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忱

來源: 戲說-西關人 2021-04-17 23:08: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007 bytes)

母親的愛好是彈鋼琴。 平時隻聽鋼琴音樂, 隻聽鋼琴大師班的課, 隻看與鋼琴演奏有關的書,對國內外的著名鋼琴演奏家了如指掌,對其他的音樂形式就興趣缺缺。

 

母親與鋼琴的緣分起於她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 那時為了躲避日本人,全家搬到澳門,在亞豐素街租房子住。樓下的鄰居有一部鋼琴, 有天母親爬上琴凳,煞有介事裝模作樣的彈起來。 鄰居看見,跟我外婆說你女兒跟鋼琴有緣,日後有機會應該讓她學學。

 

抗戰勝利後,全家搬回廣州,生活安頓好後,外婆果真安排讓母親學琴。 首先是買琴。直到今天,母親和姨提前家裏鋼琴的第一位主人,依然印象深刻,說是他們生平見過的一等一的美人, 她當時是孫滿的太太,而孫滿是孫中山先生的侄子。 美人剛好想換琴,外公就帶母親到她家把鋼琴買回來。那架琴從此呆在我們家直到我們把房子賣掉,讓我母親,我和表妹學會了鋼琴,可謂功德圓滿。

 

然後就是找鋼琴老師。以外婆對海歸的盲目崇拜,無懸念的,母親的第一位老師是一名海歸。梁奉恩老師和她的兩個姐妹當時都在培道女中任教,她教音樂,梁奉真教數學,另一位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梁奉平擔任該校的校長。

 

買了琴找了老師,外公外婆就再也不過問母親學琴的事了。上課的時候就讓保姆或司機送母親到老師家,下課的時候把她接回來。母親那時還在上小學,在學琴這件事情上表現出超出年齡的自製力,從不需要父母督促,一直都是模範生。

 

母親沒有成為專業的音樂人,但在音樂之路上走的怡然自得。第一個陪著她走的是她的長兄。 母親說家裏的真正音樂天才是大舅。 他一天都沒上過鋼琴課, 也沒學五線譜,就在旁邊聽母親彈“邀舞”,這是一首旋律優美,技巧相對簡單但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曲子,大舅居然可以憑記憶從頭到尾把這首近八分鍾的樂曲彈下來。

 

母親的其他兄弟姐妹沒有表現出對音樂的特別興趣。 二舅熱衷於踢足球和遊泳,還曾經是國家一級運動員,但他年紀大了以後就表示後悔當初沒學鋼琴,因為年紀大了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如果會彈琴就多個辦法打發時間,不過他倒是讓她女兒學了鋼琴,也考過了演奏家的級別。姨當真跟音樂沒啥緣分,小時候家裏有琴,母親的水平也足以教她,但她從來就沒這個念頭。當她有了女兒,家裏連鋼琴都買了,但她跟她女兒一樣,都沒學成。

 

梁老師回美國了。 臨走之前把母親介紹給另一個海歸李玉葉老師,那裏她認識了她的師姐,也是日後她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她們在音樂路上結緣最深,互相信任,走得最遠,就是一輩子。

 

49年,李老師也回美國了,外公帶著家人去了香港,母親就停了一年的琴課。 後來全家人又搬回廣州, 那時海歸已經不好找。 剛開始母親找了坤維女中的音樂老師曾廣科老師,學費3塊錢一個月,可惜曾老師是彈手風琴的,他倒實誠,兩三個月後就告訴母親他的水平已不足以教她了。母親讓他介紹老師,他說廣州名頭最響的李國楨老師15塊一個月。母親那時還是個小學生,一聽從三塊一下子跳到15塊,就說太貴了。那時外公一個人掙錢養八個人,母親不想讓父母為難。 母親問有沒有便宜點的,曾老師說有,黃老師,8塊錢。母親想了一下,是心理可以接受的範圍,沒跟父母商量,就定下了跟黃老師。

 

母親一如既往地當她的模範生,常常超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一般的孩子不大能欣賞巴赫,但母親卻非常喜歡,即使老師沒要求,她也把譜給背了去上課。每年黃老師的學生匯報演出,母親都是彈壓軸的。

 

但是隨著曲目的加深,母親覺得黃老師能提供的指導越來越少。比如母親彈肖邦的革命練習曲,一曲完了她手疼的要甩手,這是彈琴的時候不能及時放鬆的緣故,如打網球的人得的網球肘。母親請教黃老師,她也找不到辦法解決。

 

有一年八名廣州的音樂私教聯合開了個演奏會,包括了聲樂的陳玄,蔡菊旦,伍恩亞,鋼琴的李國楨,黃老師和還有母親以前的師姐趙老師,手風琴的曾廣科,小提琴的溫占美。一比較,母親覺得還是趙老師的琴聲最能打動人, 就決定日後要跟趙老師學。 

