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陽:《菜根譚》中的六大寶訓

來源: huzi2015 2016-05-11 15:53: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01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huzi2015 ] 在 2016-05-12 19:08:2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by 趙丹陽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修身處世的經典語錄,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對仗工整,含義深遠。堪稱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誌、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由於其廣袤深邃,不易盡述,筆者僅從此書中淬煉六點,以饗眾人。

一,生活:濃而不欣,淡而不厭

  《菜根譚》首篇開宗明義,認為生活即是修行: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才見本來麵目;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意思是,清晨起床時即審視反省自己,此時心氣較平靜,更能把握自己的內在本性;一日三餐中可以學習體驗人世百味,如果飯菜味濃而不欣喜,清淡而不厭棄,這就有了紮紮實實的處世功夫。

 二,學習:明暗同姿,靜躁一形 在學習方麵,先賢多認為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這的確有助於人們忘我鑽研、格物窮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鞭撻繩縛,若待拘囚”的弊端,以至於有些文人墨客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菜根譚》明確反對“惟務雕蟲,皓首窮經”式的學習方法,指出要想獲得真正的知識與經驗,不能單單“悟言一室之內”,還得身體力行,接觸社會: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意思是,淡泊之操守,還須在濃烈的名利場合中練就;鎮靜的本領,還須在紛繁雜亂處事情境中檢驗。不然,操守秉持尚未堅定,應對運用尚未圓通,恐怕一旦麵臨機遇登上壇場,原本品行超凡的禪師又變成一個凡夫俗子了。 書中更進一步指出,學業的成敗利鈍也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周圍環境,須知“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熒,而耀采於夏月。故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暗生也。”糞土裏的蟲子最肮髒,可一旦蛻變為蟬,就在秋天的涼風中吸飲露水;腐敗的野草本不發光,可一旦孕育出螢火蟲,就在夏天的月夜裏閃耀光彩。由此而知,清潔的東西常常從汙穢中產生,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現。 所以讀書做學問的人,如果於一靜一躁一明一暗中操行殊異,這還是缺少鍛煉、心神混雜未成熟的緣故。必須修煉操行,於風平浪靜中看到鳶飛魚躍,於狂風暴雨中看到恬靜風光,這才顯出以不變應萬變、視萬物如一之高妙修養。

三,工作:高才不壽,奇葩晚放 對於如何在事業上開拓進取,《菜根譚》主張徐圖緩進、穩紮穩打的策略。

      正所謂“桃李雖豔,何如鬆蒼柏翠之堅貞?梨杏雖甘,何如橙黃橘綠之馨冽?信乎!濃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桃樹和李樹的花朵雖然豔麗奪目,但是怎比得上一年四季永遠蒼翠的鬆樹柏樹那樣堅貞呢?梨子和杏子的滋味雖然香甜甘美,但是怎比得上橙子和橘子經常飄散著清淡芬芳呢?的確不錯,容易消逝的麗色遠不如清淡的芬芳。 同理,一個人早有才名遠不如大器晚成。諸葛恪少時得誌,其父卻責備他說:“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顧元歎晚年相吳,孫休反而誇讚他:“故丞相雍,至德忠賢,輔國以禮。” 縱觀曆史,功業早成者往往高才不壽,奇葩晚放者卻能身名兩全。這是因為前者涉世不深,因此稍遇困窘,便一蹶不振;後者卻懂得達變,即使突遭變故,也能沉著應對。

四,謀身:雅量圓融,居安思危 《菜根譚》將安身立命的過程分為三大階段,並提出四個注意事項。

        三階段分別是:存續、發展、守成。四注意為:圓融、雅量、理微、持性。 關於初級階段的方略,書中有言:“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但僅僅圓融,隻能“存續”而已。想要更好的發展,則有賴雅量。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中應時刻警醒:“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心中對於美好與醜陋的界限過於分明,就會與外界格格不入;心中對於賢智與愚拙的界限過於分明,他人就不會親近你。品德高尚的文人學士必須是內心精明而外表渾厚,對美好與醜陋的事平衡接納,對賢智與愚拙的人共享益處,這才是應有的道德氣量。

     古訓說: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大業既成之際,也是暗藏凶險之時。說到守成之法,就必須注意“理微”和“持性”。 對於如何“理微”,作者洪應明是這樣闡述的:酷烈之禍,多起於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於細微之事。故語雲“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慘烈沉痛的災禍大多是由於有人玩忽職守;盛極圓滿的功業常敗落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

         所以有句話這樣說:“每個人都說好,還要防備有一個人懊惱鬧事;每件事都有功,還要防備有一件事不能善始善終。” 懂得“理微”之後,再對人固有的驕奢淫逸之性加以克製,就完美無缺了: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酒足飯飽之後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濃淡滋味已無處尋覓。交歡之後再回想,那種男歡女愛的念頭已經蕩然無存。如果事後能經常這樣思考,就能破除做事之前對它的癡迷,那麽心性就能得定,一切行為自然都中正。

五,交際:拒結三蠹,慎終追遠 在社交方麵,《菜根譚》力主謹慎接納三種有害之蠹。

        其論述如下:鷯占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嗤鶴壘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謀大,趣卑者不可與談高。這是說庸碌宵小之徒不可以深交。 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這是說對陰沉寡言之輩,不應立刻推心置腹。 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這是說對剛愎自用之人,要出語謹慎。 此外,還應注意,與人者,與其易疏於終,不若難親於始;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亦即與他人交往,與其最後輕易地疏遠分手,不如起初慎重一些,不輕易讓他人親近;使他人感到結交之初的快樂,不如使他們沒有長久相處的厭煩。

 六,聞見:慎思明辨,審奸察偽 在聽言察事方麵,菜根譚推崇小心謹慎、悉心思慮的態度。

     也就是說“聞惡不可遂怒,恐為饞夫泄忿;聞善不可就親,恐引奸人進身”。 就是說聽到某個人做下“劣跡”,不要即時憤慨,要仔細想想這個事情的真假,是不是有人出於個人恩怨去詆毀他呢?同理,聽到某個人急公好義、熱衷行善,也不要即時與之親近,焉知其非“大奸似忠,大偽似真”? 如果僅憑一樁醜聞就酌定人的品行,即使屈原、魏征那樣的忠義之士也有可能被冤枉;假若隻因一件善行就拔擢或讚譽某人,恐怕爾朱榮、李林甫也會被誤作“賢臣”,這是不可以不明察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