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芳的馬拉鬆回憶 ---- 回首跑馬路

來源: 白熊from北京 2020-01-23 13:13: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782 bytes)

 

2019年11月朱梅芳回國去跑上海馬拉鬆。在上海同濟大學的運動場訓練的時候,被二位國內跑過波馬的美女認出來了,說是看了一篇最近的報道。被崇拜的不得了,還一起合了影。這就是那篇報道。

 

朱梅芳的馬拉鬆回憶 ---- 回首跑馬路

 

2019年的4月28日,當我跑過倫敦馬拉鬆的終點線的那一刻,距離我跑第一個馬拉鬆---達拉斯馬拉鬆的2010年12月5日,過去了8年多。在這3000多天的時間裏,我跑了幾十個馬拉鬆,其中包括了世界 馬拉鬆六大馬賽事。而在這一刻,倫敦馬拉鬆獎牌與國際田聯馬拉鬆六星獎牌,我是一起獲得的。因此,馬拉鬆對我說來,圓滿地畫上了一個句號。

 

在我的馬拉鬆記憶裏,永遠有比你跑的快的人。我沒法與年輕人比,隻能在同年齡組裏競爭。六大馬拉鬆,我最好的名次是東京馬拉鬆的 年齡組第二,最差的成績是紐約馬拉鬆的第24名。其他4 個馬拉鬆 ( 波士頓,芝加哥,柏林,倫敦 )我都是在第五名 到第七名之間。這才是我最看重的。因為與我一起奔跑的是來自全世界的高手,能與他 (她)們為伍,我深感自豪。       

八年多了,回首往事,感概萬千,一言難盡。

回憶讓人重新經曆。當回首往事的時候,那些比賽的獎牌,一樁樁、一件件閃閃發亮,曆曆在目。這些年積累了很多的獎杯,獎牌和照片,再次翻看,我被往事感動了。仔仔細細地回味這些年的艱辛努力和流的汗水若不能感動自己,何以感動別人?盡管我不善於言辭,但是還是要說說。尤其是2017年跑完東京馬拉鬆,獲得了65-69歲年齡組的亞軍,是參賽中國人取得的最好成績。打破了日本人期望的,讓女子比賽每個年齡組的前十名是清一色的日本人的願望。更讓我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還有這次跑英倫馬,腳趾有傷,平時又沒怎麽練。原計劃跑個5-6小時。沒想到就剩幾邁時,sub4 有望,就拚了一把,3小時56分 完賽,得到了年齡組5th .真沒想到的。我不光有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也有敗走麥城的低落。我要說說這種感覺。對自己是個交代,也希望能對他人有益。

 

 

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快58歲那年,兒子離家去了西點軍校。終於我可以輕鬆一下,安排自己的生活了。這個時候去看家庭醫生,那年8月底,在蕭紅醫生哪裏做了次體檢,肖醫生說,我有骨質疏鬆問題,必須負重鍛煉。於是我就遵照醫囑,每天拿著倆個啞鈴,走上一二裏路。看著別人在跑步,我問醫生,“跑步可以嗎”?“當然可以,但要堅持 ”。我的跑步生涯就是這麽開始的。

我每天都在跑,跑步成了習慣。一天跑步的時候,一個老者很認真地對我說,“你在準備5K 的比賽嗎”?“什麽5K比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成人有比賽。他鄭重其事地在一張紙上寫下了一個網址,讓我去網上查找附近地區的跑步比賽。這才知道美國的群眾體育活動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在一個市裏,一年到頭,每個月,每個星期都有比賽。比賽成績按年齡分組,甚至到70-80歲都有人參加比賽。

