲。特討厭郭德剛,長得特庸俗,還居然好意思剃個庸俗的光頭。特想不通居然有年少的的美女朋友喜歡聽,說是催眠,讓我特鬱悶。

有個做電視談話節目的也要穿成那個惡心模樣,手上拿個紙扇,扇麵上是“清風自來”,桌上來一套茶具,放個鎮紙,裝什麽嘛?

long long time ago, 看另一個梁姓的冬在鳳凰衛視上八卦娛樂圈,西裝筆挺,機智幽默,一本正經地站著講不正經的八卦,態度就比那個坐著三人行的要敬業。後來忽然據說去了人傻錢多的地方講皇帝內經了,人家早已八卦換道,外徑內徑,我怎麽都轉不過這個彎。--money talks.

提起那個三人行,想到了時下的取名,老的有什麽鏘鏘三人行,什麽阿裏巴巴,新的有什麽拚多多,什麽嗶哩嗶哩,什麽tiktok, 都是饑渴馬帶出來的,惡俗如他的臉一般。喜模仿是國人天性,自此幼齒的疊字流行,風頭無限,如今連談股的八卦,無論雌雄老幼都是,牛牛,熊熊,錢錢,好一個惡心難以形容的惡俗,隔夜飯都要吐出來。還有一樣惡心的什麽風清揚,逍遙子,達摩院,。。。跟上麵那個折扇的一個套路。

996的一代估計餘下的大多時間在遊戲中,遊戲是什麽節奏嘛?反正我看了眼暈的節奏。

這是個快餐時代。未來未知,但絕不會回到過去。

歪樓既倒,趕緊正回來。

 

不看古裝劇,無論國內外(看著那個古裝真累啊,她們花多少時間穿和脫啊?尤其是事急的那刻,我都替她們足急啊)。那幾千年的糟粕已經夠發揚光大了,還天天碎碎念的宮鬥太監公主夢,正能量,主旋律,不多我一個。不看國劇,唯一例外看過《蝸居》,那是因為恰好在國內倒時差,但是真正吸引我的還是女主李念(可見某個演員能吸引某些特別的觀眾),半夜醒來睡不著看看美女養眼就不絕望了。

有段時間在外地上班,下班除了睡覺就是找劇看。

切入正題。

我看過的美劇排名依次為:

  1. 《Mad Men》廣告狂人。7季 x13集。

這是個做得非常精致的劇,故事講的非常好,還很自然結合了當時的國內國際大事。比如古巴導彈危機,朝鮮戰爭,肯尼迪被謀殺,尼克鬆競選,黑人民權運動,同性戀,宗教,吸毒。。。故事發生於60年代的麥迪遜廣場上一家小廣告公司。片中涉及的公司名,牌子、產品都是真實的名字,比如可口可樂,麥道夫飯店,包括片尾曲都是當時的流行曲。製片/編劇原來就從事的這個行業,是第一次做電視劇(第一次往往是最投入的)。裏麵的演員選的都很到位(隻有一個除外),好像都是量身定做。John Slattery (Roger Sterling), Robert Morse (Bertram Cooper) , Vincent Kartheiser (Peter Campbell),  包括後來出名的Elisabeth Moss (Peggy Olson)。男主是Jon Hamm (Don Draper)特別高帥(也有人說他裝,起碼這個劇裏還好), 還是St. Louis Blue的鐵杆球迷。女主大都不甚漂亮,但個個都性格鮮明、迥異。這些演員有的後來我在其他劇中看到過,都沒有這裏出彩。可見導演的功底。(記得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裏,演那些戰士的個個很精彩,但是後來我看到那個狙擊手在另外一個電影中演得就非常業餘了)

 

wikipedia上的中文版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5%B9%BF%E5%91%8A%E7%8B%82%E4%BA%BA

  

   

我以為這是美劇第一,沒有之一。 也有很多媒體同意我說的 :D。其實媒體也好,奧斯卡也好,炸藥獎也好,評出來的不一定是好的。

我看劇一是想了解別人和社會,思維也好,工作方式也好,處事方式也好,生活方式也好,看看我能學到什麽?對我有什麽啟發和幫助?領悟到什麽?

不像一般的劇,看一次就沒有下一次的欲望,這個劇我看過很多遍,每次都感覺精彩。一次跟一個美女聊天說起這個劇,她說看了6次,可見也有同好的。

曾經想寫每一集的梗概,開了個頭,卻無法完成,因為每一個鏡頭、情節我都無法舍棄,盡管我是個化繁就簡的人。

幾年前去一個新公司上班,要我對大家說兩句,我說,我平時喜歡看《Mad Men》,因為我喜歡他們那種一邊喝酒,一邊抽煙,一邊把班上了,真tmd神仙般的上班。大家哄笑。

 

先不劇透了,牆裂建議你看看先,起碼看完第一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