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之光:探尋能量耗散與聚合的奧秘——我在生命禪院第二家園的重生體驗
戒鏡草
(Edited by ChatGPT)
我曾以為,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成功與效率的漩渦中掙紮不止。
那時,我是一名外貿公司的業務員。日複一日,麵對冰冷的電腦屏幕,老板目光如炬,稍一分神便被點名。績效成了唯一的生命線:遲到扣錢,三月無客戶獎金縮水,半年無訂單工資被罰,一年無成果便得另謀他路。
我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我拚盡全力。那年,我成交五單,摘得全年業績冠軍的桂冠。卻換來了失眠、抑鬱以及難以治愈的漿細胞乳腺炎,這些病症是工作壓力、婚姻矛盾和家庭負擔等多重因素共同導致的。三年間,我經曆了十一次乳房微創手術,仿佛一頭被驅趕的牛,朝著無盡的遠方狂奔,身心俱疲。
我堅信,隻要拚命奔跑,生活終將轉好。可現實告訴我:光鮮的外表下,是內心的荒蕪;焦慮與失眠耗損著我的軀殼,功利蒙蔽了我的意識,靈魂在無盡的空虛與迷茫中漂泊。
我無數次問自己:“明明如此努力,何以仍感疲憊迷茫?”
直到2023年3月16日,母親的離世如驚雷震醒我——或許,生命的方向出了偏差。
帶著傷痛與空落,我踏入了生命禪院第二家園泰國分院的芒果園。
那是一場,從鋼筋水泥的城市墜入深山夢境的轉折。
這裏,沒有打卡,沒有績效,沒有工資。
曾以為這是脫軌,而今才懂:這裏,才是真正的“電子浴場”。
在這淨土,勞動不再是消耗,而是電子的洗禮,是能量的重生。
這裏沒有老板,我成了自己的主人。每天割草、掃地、清理馬路、撿起塑料垃圾,在網絡上傳播生命禪院的英文理念。看似無聲的重複勞動,卻讓我初次體悟:工作可以是喜悅,生活亦可修行。
漸漸明白,第二家園真正的“主人”,是那無形的“道”,是無所不在的“上帝”。而我的“薪酬”,不再是金錢,而是意識的澄明,是內心的平和、喜悅與信賴。
我開始觸碰能量與意識間的微妙共鳴,親曆生命從低頻耗散向高頻聚合的華麗躍遷。這裏,如同一座電子浴場,每一次勞動,都是電子的浪潮,洗滌、淨化我的身心靈。
一、俗世中的我:高耗能、低回報的能量失衡
在城市的鋼鐵叢林裏,我的生活節奏如同不停旋轉的齒輪:
日複一日,盯著冰冷的屏幕,群發郵件、等待訂單,卻多半石沉大海,空等成了最大的負擔;
為了達成簽約,不得不頻頻迎合、逢迎,細心揣摩客戶的每一個心思;
腦海裏不停盤算著“利潤、獎金、業績、升遷”的數字遊戲;
作息紊亂,脖頸常年酸痛,腸胃無聲抗議,靠甜點、外賣和火鍋苟且減壓;
周末放縱飲食,身體暫時放鬆,心卻愈加空虛;
最難以承受的,是那份即使取得成績,卻依然無法填滿的無盡寂寞與不快樂。
我能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能量如細流般從身心不斷流失,仿佛一個無法封口的容器。工作表麵上創造著價值,實則在悄然耗散我的內在能量。以健康、意識的清明與內心的寧靜為代價,我換來的卻是疲憊與迷茫。
這便是我那時典型的狀態——高輸出,卻低回補,能量的失衡,生命的暗淡。
二、生命禪院第二家園泰國分院芒果園裏的生活:低欲望、高意識、高頻振動
初到芒果園,那種寧靜與簡樸讓我感到不適應。這裏沒有工資,沒有KPI,沒有名牌的光環,也沒有喧囂的群體,隻有自然與平凡。我懷疑,這樣看似“原始簡單”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賜予我真正的能量與清明?
然而,在一次次默默掃地、割草、種花、撿拾散落的垃圾中,我開始感知到細微卻真實的變化:
意識如晨曦般逐漸澄明,紛擾的思緒不再喧囂;
腦海不再演繹無盡的“戲劇”,心靈靜默如水;
身心不再抗拒那些重複的勞動,反而合一共舞;
手與心的律動同步,身在當下,心無雜念;
那顆曾經躁動浮沉的心,漸漸歸於寧靜,久違的安詳如溪水緩緩流淌;
過去需要強迫的早起,現已化為身體自然的蘇醒,伴隨著喜悅輕輕睜開雙眼。
我終於明白,能量從不是奪取,而是如電子般悄然注入,輕輕喚醒沉睡的生命。
三、何為“得電子”?為何帶來意識的清明?