就是這樣,我參加了Plano Pacers 5K 比賽。

第一次參加5K比賽,沒有經驗。我不顧一切的往前衝,第一邁時周圍都是年輕人,小孩子;第二邁依然猛跑,似乎沒有想過跑不動了怎麽辦?我真的快跑不動,這才剛過第二邁,還有一邁怎麽辦?此刻真想一下子跑到路邊退出了,不能呀!我還在堅持。就這樣咬緊牙關跑完了最後一邁,衝過終點時,心都快跳出來了,要嘔吐。那是2008年的事,當時我得了個Senior 第一 ,成績是26分06秒,發我一個很漂亮的獎品。生平第一次跑5K比賽, 第一次得獎品。真是特別感動和倍受鼓勵。人是需要成功和成績的,成功和成績真實地告訴你:“我可以跑,我能跑,我還能得第一”。

當時,隻知道跑5K,每周跑5-6次,跑了多少次5K自己都不記得了。到了2010年我把5K成績提高到21分59秒。在以後幾年的幾年裏,我的5K成績穩定在22分上下。

   

                                                                                 26:06   2008                

                                                      Master 2011  22: 00

                                                                       21:59   2010 

                                                                      

同時,也開始挑戰10K,15K和半馬。有了5K的基礎,我把10K 的成績從48分03秒提高的47 分12秒。在10K的基礎上,又把15K 成績 從1小時13分又提高了2分,達到1小時11分, 就這樣穩紮穩打,天天堅持,怎能不進步呢!有了5K,10K,15K紮實的基礎,自然而然地就進入跑半馬的階段。首半馬我跑1小時43分,(BigD半馬,4月2010年,年齡段第一)感覺並沒有很拚,水到渠成呀。

我們都說既然來了美國,就要融入美國社會。怎麽融入?平時和美國人一起工作,現在我們一起跑步,看看周圍那個不是美國人?

Linda Kelly

跑步讓我認識不少的朋友,他們和我一樣有的也是移民。Linda 來自德國, Enid 美國白人,Susana 來自墨西哥,Tim美國白人,等等,他們都勸我:你已經可以跑全馬了。當時我一口拒絕,不行不行,26.2邁太多了,我能完賽嗎?(幾年前比賽場上很少看能到華人同胞的麵孔)。然而,跑友們的建議多少還是有點打動我。我想還應該有提高的空間吧?

2011年Run On 跑友 Susana-tamm

 

一天,我告訴Enid( 跑馬女強人,比我年輕4歲多)和Susana( 不知道疲倦的跑步機器,比我年輕16歲,後來是我們的Pacer)我想再跑一次半馬,來決定是否可以跑全馬。那是11月7號2010年 DRC 半馬 ,我進步了3分鍾,1小時40分29秒。我的跑友Enid 1小時39分, 年齡段第一,我年齡段第二。大家祝賀我,可以進行訓練跑全馬了!

從5K到半馬,這看似漫長的,又充滿辛苦的訓練經曆有了回報。 這才幾年呀,我就從當初提著倆啞鈴,每天走幾裏到現在飛奔在半馬的征程中,堅持是關鍵。

                             DRC Half 1:40:29   

 

                                                                DRC半馬年齡段第二名

 

 

二、東京馬拉鬆

東京馬拉鬆是世界六大馬拉鬆之一。

 

東馬起跑

 

跑在東京市區,GPS 沒信號

40K

 

離終點線盡在咫尺 超過英國(國旗)

超過白帽子

 

東京馬拉鬆終點

 

 

三、 波斯頓馬拉鬆

波士頓馬拉鬆創立於1897年,至今一百多年的曆史了,被稱為世界第一馬拉鬆。所有走上跑馬拉鬆道路的人都把去波士頓,跑波馬當成自己的理想。

2012年的4月13日是我跑的第一個波士頓馬拉鬆。雖然沒有取得好的成績,還經曆了意外。當我仍覺得收獲巨大。它讓我能夠回答什麽是不放棄,堅持到底。

記得那一天的氣溫很高 (85F)。氣溫高是跑步者的大敵,有經驗的跑者可以不參賽,以保留資格來對待,與我同行的 Enid 就沒有跑,她還可以來年再報名參賽。而我卻像一名無知的戰士,無畏地投入了戰鬥。

