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播下了一粒種子

來源: 我沒拉臣 2015-02-10 18:02: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53 bytes)

    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詩,最早背的詩應該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很久以後才知道,雖然很朗朗上口,但也就僅此而已。沒有太高的文學價值。
   
後來喜歡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垗河北,已報生擒土穀渾,覺得這樣生活才有意義。盛唐高調。到了南宋,就隻能醉裏挑燈看劍,夢回邊角連營。再後來丘八們都不太認字了。認字的都不敢上馬殺人。好在有王守仁,曾滌生。要知道那時連李白都敢說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名
   
還要感謝我的高三語文老師李全雲老師,一般來說,高三都是為高考衝刺,李老師不一樣,第一節課就帶我們大聲讀課文,記不清是朱自清的那篇文章了,是荷塘月色還是?反正是全班跟著他大聲讀。真的讀出味道,原來語文並不是總結中心思想,劃分段落,造句等等。除了不像語文,可以是政治,曆史,地理甚至是數學任何一門課,很乏味。語文真的可以很美。我現在也要求孩子們大聲的讀課文,體會別人是怎麽描寫一件事情,說清楚一件事。後來李老師還抽出一堂講詩,講平平仄仄平平仄。他可能沒有意識到,或者早就知道,這堂課影響了我這一輩子。受用到現在。現在估計沒有哪個老師敢在高三課堂上講詩韻了!多麽幸運。
   
那時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一遇到有詩為證就會跳過去嫌麻煩。追求的是情節,後來才發現,那才是點睛精華之處,特別是紅樓。讀紅樓夢不讀其中的詩,其樂趣少了一大半。現在給我孩子講水滸。第一次也是跳過詩詞不講。第二次講就連詩一起讀。讀的多了她們也問,為什麽要有詩為證?然後找了本唐詩三百首教他們背。唐詩選第一首一定是虞世南的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寫的飄然若仙,一點煙火之氣也沒有。如果你買了一本唐詩選前三首裏找不到這首詩,趕緊退貨吧!虞世南如果還選一首的話,一定是《詠風》:
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跟我兒子解釋,中文寫文章講究賦比興。第一句是賦,就是白描。逐舞飄輕袖。第二句是比,傳歌共繞梁。就是比喻。第三、四是興。是詩歌的高潮。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我覺得第二首比第一首還要好,畢竟風是無形之物,蟬是有形之物。還有全白描的: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還有那首更著名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他聽得直點頭,誰知道他能不能體會到動枝生亂影;居高聲自遠;這些詞句的妙處。不管怎樣說,我把種子埋下了,希望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能領悟了這些詞句的美好。就像我的老師將美好埋在了我的心裏。能不能發芽,什麽時候發芽就無法預測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