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值得南京大學記住的陳毅人

真正值得南京大學記住的陳毅人

2019年2月

老共產黨員陳毅人於1955年至1957年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他旗幟鮮明地堅定不移地反對反右運動。雖然他反對反右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利益,可能是也可能並不是為了國家和人民,但在當時中國共產黨內,堪稱鳳毛麟角,應該是一位真正值得南京大學記住的人。

1953年元月27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通知,任命陳毅人為南京大學政治輔導處主任,替換前任汪大年。5月5日,中共南京大學委員會成立,孫叔平任書記,陳毅人任副書記。1956年3月7日,南京大學校黨委改選,陳毅人任書記,孫叔平任副書記。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這是為什麽?”的社論,吹響了現代中國曆史上焚書坑儒的號角。通過“釣魚”和“引蛇出洞”等流氓欺騙手段,開始了一場瘋狂迫害中國知識分子的所謂反右運動。

第二天,即6月9日,陳毅人寫信給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孫叔平和陸子敏(時任南大黨委副書記)。他寫到:“這次運動采取這樣的部署和做法,為什麽是必要的呢?非如此不可呢?”又說他“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怕憂天者無人。”他表示“為黨擔心。”他要求南京大學校黨委讓他離開南京大學,從此結束他在南京大學工作的曆史,“······ 改變級別,改變待遇,送到一個任何的學習機關清理一下思想。····· 你們研究後,請示省委采取緊急措施。”然後他宣告:“想不到我們就此分手了!”

該信由南京大學校黨委轉交江蘇省省委,江蘇省委上報黨中央。據說,他的這封信最後到了焚書坑儒的始俑者手裏。在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始俑者提及此信,點了陳毅人的名。

陳毅人從此稱病在家,不到學校上班,“躺倒不幹”了。據說,江蘇省黨委常委周一峰登門拜訪他,要他站出來領導南京大學的反右運動。但陳毅人堅決不肯,並說他“越想越為黨擔心,夜不成眠。”,“想不通運動為什麽采取這樣的方式。”江蘇省委隻好讓周一峰臨時代替陳毅人到南京大學領導反右運動。

1957年6月24日,南京大學的反右運動正式開始。7月1日至4日,南大全校停課,掀起了反右高潮。

1957年9月7日,中央緊急派遣正在中央黨校學習的郭影秋到南京大學工作。當年秋季學期開學後又於10月和11月,在南京大學再次掀起了反右高潮。其後黨中央於1958年5月7日,任命郭影秋為南京大學黨委書記,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正式任命郭影秋為南京大學校長。

在南京大學新黨委擴大會議上,陳毅人因體弱一直被批判到躺倒在地上,待他休整後,繼續對他批判,但他始終拒絕認錯改變。其後又召開了七人黨委常委會議批判他,他聽了別人的批判後說:“我現在考慮的是還是活下去、還是不活下去的問題。”1958年2月21日至31日,在新黨委書記的領導下召開的全校黨員幹部會議上,批判了陳毅人的所謂“右傾錯誤”。值得順便一提的是,孫叔平不久也被批判後扣上了“右傾”分子的帽子,喪失了副書記的職位而被貶。那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陳毅人理所當然地被上級黨委撤銷了南京大學黨委書記的職務,並給予了留黨察看的處分。據說,他被下放勞動後,安排在一個圖書館工作過。

1967年元月,在文化大革命“一月風暴”的一片“凱歌”聲中陳毅人選擇了“不活下去”,自殺去世了。直至1986年他才得以平反。以他對共產黨的忠誠,不知“平反”二字中的“反”字當作何解釋才最切合實際情況。如今,在所有的互聯網上,都找不到任何有關他的蛛絲馬跡了。他是徹底地被人們遺忘了。更具諷刺的是,在南京大學,人們記住的卻是代替他來執行焚書坑儒始俑者指令的人。

所幸者,我不是唯一一個還記得陳毅人的人。除了前麵引用的南京大學曆史係王覺非在所寫的《逝者如斯》一書中尚記得他外,被南京大學稱為計算機軟件泰鬥的徐家福也沒有忘了他。1956年南大黨委決定派徐家福去蘇聯莫斯科大學留學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1957年反右開始,徐家福因傳播有關解放軍鍾期光中將占居鬥雞閘4號的小道消息,次日校園裏出現大字報,題為“敦請黨委重新研究關於徐家福同誌之留蘇問題”。但因當時陳毅人和數學係總支書記路慧明都未與理睬,徐家福得以於當年8月10日離寧赴京去莫斯科留學一年。徐家福回憶此事,在他的《萍蹤追憶》第25頁上寫到:“後來想起此事,內心對校黨委與總支深為感激。如果所遇不是陳毅人、路慧明而是私心泛濫之小人,徐則非但不能去蘇,而且十之八九要淪為右派,其後數十年之曆史亦將麵目全非矣。”(值得順便一提的是,南京大學數學係在總支書記路慧明的領導

讓我這個無名的後輩,在這片冷漠健忘的大地上,發出一絲菲薄的聲音,為1957年敢於站出來反對聖人對中國知識分子瘋狂迫害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再留下幾行字吧。陳毅人是值得曆史記住的!

 

文獻

王覺非,《逝者如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編,《南京大學大事記:1902 - 1988》,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四月。

郭影秋,《往事漫憶:郭影秋回憶錄》,郭影秋口述,王俊義整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徐家福,《萍蹤追憶》,清華大學處版社,2010年12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