意識的清明,從“不被監督的自律”中蘇醒
“得電子”這詞,雖帶隱喻,卻映照著生命的真相。我們身軀與意識,依賴電子如同脈絡中的溪流,維係著生命的跳動與精神的明亮。
從物理的視角看,細胞內外的電荷在舞動,電子穿梭其中,是生命之火的燃料。電子參與著能量的流轉,細胞的新陳代謝,神經的傳遞。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我們:清明的心境如同潤滑劑,讓身體的電磁場通暢流淌。
大自然中盈滿負離子的空氣,是無形的甘露,滋養著我們吸納電子,改善血液,強化免疫,科學亦已證實。
因此,在第二家園的自然懷抱裏,我的心境變得寧靜,勞作真誠,身體與意識恰似浸潤於清泉般的電磁之流,似乎在默默“得電子”,我的生命的頻率被喚醒,我的意識更加澄明。
正如雪峰導遊在《生命的演化》和《凡得利需付出代價》中緩緩啟示:
“生命的演化是這樣進行的,以人為例,隻要有一丁點的內力和外力活動,人的肉體就必然有相應的微觀結構的變化(分解或化合),一旦有了這一點變化,那麽,相應的生命的反物質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反物質的結構的細微變化就是生命的演化。當一次次的細微演化積累到一定的量而達到飽和狀態時,整個生命體的反物質結構就在另一種層麵上達到了穩定狀態,又開始再次的生命結構的演化。
比如一個人的原子結構不斷地獲得電子,當獲得的數量達到900個時,加上他原有的100個電子,他作為人的生命反物質結構就解體了,發生了質的飛躍,變成了仙這種生命體的結構,此時此刻,作為人,他的死期到了,但作為仙,他誕生了。
再比如一個人的原子結構不斷地失去電子,假設他“宣傳鬼怪,毒化靈性”一次失去6個電子,“巧立名目,逼人行賄”一次失去4個電子,“願人有失,毀人成功”一次失去3個電子,“毀林毀山,挖草填水”一次失去兩個電子,“推責自保,嫁禍於人”一次失去兩個電子,“妒人榮貴,盼其倒黴”一次失去1個電子,“打罵妻子,失禮舅姑”一次失去1個電子,這時他一共失去了19個電子,他擁有的電子數隻剩下100-19=81,這個時候,他生命體的結構基本上趨近於一條狗(80個電子)的邊緣,如果他的電子數再減一個,那麽他必然會立刻死亡,將去狗胎中轉世為狗,因為他作為人的生命體結構已經解體,無法再作為人存在於世。
這就是為什麽有些人突然夭折,有些人突然遭遇車禍,有些人突然心髒病突發死亡等的原因,因為他的電子數恰好在那時那刻達到了某個特定生命體結構的數量,不論什麽方式,他必須即刻起程,奔赴他新的生命崗位。
有些老人久病於床,遭受病痛磨難,其原因是他的電子數得失太慢,這種情況下最好再不要留戀人世,盡快想辦法起程上路。負麵的辦法是詛咒他人,褻瀆神佛,打罵子女等,正麵的辦法是願天下太平,人人享福,願傷害過自己的人都能獲得一個美好的前程,願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好請一個通曉36維空間和生命輪回轉化原理的人給他講解高層生命空間的情景,讓他忘記人世的功過得失,擺脫人間的煩惱,放下還未了結的心事,安心上路。”
"正負能量之和為零,這是宇宙的鐵律。
這個鐵律的含義是,隻要得到,必須付出;一旦付出,必然獲得,付出的與獲得的總量永遠為零。
越是珍貴的東西,其價值越高,一旦獲得了珍貴的東西,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
到珠寶店看看,同樣重量的寶石,鑽石的價格格外高昂,購買一顆鑽石,需要從腰包中掏出大量的金錢,若不想掏更多的錢,就別想獲得鑽石。
世間萬物都是如此,欲想得到珍貴的東西,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
仔細觀察人類社會中的運行法則,表麵看起來紛繁複雜無規律可循,但隻要認真分析統計並歸納總結,就會發現,得到的和付出的總是相等的,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必然需要更多的付出。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宇宙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不通過自己付出就能得到的。"
