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去賓大

離家
當女兒向我們報喜被賓大錄取的那一刻,為女兒高興之時,我作的第一件事是匆匆地訂好了她感恩節回家的機票,清楚地知道女兒即將離家遠去。
隨著時間的推近,心理的準備漸漸落實到了行動。作媽的我,更多想著孩子的生活,從床輔被褥到衣冠鞋帽;作爸的他,更多想著女兒的學習兼娛樂工具,為孩子準備了一套先進且輕便攜帶的電腦,高清大屏…一切的一切,事無俱細,陸續忙碌了幾個月,裝了整整一麵包車還嫌地方不夠。
八月下旬,夏末潮濕的清晨,滿載著女兒的行李,滿載著對女兒的眷戀和愛,滿載著女兒對未來的憧憬的麵包車,載著全家人從中西部的田園小鎮駛向東岸的繁華都市。當車開起那一霎那,頓感覺這真實的一切還是來得太匆忙了,盡管已有好幾個月了。不過聊以自慰的是,在臨行前幾周已訂好了10月學校的家庭團聚日看女兒的機票。

入校
星期四是新生入學日,駛進校區,交通堵塞,開開停停。校園裏更是熱鬧非凡。警察出動,製定車輛行程線,停車位;老生出動,作誌願者,幫助新生搬行李,指引道路;學校儀仗隊吹吹打打,周圍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學校在就近宿舍的綠草地上搭起了大白帳篷,是新生注冊登記處。帳篷附近有許多一立方米大可放在四輪座上的大紙箱,用來搬運行李進宿舍樓。進校的手續在有步驟的管理下,作得井井有條。女兒的行李不算少,用了兩大紙箱分兩次搬進宿舍。接著是幫她開箱,輔床,安裝電腦,擺放家具,一兩小時後,女兒有了一個溫馨的小窩。宿舍淡粉綠的牆配上她的黑白大花間點綴著粉紅花心的被套及以粉色為主調的室內小飾物,煞是喜氣。女兒很運氣,靠多寫一篇文章,申請到了這種宿舍,四人一單元。內有三臥室;一大二小還有一廚一衛。大間二人,小間一人。女兒有一小間,可以享受自己的小空間了。高高的二十幾層的宿舍樓,隔窗望去是賓大頗具實力在美前五名的醫學院及研究中心。單元內廚房和浴室是四人兼用的,廚房內冰箱和烤爐都有,隻要自帶一微波爐。四人共用的小客廳連著廚房,學校提供了餐桌椅,還有一沙發和一小靠椅。隔著單元走廊即是每層都設的洗衣房,內有三套洗衣及烘幹機,免費使用。從洗衣房隔窗望去即是高樓橉立的費城市中心。好一個城市剪影。看到女兒的生活環境,著實讓我們放心了不少。用我們過去上大學的標準,這些孩子真可謂養尊處優了。此時的我們隻希望新環境能給孩子帶來家的溫暖。

校園
賓大的校園與中西部的公立大學比不算大。校園座落在費城西邊,沿Schuylkill河沿岸,縱橫南北東西幾條主要馬路即是校園。校園南部沿河即是龐大的醫療機構,接著南和西部是宿舍區,校園內的主要步行線Locus Walk 經過Franklin 銅像及草坪,東西橫穿校園。這裏是學生從生活區到主校區走得較多的路。參天大樹下,路旁有著名的Warton學院及它專屬圖書館,還有學生餐廳,一些俱樂部等。天氣好時,遇上學校特別日子,這裏有許多學生組織擺攤,為他們的俱樂部作宣傳。記得去年春天來看學校時,一縷溫暖的春光散在此路上,給我們這些剛翻過仍在飄雪的阿巴拉契亞山的人帶來了一絲溫暖,留下了很深很美的記憶。女兒最終選擇此校,也許這條路的魅力多少吸引了她。
學校教學區圍著主草坪多為十九世紀古典建築,外型顏色各異。較外圍點是較現代建築樓群。給人感覺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且與時俱進的學府。