波馬的比賽日不是在周日進行的,而是在愛國者日(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這一天是波士頓的假日,全城沸騰,沿著賽道,波城人歡呼呐喊,為跑馬拉鬆的人加油鼓勁。

臨行之前,我向科裏的秘書請假,周一要去波士頓跑馬拉鬆。秘書驚訝地望著我說,那是要Qualify 呀! 美國人知道能去波士頓的分量和意義,能去波士頓的都是英雄啊。為此,科裏還專門開了個歡送會,為我去波士頓壯行。

我就像當年要去刺秦王的荊軻 ,踏上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複還的道路似的,來到波士頓。

那一年的高氣溫讓許多想拿名次的 elite 選手,跑到中途一看不能有所突破而主動退出了比賽,而我絕不會中途退賽,想都不會想的。可是,我也為高溫付出了代價。第一次跑波馬人都很興奮,不知不覺地就跑的很快。跑著跑著我感到頭腦昏昏沉沉的,也不覺得渴,更忘了喝水,失去了平時節奏,亂了的章法。跑到快18邁時,一頭栽倒在路旁。由於嚴重脫水,兩腿肌肉激烈地抽搐起來,疼得我大聲地叫喊起來。路邊的救護人員趕緊過來幫助我。她們翻看的號碼布上的信息,得知我60歲,就大喊“ Senior ” 叫救護車。救護車很快趕來,我被抬進了救護車,一陣瞎忙乎,終於抽筋得到緩解。

此刻,遠在達拉斯我的同事們正在網上觀看我的比賽分段成績,一個5K很順利,第二個,第三個 5K也很平穩…,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不知飛到哪裏去了?

這時在救護車裏我已經呆了幾十分鍾了,完全恢複了正常。我要繼續跑, 醫生卻不讓。醫生看我很堅決,就連續問了我十幾個問題,很好笑最後一個問題是,現在的美國總統是誰,看我是否意識正常。

出了救護車,看到沿途的人都在走,我也走了幾步之後,開始了繼續跑。

我的第一次波士頓馬拉鬆經曆就這樣結束了…。遇到如此意外,抽筋脫水…。然而,我沒有放棄,堅持跑完了全程。也算對科裏的同事們的期望有一個交代,沒有愧對江東父老。

無獨有偶,2017年波馬,芝加哥《馳》的成員高碧波,她是一位資深的超馬跑者,在當天的高溫天氣下遇到相同情況,跑完全程終於要倒在終點線前了。這時,她身邊的馬拉鬆跑友們架著她過了終點,也保住了獎牌。要是被醫護人員夾上救護車,算你沒完成棄賽。所以說,意外是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隻要你拚命跑,就可能有意外發生。因此,高碧波感慨地說到,要對馬拉鬆心存敬畏。

2012年我的首次波士頓馬就這麽結束了?我還要回來的!

第二年2013年,我沒有對科裏的同事提起要去波士頓跑馬拉鬆,隻是請了假,就又殺了回來,來報仇雪恨。

                                 3:31:23!  我的新PR !年齡組 5th.

這一年波馬發生了爆炸 --- 恐怖襲擊事件。爆炸發生後,比賽立刻終止。而我在爆炸發生之前,已經跑過了終點線。

2015 Chicago Marathon

                                                      都是 5th place  in age Group

                                                                       倫敦馬拉鬆2019

2018  Berlin age group 7th   2019  London age group 5th   

接下來的就是芝加哥 2015,柏林馬拉鬆2018,倫敦馬拉鬆2019 。世界上最平坦的馬拉鬆賽賽道就在這裏,要不怎麽世界紀錄都在這裏產生呢?

