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的區別是:1. 是否相信有徹底解決的方案 2. 相信還不等於就能做到,需要徹底訓練。關鍵還是,是否相信真有一條路

來源: freemanli01 2024-01-06 09:52: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4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reemanli01 ] 在 2024-01-06 17:44: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聖經和佛經的意思都是,

  • 1. 肯定是有出路。否則就沒必要講講經了。
  • 2. 隻有上路才能走出去
  • 3. 上路並不表示當下就能做到完全不被誘惑。

除非這人修到突破某個階段。

  • 聖經的例子是彼得雞叫前三次不認耶穌的事兒。
  • 佛經就是楞嚴經阿難被妓女控製的事兒。
  • 兩人都是努力做也做不到的情況(當然是在他們“當時的”能力範圍,後來應該都是突破了。阿難後來是成阿羅漢了。那是要實證四大、五蘊皆空,才能做到沒有掛礙,遠離顛倒夢想。掛礙的一個表現其實就是實驗心理學裏的“觸動”的機製。不過按很多人的解釋,阿難隻是“示現”,假裝演戲,給普通人看什麽叫沒解脫。他或者也是早就解脫的人,也說不定。)

============

原理都是"觸->動"

感覺有沒有信仰的差別是,

  • 有人相信有突破“觸-動”模式的可能;
  • 而另外一些人不信,而且還要證明“就是沒有突破的可能”。

“觸-動”其實就是心理學的“刺激-反應,S-R”模型。

某些特定的觸發,就產生特定的行為。 如果不能突破這個反應模式,別人就總能找到特定的刺激輸入,控製你做特定的輸出。這就是人被控製。

當然,普通人的方案不一定是突破那個局限,而是不立危牆之下,不讓自己被考驗太厲害了。

這個事兒的核心在於,我覺得,是“被控製”,一步一步進入陷阱,最後就不自由。。。包括大人物和那些小女孩。

要想永遠不被人控製,唯一的做法就是徹底認識自由意誌到底怎麽工作。我做我想做的,不做別人逼我或控製我做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