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買過一個D-Link 232雙倉的NAS,那會兒隻是偶爾開開,看看以前的錄像和下載的電影,我沒有日常文件備份的需要,所以主要是做媒體倉庫,但好像沒幾年就掛了,應該是主板歸西了,結果RAID 0上的文件支離破碎,好在有些重要的錄像有備份,至於電影視頻沒了就沒了,自此受傷不玩了。
今年開始玩數播,於是又來了興致,頭腦發燒在Ebay上買了個十年前機房或小企業用的四倉台灣產QNAP TS-420U 1TB HDD x4,CAD$85+CAD$60(運費和稅),因為散熱風扇有點吵,打開改裝了一下,東西用料還是不錯的,一米開外風扇基本無可聞噪音,但是卻低估了四個機械硬盤的噪音,因為要聽音樂,不得已隻能通過路由器橋接,把這個QNAP放在了二樓中庭,這樣一樓家庭廳的音響就沒有了噪音幹擾,因為主路由較新,橋接的另外兩個路由都隻支持WiFi 802.11ac,一般的Flac,DTS,APE和WAV的傳輸速率沒問題,但DSD64以上的高碼高清音頻就開始有卡頓了,雖然DSD64或DSD256音頻文件最多不過存量的5%,為了這億點5%,於是琢磨著是不是應該再搞個靜音NAS!
前天在FB的當地二手跳蚤市場見到有個蘋果的時間膠囊【又稱時間返回艙】,全稱: AirPort Time Capsule 2TB CAD$45,這個東西是無線路由器和HDD的組合體,專為蘋果電腦設備做無線備份用的,第一次知道蘋果還有這麽個東西,原來自2018年蘋果就拋棄了這類設備的研發,所以市麵上能見到都是2008~2018之間的舊貨。
顏值沒得說,拆過蘋果的好幾個筆記本,感覺蘋果在電子設計設和用料方麵確實是舍得砸錢,品質不是一般的好,特別是運行噪音很小,而且拆卸維護方便,就是它的係統比較封閉,和第三方設備的銜接不太容易,要看運氣,除了能動手也需要自學能力。
CAD$45的價格挺合理,一個好點的2TB HDD二手也要$30,剩下的$15算無線路由也不離譜,但兩個疊加的功能和效能可就遠超$45啦,容量和讀寫速度不是我的追求,2TB和靜音與我簡直就是絕配,而且方便改造成NAS,於是周日過去收了,再然後回家就拆了。
為什麽拆呢?清灰是借口,動動手開眼界是真。
且慢,切莫急著911。
注意!不是所有相同外觀的這種東西都具備無線路由和返回艙複合功能,這個設備的代號是A1470 EMC 2635,全稱: Airport Time Capsule,有2TB和3TB兩個規格,但如果是A1521 EMC 2703就隻有無線路由功能,不具備時間返回艙或NAS功能,當然也不會有HDD在盒子裏,但外觀可是一毛一樣哦!
數播主機Mac mini和膠囊NAS都用CAT6類網線接在TP-Link路由器的LAN口上,這樣數字音頻就本地化了,不再需要通過無線連接去遠處的QNAP上讀數據了。
拆裝完畢加電見證啟動被順利發現,結果膠囊的華人賣主雖然刪除了數據,但並沒有恢複出廠設置,修改管理膠囊參數需要登陸密碼,我勒個去,買的時候也不懂,當然也沒問,害得我還要去下載使用說明,好在恢複出廠套路和普通路由器差不多,然後順利進入管理頁麵進行設置,關閉無線WiFi啟用橋接模式,重新設了密碼後在電腦端輕鬆顯示2TB共享容量。
通過頁麵管理設置使其具備網路共享功能,雖從Windows和macOS都能順利識別並使用這2TB,但和真正的NAS管理集成係統及實現的功能來講是有距離的,與我則是恰到好處。
靜音,功能和顏值都是一等一,不久前買的QNAP要感慨既生瑜何生亮啦,哎,折騰!
D-Link 232的剩餘價值,在等待下一個DIY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