活動
搬入宿舍第二天,學校為新生及其家庭安排了一天的活動。早晨在主校樓辦理登記。新生拿到他們的學生卡,父母親們拿到一張暫時學卡。大約10點,在學校禮堂,由校方三位代表給家長講述學校的安全措施,學生的心理健康等多數家長關心的問題;中午是冷餐會;下午2點校長在主草坪致歡迎辭,其間提供水果和小點心;活動
搬入宿舍第二天,學校為新生及其家庭安排了一天的活動。早晨在主校樓辦理登記。新生拿到他們的學生卡,父母親們拿到一張暫時學卡。大約10點,在學校禮堂,由校方三位代表給家長講述學校的安全措施,學生的心理健康等多數家長關心的問題;中午是冷餐會;下午2點校長在主草坪致歡迎辭,其間提供水果和小點心;然後是各學院院長招集歡迎會。女兒選擇的專業屬工程學院,此學院的建築是較現代的。在工程樓的庭院裏,擺放著豐盛的食物,有中國、日本、中東的飯食,也還有素食。稍休片刻,工學院院長致了賀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工學院申請人增加了30%,春季的入學率僅是3%。噢,好難那!近5點學校舉辦了歡送會,歡送父母家人離校。
賓大的迎新生活動,多數是把學生和家人分開的。家長的活動隻有一天,孩子們的活動一直持續一周。有在市博物館舉行的大型晚會,校長辭詞的午餐會,各個俱樂部及宿舍樓舉行的活動,及正式上課前一晚的開學典禮。活動一般從中午開始至深夜,新生入學的第一周免費餐飲。
由於活動繁多,多至深夜,因此早晨的校園異常寂靜。周圍的店輔,餐館都息營。下午開始人們走動起來,到了晚間人聲鼎沸。想來學校這樣安排由它的初衷,大概想讓這些剛離家的孩子,在歌舞生平中多交朋友,在忙碌疲憊中速速睡去,快速適應新環境,漸淡思家之情。

學生
賓大是個國際性綜合學府。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亞裔學生居多占百分之二十以上。黑人學生潦潦無幾。信步校園,觀學生眾相。有趣的發現是新生和老生的共性和區別。共性是無論老生新生,在這裏看不到雞冠頭,紅顏綠色的頭,奇裝異服,吊爾郎當的人群。區別是這些剛離家的新生大多稚氣未脫,他們的目光裏充滿了好奇,東張西望,有時帶有點倀恍,可情緒高漲。有些孩子估作成熟大人狀,主動與人握手自我介紹。舉止間多些誇張,煞是可笑。不過也是可喜可賀,這些孩子至少已作好心理準備,自認已長大迎接新的世界。也有些新生一看就知還摸不著頭腦,多半跟隨著朋友或家人,這些孩子不乏可愛。不管怎樣,新生多少帶點傻氣。因此我和老公戲稱新生是"呆傻”。老生一看就不同。在校園裏也有一些早來的高年級孩子,他們三三倆倆徒步在校園裏,舉手投足間多了幾分從容和淡定,那種幾經世麵姿態。看著這些老生,想著稚氣的女兒經過一年的獨立生活也會成熟起來吧。

告別
為了多與女兒待些時間,參加完校安排的活動後,我們多待了一天。這樣也可幫女兒添補點東西。星期六大早,我和老公來到中國城,專買了女兒愛吃的整隻烤鴨和一盒月餅,還有些油鹽醬醋米等日用品。不指望她會有規律地作飯。可偶然地作些簡單炒飯炒菜予以解饞還是可能的。何況女兒走前跟我學做了幾樣菜,像炒四季豆啥,她也能炒出翠綠生熟剛好的四季豆。還有蛋炒飯,荷包蛋,蕃茄炒雞蛋,紫菜湯等家常菜。我想女兒在想家裏的飯食時她可以自己動手作些,也可招待同學。
星期日大早趕路前,電話喊醒了女兒,在校園裏找到唯一一家營業的早餐店,與女兒一起吃了早飯。順便再給她買了一箱瓶裝水和茶葉及零食。飯間我再也刹不住眼淚,滾滾而下。眼前十七歲的女兒在我眼裏僅是那剛出生的瞬間模樣。是呀,女兒在我眼裏從未長大。多少次告訴自己,孩子大了,翅膀僅管還未硬,可已經長全,應該讓她去大世界飛一飛了,翅膀隻有在經曆了風雨才能長硬,可理智歸理智,情感的閘門無法控製。女兒小小年紀,比我堅強得多,緊緊擁抱中,女兒強忍著淚對我說:媽媽你走吧,趕快走,不然再也走不了了。老公開動了車,女兒抹著淚轉身離去。望著女兒的背景,我的思緒一片空白,心似停滯了。此時的麵包車已空空如也。我們把女兒的行李留下了,把女兒留下了,把我們的心留下了,伴隨我們的是無盡的思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