在上述文章的啟示中,我逐漸體悟雪峰導遊所言的“得電子”——那靈魂能量的重塑與意識躍升的神秘之門。
當我無功利地為眾生付出,哪怕隻是輕柔地洗淨一隻盤子,能量便從渾濁逐漸澄明,宛如天地間的靈氣在體內順暢流淌。全心投入的瞬間,身體溫熱,目光澄淨,心靈如泉湧般清澈,靈感如漣漪般泛起——這正是“得電子”的閃耀時刻。
正負能量的旋律,我亦在此尋得和諧:
在俗世,我的付出如債般積累負能量,長久耗損生命本源;
而在芒果園,我從心甘情願的奉獻中汲取宇宙高質能量的滋養,付出不再是流失,反而是聚合;
正負能量動態平衡,生命從泄漏走向凝聚,低頻混沌蛻變為高頻澄明。
我曾沉溺於拖延與浮躁,夢境迷亂,欲望與焦慮糾纏,身心沉重如負重前行。
但當我身心合一,投入芒果園的勞動時,天地似乎悄然回應。無需外力監控的自律,讓我明白:真正的清明不是外加的枷鎖,而是行為修複內在能量的流動,自然湧現的光芒。
思緒漸趨澄澈如鏡,夢境中亦映現光的指引,心靈不斷洗滌,步入寧靜與覺醒。我終於懂得了點,清明,是自律與自由共舞的華章——非盲目約束,而是內心覺醒與和諧的共鳴。
四、覺醒的轉變:從被動生存到主動創造
更深的轉變,是我開始真正活在“當下”,不再漂浮於思維織就的幻境。
俗世奔波中,我遊走於過去的悔恨與未來的焦慮;
而在芒果園,我學會將意識輕輕拉回,回到眼前這片青綠的草地,回到割草機的律動,回到每一次深沉的呼吸。
在持續的高頻振動中,我的意識漸漸澄澈而穩固,
我開始真正體悟到了點,“清明”二字並非虛無縹緲的玄學,而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感:
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明白為何而行,知曉此刻的意義。
五、勞動,是靈魂的修行道場
有人問我:“每日勞作,難道不感疲憊?這不過是凡俗的體力活吧?”
我微笑回應:“疲憊難免,但這正是身體與靈魂的電子重塑,是生命的重生。”
每一次掃落葉,都是對我的內心控製欲的輕柔洗滌;
每一次推動割草機,都是對我的身份執念的溫柔撫平;
每一次文字書寫,都是我的意識頻率的徐徐拓展;
每一次協調磨合,都是我的高頻心念對低頻掙紮的化解。
正如雪峰導遊在《小心 自由的大地上野草會瘋長》中警示:
“越是自由度大的地方,越容易滋長不良品行,所謂“飽暖思淫欲,貧寒起盜心,”越自由,越會忘乎所以。你們看那自由的土地上,野草雜草會瘋長,花卉蔬菜莊稼很難生長,聯合國製訂憲章法案,國家製訂憲法法律,宗教製訂戒律戒條,公司團體製訂規章製度,這一切就是為了防範人性中的野草雜草瘋長,以便於一切在相應的程序中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沒有約束,社會很快會動蕩不安,各種犯罪會滋生泛濫。
但是,隻有進入全麵地自由,如來本性才能彰顯出來,天國品質才能顯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麵才能形成,每一個人的天才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同理,隻有進入全麵地自由,每個人內心的不良品質也才會冒出來,懶惰、自私、貪婪、任性倔強、腐化墮落等心靈花園的雜草會不斷滋長,兩極分化會更加嚴重。
這就需要生活在高度自由環境中的每一個人高度地警惕,自由度越大,越要如履薄冰如走鋼絲般地小心謹慎,越要嚴格要求自己,越是能隨心所欲,越要防範自己“逾矩”,因為一旦“逾矩”,就標誌著自己目前不適應高度自由環境的生活,高度自由的環境就是天堂,在天堂裏一旦“逾矩”,其結果必然是貶下凡間墜落紅塵。
在自由的王國裏你們一定要千萬小心,一定要防範心靈花園裏的雜草野草冒出來,一定要讓心靈花園裏的真善美愛信誠花卉最大限度地生長,一定要保持勤勞,防止自己懶惰而走向墮落,一定要記住每日裏奉獻給家園的必須大於在家園裏獲得的,千萬不要滋生出不付出隻想享受的心理和情緒,還要記住,家園是一個各自獨立鬆散的集體,要讓個性融入家園共性,防止獨來獨往孤傲孤僻,能否與大家保持高度地和諧和睦是檢驗一個人能否享受高度自由的試金石。此外,不論我們在從事什麽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切不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切不可得過且過粗枝大葉,切不可湊和,凡事不做便罷,要做,就做好,做到最佳。