 

問母親為什麽李國楨老師的學費會高其他人一頭,母親說因為李老師每年都開獨奏音樂會,全廣州的鋼琴老師獨一份。那確實很牛,即使是現在也沒有聽說哪位私教每年在廣州舉辦個人獨奏會。

 

趙老師答應收母親當學生,但條件是要得到黃老師的首肯,免得有撬牆角之嫌。母親向黃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後,黃老師很長一段時間不肯鬆口。 畢竟圈子裏就那幾個人,自己的高足跑到別人那裏去,那不等於間接的承認自己技不如人了。直到母親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不再上黃老師的課了,反正已原地踏步,以後大不了再不學琴了,黃老師才放人。

 

趙老師並非科班出身,她學醫畢業的。 問她為何不當醫生而選擇了教鋼琴,她不諱言那是因為教琴的收入比當醫生高。 49年後醫生拿的是死工資,母親大學畢業第一次拿到的薪水是51塊錢,後來調整到67塊,一直拿到文革結束。鋼琴私教在57年廣州音樂專科學校成立前一直允許存在,母親開始給老師每月10塊的琴費,最後加到12塊一個月。 就是說隻要老師教5個學生,每人每月也就是4,5個小時的課程, 就等於醫生一個月的收入了,還不需要值夜班,壓力也少很多.

 

老師的醫學背景是她後來解決母親手痛問題的關鍵。並非所有彈琴的人多會碰到手痛的問題。 有些人身體的協調能力好就從來不手痛, 有些人彈曲目的時候沒有按它要求的速度彈,肌肉的緊張程度沒到手也不會痛。老師就屬於彈琴不手痛的人, 她最終琢磨出解決的辦法是她自己文革幹校勞動的時候,把肌肉拉傷,有了切膚之痛之後。 (詳情見文章“傅聰帶來的視野“)

 

老師的教學一直以嚴謹和嚴厲出名。 母親一直引以為傲的是有一年的學生匯報演出,老師特意把家裏的三腳琴搬到長堤的基督教青年會做她的伴奏,讓她壓軸表演孟德爾鬆的華麗綺想曲。母親說連老師後來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的妹妹都沒有這個待遇,  這份信任讓母親一直很自得。 大學畢業後第一次領到薪水,她給太婆5塊錢買東西吃,還特別買了一隻烤鴨送給老師,讓老師心花怒放。後來老師年紀大了,決定金盤洗手,結束教學生涯,把她用過的琴譜分門別類整理好送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母親,讓她第一個挑。

 

好東西就要分享。母親認定鋼琴是個好東西,死拉硬拽也要讓我走向通往音樂的路。我五歲的時候母親就開始教我, 後來發現本地薑不辣, 7歲就讓我跟老師學。也許記得小時候一個人去老師家上課是如何的孤單, 母親每次我上課都親自陪同,風雨無阻。現在回想起來,單單10年每周母女定時坐一程45分鍾的公車去上琴課的相伴, 都是珍藏一輩子的溫馨記憶。

 

自己恰好又是讓母親跟鋼琴結緣更深的那個人。

 

為了少練點琴我沒跟母親鬥智鬥勇。母親和老師經常抱怨,想當年我們哪有這樣讓人操心的。母親經常在我麵前提起當年她如何自覺練琴,彈得如何好,讓我不勝其煩, 最後跟她提議:你這樣了得,不如咱們比一比,如果我贏了,你就不能再逼我練琴。 母親接受挑戰,剛好那年我們市舉辦了一個音樂比賽,我們都參加了,我彈的是肖邦的夜曲,母親彈的是肖邦的小波蘭舞曲,結果我拿了一等獎,母親拿了二等獎。

 

母親在音樂路上遇到的另一貴人是我姑丈。姑丈出生在香港一個富裕家庭,美國名校畢業,專業人士,在香港與我爸爸都素未謀麵。 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隻要姑媽來廣州探望我爸,他都與姑媽一道擠火車,大包小包,吃的用的往我們家裏扛。當他得知母親喜歡音樂後,下一趟來廣州的時候送了母親一台卡式錄音機,還用磁帶錄下了他的音樂收藏。

 

姑丈會拉小提琴,他的收藏大部分也是小提琴音樂,還有最出名的那些小提琴,鋼琴協奏曲和交響樂,像孟德爾鬆的小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協,貝多芬的第五,第六,第九交響曲等等,我聽得都可以倒背如流。 姑丈的品味非常合母親的意,她告訴姑丈他選的每一首曲目她都喜歡。這是母親第一次大麵積的接受鋼琴音樂之外的古典音樂。

