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中還不懂Landscape scores。 Stanley 的確非常優秀,但因他在歌喉高中裏隻有TOP 9%,所以他的Landscape score 並不高。我昨天貼了那個被MIT錄取的小中女,SAT隻有1510,沒有大獎, 但你讀一讀下麵她的profile,就知道Landscape score 會很高。
IVY 和UC錄取中最關鍵的就是landscape scope. UC作為公立大學,要保證貧困學區的孩子有同等的機會, IVY也要保證RURAL地區的孩子有機會上名校。
錄取規則就是這樣的,歌喉高中的家長肯定不滿意,所以說大學錄取,一半是個人努力,一半是家長選擇。
===============
UC很看重學業,這也是大家談的最多的,說起學業,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多學AP課,比高weighed GPA,加上各種O,也就有了歌喉高中重災區一說。但是academic achievement就是上好高中得高分+競賽嗎?其實華人家長的想法和UC的想法是有偏差的。看看Berkeley和UCLA是怎麽評估academic的:
All achievements, both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are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the applicant and how fully the applicant has taken advantage of those opportunities.
這段話裏要特別注意的local context,就是要根據每個高中的具體條件以不同標準評估裏麵的孩子,這也是近年top UC錄取一個很強調的地方。那UC怎麽評估各個高中呢?有以下幾個方麵:
Landscape scores:這是college board根據Census data搞出來的給全國每個高中和社區評分,按照這個高中學生家庭的經濟情況排,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學生家庭平均收入,free lunch百分比,10年級退學率,畢業率等等,分數從0到100,越貧困差勁的高中評分越高,越富裕的越低,比如South Central LA hood裏的學校會有80-90分,而頂級絲糕或者富裕學區是單位數字,趨於0. 具體每個高中是多少分是不公開的,幾乎沒有人知道。
現在美國至少有200多大學在錄取時用這個landscape score,包括Ivy和top高校。這個分數怎麽用由各個高校自行決定。可以想象,如果AO打開一個學生的file,第一頁看到的就是這個資訊,那對後麵讀到的東西是有很大影響的。比如一個孩子是從富裕的絲糕來的,那立刻就會覺得這孩子一定非常“privileged”,環境學術條件一定特別好,再看後麵的分數和活動時就會提高要求,既然這麽privilege了,那GPA 高是理所應該的,到不了這個水平就是個懶惰慣壞了的學生。所以AO先看到這個landscape就相當於被戴上了一個有色眼鏡,對不同高中的人評估標準就非常不一樣。
2. 很多高中都會給大學送一個本校的academic profile,裏麵有學生種族組成,free lunch,學校開多少門AP課,IB課,每年多少學生上多少AP課,AP考試平均分,最難的數學課和STEM課是什麽等等。這個應該是公開的,我們康嫂就給我們寄過一份。
3. 每個UC校區有上麵3-5年各個高中申請和被錄取本校的學生的統計:平均GPA(UW和W),平均多少AP課,平均AP考分等等。你必須達到或超過上麵幾年的平均分才能被認為是academic夠格。
每個學生的課程考試情況要在上麵3個大框架下被評估,來認定academic強弱。所以都是相對的。下麵我列出幾個假想的孩子的學業情況,大家可以當一下紫檀AO。
娃A:
他來自於最差區的高中,landscape score 91,家庭平均收入4萬,free lunch 90%,畢業率低於30%,學 校一共隻開過1門AP,AP Cal AB,還不是每年都開課。本校學生上的AP課門數:0. 沒人考過AP,最難的Science課,biology。沒有物理化學。以前上UC的零星的本校生平均UWGPA 3.8。學校不weigh GPA,不rank。
娃A UWGPA:4.0;上了學校最難的STEM課,AP cal AB,AP考試3分,另外在外麵CC上過4門課(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類)。他在PIQ中寫道,本來他那年學校是不打算開AP課的,因為覺得沒有人來上,是他和幾個想學的同學一起去說服校長和老師來開這門課的,等學校同意開課時已經10月底了,他們少了2個月,學不完,所以AP考試分數不夠好。
娃 B:
普通大公高,Landscape 35,平均收入8萬,free lunch30%,學校開20門AP,最難的課AP Cal BC,AP Physics C。UC申請人平均UW GPA3.8,平均上6門AP課,平均AP考分2-3分。不算WGPA,不rank。
娃B UWGPA 4.0,9門AP,包括Cal BC和Physics C,AP考分4-5。在CC上1門語言課。
娃C:
歌喉公高,Landscape 10,平均收入24萬,no free lunch,學校開32門AP課14門IB,平均AP考分3-4分,最難的課:linear algebra;AP Physics C;UC申請人平均UWGPA3.9;WGPA 4.4;AP 16門,考分4-5分。平均在CC上4門課。
娃C:UWGPA 3.85; WGPA4.3, 13門AP,最難課:APcal BC;AP physics C。AP考分4-5分。
娃D:
頂尖絲糕,landscape 4,平均收入40萬,學校開8門AP,號稱學校所有的課都是大學水平,AP以語言類為主。最難的STEM:linear algebra;organic chem。UC申請人平均UW GPA 3.85,平均上4門AP課,自考7-8門,分數4-5. 沒有grade inflation,不具體rank(分10 groups)
娃D:UW GPA 3.75;3門AP,自考5門,5分,最難課:multivariable cal,AP Chem。屬top group 2。
上麵4人,如果按UC規則評估打分,academic 1 - 3: 1是弱, 2一般,3是最強,你們會給4個娃打多少分呢?
請注意這裏不是要討論這種評估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公平,而是想要大家按照UC的條件走過一遍這個過程,從中能夠更好的理解UC的學業評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