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宜教授受邀請到哈佛費正清中心演講,左光臨聽講的 韓南 P Hanan 及張鳳
張鳳邀請 孫康宜教授同右起復旦陳引馳 武漢吳根友 北大趙白生 哈佛大學演講後餐會
張鳳邀請孫康宜教授擔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主講嘉賓 其右夏誌清教授,劉毓玲等位
孫康宜教授與同事的畫像被高懸在耶魯大學
熱烈慶祝耶魯大學 著名漢學家 孫康宜教授回憶新作
《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暢銷紙貴 問世長紅
作者:耶魯大學孫康宜 著名教授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13
ISBN/ISSN:9789570873382
1968年,24歲的孫康宜毅然赴美。曾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經歷
白色恐怖的她,從備受心靈創傷的失語症患者,到獲選為學術
殿堂的中研院院士,生命中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縱然總有
遭逢困厄的時候,孫康宜仍勇敢前行,「即使當前看不見將來
的前景,但因為所到之處皆可取,讓我們更加相信我們心中的
願望也還是可以企及的」。歷經各種劫難與貴人,加上自我的
積極振奮,終由深淵走向光明,自普林斯頓大學到耶魯大學,
化育春風,桃李天下。
《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是孫康宜的回憶錄,記錄了其半生
歷程,除如何麵對人生困境,奮發前進,也留下學術研究、人際
社交、家世考掘、日常生活等完整麵向,以及與諸多學界、文壇
的人物交往,諸如費正清、高友工、傅漢思、餘英時、施蟄存、
葉嘉瑩、張充和、白先勇、蘇珊.桑塔格、露伊絲.葛綠珂……
等,皆為雪泥一痕時代鴻爪。雖題為「半個多世紀」,然而書中
所聯繫的上下時間可達五代以上,允為一窺近現代的中西環境、
政治演進、歴史脈絡的重要史料,並為中西學術及文化的交流,
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作者簡介:
孫康宜
美國著名華裔漢學家。原籍天津,1944年生於北京,兩歲時隨
家人遷往台灣。1968年移居美國,曾任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
東方圖書館館長。現為耶魯大學Malcolm G. Chace’56東亞語言
文學榮休講座教授,曾獲美國人文學科多種榮譽獎金。2015年4月
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and
Sciences)院士。2016年7月被選為台灣中研院院士。
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古典文學、抒情詩、性別研究以及文化
理論和美學。主要英文著作包括《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
詞人風格》(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From
Late Tang to Northern Sung, 1980),《抒情與描寫:六朝
詩歌概論》(Six Dynasties Poetry, 1986),《情與忠:陳子龍、
柳如是詩詞因緣》(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1991)。除了與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合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2010)以外,
還與魏愛蓮(Ellen Widmer)合作主編《明清女作家》(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與蘇源熙(
Haun Saussy)合作主編《歷代女作家選集:詩歌與評論》
(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1999)。此外,還用中文出版了多部
關於美國文化、女性主義、文學及電影的著作。
前言
我是一九六八年來到美國的,那一年我初抵普林斯頓城,也算是
我一生命運的分水嶺。這本回憶錄,寫的就是我在美國半個多
世紀以來,如何生存下來的故事。
當初,一九四四年我出生在北京,兩歲時與家人到了臺灣。
三歲時目睹二二八事件現場,六歲不到(一九五○年一月)
父親蒙冤坐牢十年。在那段艱難的白色恐怖期間,我和父母
以及兩個弟弟經歷了難以形容的心靈創傷。童年的我甚至
得了母語「失語症」,屢受折磨,於是在成長的多年歲月中,
自己盡量保持沉默。後來經過東海大學和臺大研究所的英文
教育之薰陶,略有雨過天晴的療傷之感。但就如拙作
《走出白色恐怖》一書所述,真正讓我從白色恐怖「走出去」
的關鍵,乃是我的美國經驗。
當我開始要追尋那段半世紀以上的移民生涯時,發現那些
過去時間的「片段」都一一出現在眼前,而且每個片段都
紛紛排隊而來。時間本來就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頗像
一條無始無終的河流。於是腦海中突然聯想到詩人T.S. Eliot
(艾略特)的著名詩句:
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
Are both perhaps present in time future
And time future contained in time past.
——T.S. Eliot, “The Four Quartets”
現在的時光與過去的時光
二者或許都存在於未來的時光
而未來的時光又含藴在過去的時光裡。
——T.S.艾略特〈四個四重奏〉
我一向對於日期和時間特別敏感,我的日曆上總是充滿了
記事的細節,還加上圈圈點點。而且幾乎每年的日曆我都
當作檔案來收藏,所以朋友們都說我有「時間癖」。這本回憶錄
的書寫也再一次喚起了我對時間的重視,希望我能從時光的
流逝中得到自我反省的機會。
自從一九六八年我抵達美國,落地生根,直至今日,已有半個多
世紀之久,前後我一共見證了十一位美國總統的起起落落,也
目睹了數十年來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自己在
這段漫長的光陰裡,也一直不斷地成長變化。但始終不變的
卻是我的感恩之心。作為一個倖存者,我經常提醒自己,凡事
必須飲水思源。我尤其對許多師長、學生和親朋好友(不論老少)
的幫助心存感恩。哪怕隻是一個衷心的勸戒,或是一句鼓勵的話
,都會讓我感愧交集。最近我的青年朋友李保陽曾來信寫道:
我想起您曾經跟我說過,您一輩子遇事從不躲避,一直向
前衝,和生活甚至和命運搏鬥,而不讓命運來擺布您。我
覺得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命狀態……您一路從北京
到臺灣,從臺灣到美國,在尋尋覓覓中抵達了您的「彼岸」。
他的話正好與我這本回憶錄的主題遙遙暗合——那就是,我
一直在與命運和時間競賽。目前我已高齡八十,每次回憶
那段過去的生命旅程,自然感慨萬千。
於是我就把這本回憶錄命名為:《奔赴:半個多世紀在美國》。
在此,我特別把這本回憶錄獻給我的丈夫張欽次,因為是他
首先為我開啟了這個半個多世紀的人生之旅,也是與我
同舟共濟的人。
孫康宜
二○二四年四月
寫於康州木橋鄉
引用波士頓書評 Boston Review of Books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