 

除了他的收藏,姑丈還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磁帶,讓我們可以錄自己喜歡的音樂。 仿佛和母親有默契,姑丈哪怕是一首粵語的流行曲都沒有給我們錄,也許他跟母親的想法一樣,聽音樂就要聽一流的演奏家演奏頂級作曲家的作品,不要讓不入流的人唱的不入流的東西汙了耳朵。

 

那時的電台有預告節目的習慣,我用空白磁帶錄了不少自己喜歡的節目,其中包括鄧韻演唱的西洋歌劇選段,像水仙女的詠歎調月亮頌,托斯卡的詠歎調為藝術,為愛情。這些都是當年的翻譯,記憶猶新。鄧韻當時是廣州戰士歌舞團的獨唱演員,後來赴美到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以唱蝴蝶夫人的玲木聞名。這是我跟西洋歌劇的第一次接觸,一見鍾情,從此沉迷。不過母親對西洋歌劇則沒有特別感覺。我對她音樂品味的影響是讓她喜歡上山口百惠,這是她唯一接受的流行歌手,母親很欣賞她毫不費力的演唱風格。

 

姑丈得知母親跟我在音樂比賽裏麵獲獎,決定送我們一台鋼琴。 家裏的鋼琴購於40年代,到80年代已經很老了。 調音師傅很明白告訴我們就算調音也沒用,因為鋼板已經裂了,吃不住螺絲,調好音後也會鬆掉。 姑丈驚訝於我們能在沒有一個音準,用力不用力都發出同樣聲量的鋼琴上麵能彈出點名堂來,覺得我們的努力值得配一台好點的鋼琴。

 

多年以後,母親跟表哥談起姑丈的時候,感激之情依然溢於言表,讓聽者動容。母親非常感謝姑丈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她跟表哥說,我們夫妻大學畢業,60多塊錢的工資拿了十幾年,買鋼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別說是60,70年代,就算到了80年代末,我有個同事,兩夫妻都是教授,女兒想學琴,夫妻倆努力存錢,每次以為存到差不多,跑到琴行一看,又漲價了。後來還是她在香港的妹妹資助,才買得起。姑丈買的琴,母親用它教了不少學生,也算對得起姑丈花在上麵的每分錢了。

 

說起母親教琴,起因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位教授知道我會彈鋼琴,問我是否可以教她,作為答謝,教完琴的晚上就請我在她家吃晚飯。 就這樣我在教授家吃了兩年飯。 後來母親同事的女兒也想跟我學,我又開始教他,可惜不久我就出國了,母親就接手教那個女孩,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那時想學琴的人多,會彈琴的少,就算母親不是科班出身的,也可以挑學生來教。最後那個女孩考過了鋼琴八級。

 

後來我聽到母親彈德彪西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我問母親現在中國鋼琴考級居然要彈到德彪西和拉赫曼尼諾夫了嗎?母親說哪裏,是我自己好奇買了琴譜自學的。 我們的老師都沒教過我們這些作曲家的作品。

 

父親身體不好,母親陪他一起住進養老院。表妹為了讓她不寂寞,特別給她拉了一個鋼琴讚助,讓她在養老院也可以彈到琴。鋼琴給母親帶來了很多歡樂,也幫助她認識了不少新朋友。

 

比如有人來養老院慰問,參觀學習,母親戲稱的輪椅合唱團的成員,老人家就會在伴奏下唱一首歌作為答謝。 唱歌讓老人家心情愉快,母親也感到欣慰和愉快。 公司集團春茗,母親伴奏,一個院友的家屬唱歌,還有護士跳集體舞,代表養老院出了個節目,很有意義的。

 

一位鋼琴私教打電話給母親,他們邀請了一位英國音樂學院的華裔鋼琴教授來當地講學,問母親是否有興趣聽講,母親當即報名,她對我說,隻要有機會,我都很想知道現在的鋼琴教學水平到哪裏。她還很認真地帶上紙筆做筆記。

 

組織活動的私教把母親安排在第一排,在座的幾十位聽眾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中年人都不多。 私教在開場白裏說,第一個報名參加這次活動的,是坐在前排的這位阿姨,她已經80歲。 我期望在座的,將來到了她這個年紀,仍然像她一樣能夠對音樂抱有熱忱。

 

最近通話,母親說對於肖邦的敘事曲,她覺得技術上的困難並不是那樣難以攻克,我哈哈一笑說,還是你比較厲害,我練了半年還是不滿意。她又說她在彈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我說那個太燒腦了。母親說你別不信,你回國我彈給你看。

 

希望早日看到母親彈的十二平均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