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良好的教育?

來源: ViewDC 2020-04-06 22:05: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298 bytes)

什麽是良好的教育?


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感受過仁愛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真理世界,從來沒有一個令他/她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從來沒有苦苦地思索過一個問題,從來沒有一個讓他/她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曆和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麽,他/她就沒有受過真正良好的教育。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 UACA
菲利普 B . 澤裏庫(Philip B. Zelikou)


我深信隻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知乎 - 安全中心?sagebrushpatriot.com
 


**********************************************************************************

美國孩子與中國孩子有何不同?


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講去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一期由中美即將升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錄製的《對話》節目。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別給出了智慧、權力、真理、金錢和美的選項,美國同學幾乎驚人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國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選擇了“美”,沒有一個選擇真理和智慧,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力。  


接下來是製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中國學生先是歌頌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吟詠茶馬古道,然後有人彈古箏,有人彈鋼琴,有人吹簫,外加大合唱,最後對非洲的援助計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隻說組織去非洲旅遊,組織募捐,還去非洲建希望小學等。有人發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我的錢都花在什麽地方?我們的學生麵麵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從一些也許我們都想不到的社會生活細節,如教育、就業、食物、飲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麽,準備怎麽做,甚至具體到每一項的預算,而那些預算竟然準確到幾角幾分。整個計劃拿來就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我把此文貼到自己的博客上,一下子招來十多萬個點擊,500多條留言。這樣一種教育的對比,刺痛了大部分網友的心靈。關於中國教育為什麽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原作者蕭淑珍女士已經作了頗為深入的分析,我沒有必要在此多嘴。但我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的人,有責任和讀者們分享自己的觀察:美國的孩子與中國的孩子為什麽會不同?  


不妨從我六歲半女兒上幼兒園和小學的經曆說起。她五歲時,參加了女童子軍(girlscouts)。這個組織在美國孩子中非常流行,但結構很鬆散,不過是幾個家長湊在一起,輪流誌願帶孩子而已。女兒六歲時,童子軍派下差使:推銷餅幹,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社會和經營技能。童子軍的網站也直言不諱地介紹,美國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在童子軍賣餅幹開始的。餅幹一包四美元,至少高於市場價30%。這麽教孩子賺錢,是否過分呢?一試才明白,買童子軍的餅幹,沒有人嫌貴。剛開始時,女兒見了哪怕是熟人,害羞得話也說不出來。不過,大人們都特別熱情,一看她穿著童子軍的小製服怯生生地站在那裏,就主動走過來問:你在幹什麽呀?是在賣餅幹嗎?我可以買幾包嗎?就這樣在“客戶”的引導和鼓勵下,她的買賣也開張了。許多買主告訴我們,他們都是在童子軍裏賣餅幹長大的。漸漸地,女兒居然也敢主動張嘴推銷了。   


餅幹有四種,有低熱量的,有巧克力的,等等,每次推銷,孩子要向人家解釋品種,告訴人家買某種餅幹的理由,然後算賬,四塊錢一包,一共多少錢,算術也跟著學了。具體賣的辦法是先找顧客訂貨,登記大家購買的數量,然後“進貨”、“送貨”、收款,要走整個一個商業流程。幾個禮拜下來,女兒居然賣出了32包。總金額128美元。  


餅幹賣完,大家湊在一起算賬,看看總收入是多少,讓孩子們討論錢該怎麽花。結論是把錢一分為三,第一部分給組織者,因為人家義務勞動,還要自己繳錢,不公平,所以孩子希望能把誌願者倒貼進來的錢支付了。也就是說,孩子用自己的勞動,掙錢“雇用”了組織的大人。第二部分錢,要捐給那些無家可歸者。這特別合女兒的心願。因為她生在紐黑文,那是個很窮的城市。我們又沒有車,買菜來回走一個多小時,把她放在運動嬰兒車上推著,一路見到許多無家可歸者,所以她不到三歲就有個理想:長大開個餐館,窮人來吃飯不花錢,她隻收富人的錢。第三部分錢,留下來給孩子們開個慶功會。


你如果知道美國是這樣培養年幼的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中美高中生的對比了。美國的孩子確實很實際,從小動手,賺錢算賬。他們都意識到錢能幹許多事情,一分一角也不會疏忽。所以我現在也這樣教自己的女兒:你想要什麽,必須先幹點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讀書,練琴,幫家長幹活。什麽都不是白來的,必須自己掙來的。掙來錢後,用我們小時候的話來說,就是要想想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了。這種教育,改變了她的價值觀念。有一次她媽媽和她討論閱讀,書裏麵一位奶奶式的人物對自己的孫女和其小朋友們說,女孩長大嫁給王子,這輩子就大功告成了。媽媽問她有什麽看法。她馬上說那樣不好,因為那樣一個人隻能當生活的“觀察者”,沒有辦法參與,學不到東西。看來,孩子有什麽樣的價值觀念,還是要看大人怎麽教育。   


我們這裏大人教孩子什麽呢?我們也組織過援助非洲災民等活動,那都是學校出麵進行動員,就像搞運動一樣。孩子從中學會的,除了幾個意識形態教條外,就是如何打發上麵派下來的差使。我們的家庭中,逢年過節,孩子們除了吃、放鞭炮,就是拿禮品、紅包,很少有像童子軍這樣民間自發的組織,由家長通過生活的細枝末節自然地向孩子灌輸幫助他人的價值觀念。   


我更有必要提醒讀者,美國的精英高中生,常常自己花錢到非洲等貧窮國家當誌願者,這一經曆,有時成為他們競爭進入一流大學的關鍵。人家那裏沒有大道理,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浸透著這樣的道德情操:真理和智慧,是他們的價值;財富和權力,是他們實現這些價值的手段。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掌握了財富和金錢,而在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