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儒教不是宗教?

來源: 謝盛友 2011-08-11 01:58: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7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謝盛友 ] 在 2011-08-12 19:39:0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為什麽說儒教不是宗教?


北美文友說:“文字需要文化來支撐。在西方中國文化環境不多,學習中文沒有使用的時候,華人社區活動很少,唯一定期活動是教會,那還不是我們自己的文化,是西方文化。在海外承傳中華文化,必須要建立類似教會的係統,以我們的老子孔子為核心,每周日聚會,從小教我們孩子學習老子孔子,司馬光等等的故事,以我們自己文化來團結我們,才是承傳文化的唯一途徑。如果語言文字無法承傳,我們至少要把我們的文化承傳下去,至少我們的後代應該了解老子孔子超過了解耶穌,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祖先和別人的祖先一樣出色和輝煌。否則,語言文字都無法承傳。”

謝盛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儒教沒有一個真神,所以不是宗教。儒家不是要讓人們信某個神,而是要讓人們生活在一種健全的狀態中,成為君子,成為真正的人。傳統上,儒家並無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一神教教會組織,如基督教會。它沒有在一般社會治理體係之外,另行建立一個自足的信仰體係,因為儒家沒有排他性的神。但是,我們作為一個在海外的中國人,對自己傳統的中國文化,最起碼要保持自信,有時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優越感。哪怕你已經入籍德國,加入德國人的基督教會,你這“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德國人永遠視你為中國人,不會因為你擁有德國護照,就認為你是德國人。如果你把傳統中國文化也丟掉了(其實,是中國人,你就無法丟掉),德國人就更看不起你了,這時,你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流浪者,至少是一個文化漂泊者。諳熟德國文化,在中德文化的比照中,感受差異,回望“自己”,反思“自己”,發現“自己”,定位“自己”。這是融入德國社會的一個必要條件。

中國政府的確想花大本錢,搶占國際話語權,但是實實在在地講,孔子學院在海外“隻打雷不下雨”,不是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問題,而是中文方塊字的艱難。漢語西方人很難學,更不用說掌握,要像英語那樣成為國際語言,那是異想天開。

為什麽沒有真神?李澤厚把我們民族的文化稱為“樂感文化”,以區別於西方的“罪感文化”和東鄰日本的“恥感文化”。

《論語》引導著我們去過一種充滿內心喜樂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充滿感恩和樂觀豁達。具有樂感文化的中國人,最怕講困境、危機、失敗,兩千年過去了,中國人文化中長期積澱下的樂感文化,隻可報喜,沒有報憂的可能。?

中國這種樂感文化強調秩序由人來製定,秩序的核心就是聖王或聖賢。聖王和聖賢既是秩序的核心,又是秩序的製定者。而他們是人中的聖賢,是理想的人物,理想人物就沒缺點,他們的行為就隻有可歌頌的功德。

信仰是要有一個真神的,基督教相信上帝,相信耶穌是真神。信仰就是人內心有這個信念,仰望神的恩典,盼望來自神的救贖。

康德的一生“有兩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覺得震撼與敬畏,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準則。它們共同向我印證,上帝既存在我頭頂上的天空,也存在於我的內心。”

中國文化在主流上是非宗教的,不設定一個超越的、終極的、無限的存在為人的信仰對象,即真神,如基督教中的上帝。中國人雖然缺乏同一的超越的信仰對象,但又必須有所信仰,所以中國文化采取了將某些特殊人物神化的信仰策略,也就是把那些曾經存在過或正存在著的政治、軍事、文化領袖,作為神化、信仰的對象,他們被認為是以國為家的精神家長。對於這些被神化的人物,人們的主導意識是服從。這說明,中國人精神上尚未普遍地成為個體,缺乏在內心法庭中審判自己的能力,他們可能會向“家長”認錯或控訴,但不會向無限者懺悔。(這段解釋參考了學者王曉華的觀點)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為什麽說儒教不是宗教?
  • 苦澀檳榔(3):學中文(為什麽記不住? )
  • 留二代“中國人”身份的認同
  • 貪官外逃是“生命保險”
  • 中國列車誤點到達?
  • 所有跟帖: 

    讚同謝兄的觀點 -追求永生- 給 追求永生 發送悄悄話 追求永生 的博客首頁 (333 bytes) () 08/11/2011 postreply 07:15:02

    認識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自己從認識神到認識基督都經過很多經曆才慢慢懂得,也還在過程中。 -苗青青- 給 苗青青 發送悄悄話 苗青青 的博客首頁 (25 bytes) () 08/11/2011 postreply 07:28:23

    現在的中國,錢是神。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1/2011 postreply 07:37:01

    有問題請教 -blocked- 給 blocked 發送悄悄話 (63 bytes) () 08/11/2011 postreply 08:36:05

    儒家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講的是倫理道德,隻有儒學,根本沒有儒教。 -田園樂- 給 田園樂 發送悄悄話 田園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1/2011 postreply 14:29: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