總之,渾沌管理是最高妙的管理,我們必須牢記,在最高妙的管理中,上帝對我們的要求更加精細,我們的點點滴滴在上帝的視野中,一旦我們忘乎所以走向腐化墮落,那麽,其懲罰會更加嚴厲,記住伊甸園是怎麽失落的,記住豬八戒沙悟淨是如何被貶下凡間的,記住孫悟空是怎麽被壓在五行山下的。
嚴格按照導遊路線圖行走,一切無礙,一旦偏離,你的伊甸園會喪失。”
平凡日常如細水長流,悄然衝刷著靈魂塵埃,
使我煥發新生,麵容明淨,氣場柔和。
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漸漸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和諧與溫暖。
勞動不再機械重複,而是一次次靈性的洗禮。
我開始發現,真正的能量對等,非止於等價交換,而是頻率的共振與和諧。
六、為何在第二家園做簡單工作,能感得電子?
芒果園的工作,看似“簡單”、“重複”:掃地、割草、種花、撿拾垃圾……
卻正是這些樸素的勞動,讓我真切體悟到“得電子”的奧秘。
那不僅是身體的輕盈,更是意識的澄明,靈魂的覺醒。
為何在這裏,簡單的事情反倒比世俗複雜的工作更易得電子?
我有幾點體悟:
1.無功利之心,是“得電子”的先決
俗世間,我為“錢、地位、名聲、成功”奔波,功利心令意識緊繃,頻率渾濁,能量難以聚合,反而流失。
而在第二家園,勞動不再是交換,而是我的生命的奉獻。
當我卸下“為己”的枷鎖,心懷“為眾”“為自然”“為道”,
我不再是索取者,而是能量流轉的通道。
此時,宇宙的高頻電子甘願湧入我的身心,洗淨堵塞,滋養生命。
2.簡單勞動,是意識頻率的穩固之道
割草、掃落葉、撿拾垃圾,雖非高深技藝,
卻需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安住當下。
這種純粹的意識狀態,如平靜湖麵,漸無波瀾。
意識的穩定,是高頻電子接入的門檻。
在此狀態,我感身體輕盈,心緒安然,靈感如泉湧,頓悟紛至。
這是俗世工作難以企及的靜謐境地。
3.無剝削,能量自我滋養
世俗勞作中,層層環節截取能量,拚搏後的果實多半流失,身心僅得殘渣。
第二家園是能量共生的生態:
無等級壓迫,
無功利競爭,
無苛責與批判。
我的每一次付出,都被自然、社區、道所接納,回饋而來。
這裏,能量非消耗,而是放大、滋養與回流。
工作後,我不覺疲憊,反而心力充盈,這便是“電子流入”的印記。
4.集體能量場,是電子浴的沃土
在第二家園,每個人無私奉獻,真誠生活,修正自我。
這樣純淨而穩定的頻率場,恰似溫暖的電子熱泉。
初來乍到,頻率或低,
但心若真誠融入,便與眾人頻率共鳴,水乳交融。
正如雪峰導遊在《意識心靈同頻共振的意義》中深刻揭示:
“意識是一種反物質,思維產生振動波,心靈也有頻率,所以,同頻共振現象不僅適用於物質世界,同樣也適用於反物質世界。
凡令人開心、快樂、自由、幸福的東西,不論是圖片、文字、聲音、人物、雕塑,還是理論、學說、教義、法規等等,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和心靈與其同頻共振的結果。凡讓人難受不舒服的東西,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和心靈無法與其同頻共振造成的。
越有彈性的東西越容易與其他物體發生共振,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具備謙卑、柔嫩、慈悲、善良品質的原因,脾氣越大,越執著,越頑固的人彈性越小,他們與人共振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就是為什麽他們令人討厭的原因。