 

這些年我跑了很多的馬拉鬆,從南到北,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從美國到歐洲。像舊金山馬拉鬆,芝加哥馬拉鬆,紐約馬拉鬆,休斯頓馬拉鬆,波士頓馬拉鬆,東京,柏林以及倫敦。還跑過德州獨立接力賽 (TIR)。說到底我的馬拉鬆起點是達拉斯馬拉鬆,我的BQ 3:36:39也是在達馬獲得的。

從開始跑5K到達拉斯馬拉鬆一次BQ ,才二年多的時間,是快了點!不可謂不順利。但也說明我沒有走彎路,走得是一條正確的路!

 

 四、艱苦的訓練

比賽隻是對平時訓練結果的檢驗。一場馬拉鬆3-4小時,看似時間漫長,也是一眨眼的功夫。看似千辛萬苦,比起訓練來說這不算什麽。真正的考驗是平時,是堅持平淡無味的訓練。

即使你沒有走彎路,堅持平淡無味的訓練也不容易。

我從一開始馬拉鬆訓練就一直遵循 Run On 的訓練計劃。按照訓練計劃的要求,每一個細節我都做到了。

我的朋友常說,按照你60歲BQ 的成績,Cut 年齡組的標準40分到一個小時的水平。反推回去,對應你年輕時可能取得的成績,你的水平是 National level

這似乎說明我的天賦好點嗎?也許吧?但我不這麽認為。人們為什麽不願意談談訓練刻苦呢?哪一個有天賦的運動員不是刻苦訓練的典範呢?就說博爾特 (Bolt)吧,他是世界百米紀錄的創者,他訓練起來也練到想吐的地步。博爾特說過,我就想著退休的一天,想著去打高爾夫球。像他這樣的人,為了練腿部力量,也得拖拉著輪胎在田徑場上一趟趟的跑。

 

2016年Run On 跑友

 

為了練速度耐力,我與Run On 同組的夥伴們一起跑9:00/M 的訓練,同組的小夥子,中年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Run On是按你的測試成績分組的,而不是按年齡分組。這個時候最好忘記年齡,誰讓你來的呢?自找的。

所以,當遇到艱難時,我常想一個朋友的話,我為什麽要放棄?我有放棄的理由嗎?我想了一千遍沒有放棄的理由,就隻有堅持了。2018年跑柏林馬拉鬆時,途中我的腳趾骨折了,隻有忍痛堅持跑。不堅持怎麽辦?要不隻能走回去了。

訓練 Interval 時,1英裏重複6次。每次休息 N 分鍾,跑六次,

每次跑之間的差距不應多餘 N 秒 ?

還有,平時訓練嚴格按計劃來,該慢時足夠慢,該快時足夠快。每次訓練都達到目的。若不按要求來,該慢時不慢一味的快,隻能造成不必要的疲勞,把疲勞帶到下次訓練中去,惡性循環,以至不能完成訓練目的。

比如,周日的長跑。晨五點在白石湖 以MP 跑 18邁…。

這樣的要求是不是科學訓練?於是我想起了美國諺語說,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有多聰明,而在於你的願望有多強烈。有誌者,事竟成。

The Key of Success is not Intelligence but Motivation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五、四條經驗

 

1. 忘記年齡,

2. 堅持,堅持 堅持 

3. 刻苦訓練 

4. 參加群跑

Dallas DASH 跑群的夥伴們

DASH 跑群組織的公益性跑 Joe's Run

 

我也多次受傷,對待養傷的態度是,既來之,則安之。不能跑了,練上肢。總之要保持體力。馬拉鬆的最高境界就是遊走在保持最佳狀態,不受傷的的邊界。

任何一個馬拉鬆都讓人敬畏,保持敬畏心理,向一切積極向上的人學習。當你跑出達拉斯,跑了波馬,你的眼界會一下子開闊起來,會結交很多的新朋友,從新朋友哪裏獲得更多的信息與鼓勵。最後說來,還是要鼓勵更多的想跑馬拉鬆,還沒有行動的人,行動起來。馬拉鬆前20邁 是跑步,後6 邁是人生 ;馬拉鬆前20邁 是熱身,後6 邁才是真正的馬拉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