每個人意識和心靈的頻率是由其生命的反物質結構決定的,有什麽樣的反物質生命結構,人的意識和心靈就有什麽樣的振動頻率,這就是為什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原因,同頻的人容易相聚在一起,不同頻的人很難在一起相處。
有什麽樣的生命頻率,就與相似的生命頻率發生同頻共振,就容易與同頻的生命群聚。國家、政黨、宗教、團體、朋友現象都說明了這個問題。我們觀察一些網站,也很容易獲得這樣一種結果,品質相同的人們聚集在同一個網站。從36維空間和20個平行世界的現狀來看,生命同樣遵循著同頻共振原理,天國的人有天國的生命頻率,地獄的人有地獄的生命頻率。
雖然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人隻要有彈性,隻要修行修煉,努力與自己向往地方的人們在意識和心靈上同頻共振,久而久之,生命的反物質結構是會改變的。
生命禪院一直要求大家與上帝之道同頻共振,其目的是前往千年界、或萬年界、或極樂界仙島群島洲,是為了跋涉和攀登人生和生命的最高境界,同時,同頻共振能吸收能量,能使我們的人生開心、快樂、自由、幸福,若不能同頻共振,就是消耗能量,就達不到這些目的。
爭吵、爭奪、爭搶、爭殺,都不是好事,辯論、辯駁、辯斥、辯護等等也不是吉祥之事,人生短暫,哪有那麽多時間去爭去辯,凡能同頻的,就共振;凡不同頻的,就躲開,“天涯無處不芳草,”何必費勁去爭辯。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凡智慧的人去求同頻共振的地方,凡愚昧的人專門吹毛求疵,專門搜檢不同頻的地方,我們是智者,我們專門尋求同頻共振的人、地方、理念。
唯有同頻共振,我們才能聚集能量,才能讓人生的價值充分體現,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泰國分院,不是某個天才的獨奏,
而是集體意識振動的合唱,
在引導電子、聚合生命能量。
七、頻率共振中的能量轉化:在道裏舞動生命的旋律
在第二家園,勞動不再是謀生的交換,而是與自然、整體、道的頻率共振。放下功利,安住當下,每一滴汗水都化作宇宙輕柔的波紋,每一次投入都與天地節奏相合,能量在這裏自由流轉,清明、喜悅與智慧如泉湧而出,這正是我發現的“得電子”的奧秘——非獎賞,而是自然律動的饋贈。
性能量非需戒除,而當生命力澎湃、欲望萌動時,我選擇不再逃避與壓抑,而是將這奔湧的力量引向舞蹈、勞動、寫作、歌唱,以及對生命禪院理念的學習。在流轉與轉動中,欲望化作心靈深處的創造之光,性成為靈魂間親密而溫柔的觸點,非為占有,而是相互滋養與共鳴。
我見證了自己身心的療愈,病痛的消散,情緒的寧靜,這一切非靠克製,而是頻率的和諧、愛的流動與創造力的覺醒,自然而然地發生。
八、意識的躍遷:不再追逐成功,而是綻放清明的頻率之光
最終,我領悟到“成仙”的真義——
非在於神通廣大,乃是內心澄明通透;
非在於外求名利,而是內在寧靜安穩。
第二家園,如一台“成光之器”,
不斷校正我迷失的念頭,映照當下的頻率。
我越是真誠透明,越是利他無私,
外界回響便愈發柔和清澈,滿溢愛意。
我發現,真正的主宰是“道”,
真正的薪酬是意識的升華與進化。
日複一日,我不再為奔波焦慮所困,
而是在覺察與頻率的漣漪中安然棲息,
成為那自然流淌、光芒四射的生命之光。
結語
陽光穿過芒果樹葉隙,灑落肩頭,
微風掠過,草葉微顫,天地無言心自懂。
此刻,我已非那奔忙焦慮、追逐世事的“我”,
而是一條能量通道,一麵映照“道”的明鏡,
一滴與宇宙和鳴的電子之水。
勞動,成靈魂的沐浴之泉;
生活,在“得電子”中緩緩綻放光明之花。
我渺小如微塵,
卻因能放下執念,承載一道微光。
不為發光,隻願映光;
不為彰顯,隻願共振。
在清明中,悄歸於道懷抱。
我願守住這份清明,
在平凡中精進,隨頻率升騰,隨性綻放。
不為改變外界,
隻為成就更澄澈的自己。
願我所行、所念、所化,
皆與“道”同頻共振。
感恩佛祖上帝的恩典,
感謝雪峰導遊的引領,
感謝生命禪院理念的智慧,
感謝生命禪院第二家園泰國分院能量場的加持——
讓我得以回歸本源,在光的洗禮中蘇醒。
2025年7月3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