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之南是家鄉(一) 儒醫史話

來源: violetlemon 2015-07-05 19:08: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518 bytes)
彩雲之南是家鄉
 
      
   
       彩雲之南是母親的家,也就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故鄉老家。

       與雲南緣起於40年前秦嶺深處雲遮霧繞的仰天窩,隊長拿著一個小玻璃瓶來到知青點,囑咐歸家探親的我幫他捎上一瓶“雲南白藥”,第一次“重點關注”到雲南那個遙遠的地方和白藥的名字。 再次邂逅雲南白藥是招工到秦嶺三線單位的青工培訓隊,手背劃傷後感染膿腫,前去職工醫院換藥,護士刀、剪齊上,切口消毒、填埋藥紗,疼痛令我臨陣脫逃,碰上頂頭上司吳隊長,他領著我沿著山路七拐八彎來到“躍進橋”下的田埂邊,對正在犁田的農夫晏郎中打著招呼,農夫放下鏵犁,甩幹手上的泥水,從衣袋裏掏出一個似曾相識的小藥瓶,將一抹白藥粉倒我

 

的傷口上,就算治療完畢?心中嘀咕著唯恐赤腳醫生的土藥會貽誤傷情, 隔日醒來,手背上的傷口輕鬆了許多,隨之日漸好轉,待二次找晏郎中換藥時,認出了“雲南白藥”小藥瓶,一周餘傷口徹底痊愈。生長在遠離鄉村的城市裏,接受現代西學教育的我,兩次邂逅雲南白藥,見識了中醫藥的神奇療效,信服了偏方治大病的傳說。



       第三次遭遇雲南白藥,便與之有了終生的不解之緣。1980年代,嫁與人妻,隨夫邁入了婆母與白藥糾葛近百年的家族曆史,聆聽著她娓娓道來的白藥傳說。家裏櫥櫃上塵封著老家捎來的裝滿白藥粉的瓶瓶罐罐,似乎在靜靜地述說著彩雲之南母親故鄉的白藥故事......

一、多彩春城飽覽邊陲風情 

八月,飛離流金似火的關中秦川,走出昆明機場,涼風香氣從四麵八方襲來,溽熱煎熬中的心扉立刻舒爽安寧下來,滿眼婷婷嫋嫋的芭蕉、棕櫚在風中盡情搖擺,施展著南國美人的婀娜多姿、萬種風情。穿過藝術學院舅舅家大院,甜潤沁脾的氤氳香氣將我們團團圍裹,“緬桂花開十裏香......”的歌聲旋繞在聲樂係飛簷翹壁的房梁間,餘音邈邈。途經舞蹈係排練大廳,參加西雙版納潑水節演出的藝術團學生們,身著美麗的金孔雀服隨著蘆笛聲聲,翩翩起舞。走進了宿舍大院,左鄰窗下飄出葫蘆絲的悠揚婉轉,右舍門扉傳出鋼琴叮咚的行雲流水,一路上琴瑟和鳴將我們送進了小舅舅的家門,屋裏已是飯菜飄香。稍事打理,小舅媽將我們招呼到餐桌旁,雲南的汽鍋雞香氣撲鼻;炒餌塊,雞樅菌、引逗得我們垂涎三尺,我們大快朵頤著姥家的美味佳肴,餐廳窗外豔陽高照,流雲滿天,我顧盼著空調、電扇的蹤影,小舅媽笑問要何方來風,於是,敞開東窗,東風立馬浩蕩起來,推開西窗,紫氣俏然氤氳襲來...... 四野吹來舒爽的清風,使得“春城”昆明,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瓜果飄香,春意盎然。飯畢,心兒禁不住窗外五彩世界的誘惑,急於奔向那鳥語花香的世界,小舅媽吩咐帶上雨傘,我詫異中堅拒,眼前陽光靚麗,碧空如洗,何來雲雨?出得院門,滿眼的亞熱帶風光盡收眼底,枝杆挺拔,綠葉繁茂的桉樹林下,竹樓瓦舍前三、五個村民倚著竹籬抱著足有半人高的竹製水煙筒,忘情地“咕咕”地吞雲吐霧,田野裏遍植著金色的煙草和成片的蔗林,步入市區中心廣場,記錄著邊陲名城曆史滄桑的金馬碧雞坊在雲貴高原豔麗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東坊金馬,西坊碧雞,兩座門樓式木結構牌坊飛簷翹角,勢欲騰飛。始建於明代宣德年間,曆經焚毀重建,而今,矗立在遊人如織的廣場上,映射出生機勃勃的昆明城金馬鍾秀、碧雞呈祥。





 我們隨意在昆明的街巷中遊逛,納涼在傣家風韻的竹樓涼亭,伴隨著葫蘆絲的悠揚旋律,愜意地品味著水果沙拉拚盤和木瓜冰粉甘甜冰爽,街邊頭戴鬥笠的商販售賣越南小卷粉的吆喝誘惑了我的味蕾,兩角錢一張的小卷粉蘸著酸辣開胃的汁水吃得痛快淋漓,忽而頭上飄過一片灰雲,就開始揚揚灑灑落下雨點,少頃,變做傾盆大雨傾瀉而來,我們躲在街道邊寬大的廊柱屋簷下避雨,主人從西式的門廊間招呼著我們,遂入得間有紅木立柱 古色古香的寬敞廳堂,紅木根雕的巨大茶盤上,雲南的普洱茶,正湯色紅潤,醇香四溢,等待著知音品茗,啜飲著香茗,等待著雨歇,隔窗看雨中街景,過路的雲南人民個個從容不迫地掏出雨傘,泰然自若地走到街對麵陽光靚麗的晴朗世界,見識了“這邊下雨那邊曬”的雲南一怪,也領教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諄諄教誨,已是午後黃昏時光,高原黃昏的紫外線照耀得眼前的五彩世界更加絢爛多姿,辭別茶肆出得門廊,回首張望才發現身後是一座古老的法式建築。坐擁西南邊陲的三迤大地,擁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和複雜多樣的地質地貌,回首度步的無名小街,一眼望過去便有那傣家的風韻、法式的浪漫、東南亞的多姿多彩盡收眼底,難怪母親有講不完,述不盡的故鄉傳說。

二、五百裏滇池數不盡儒醫先祖抗日史話





翌日淩晨,小舅舅放下琴弓教鞭,帶領我們尋宗之旅,祭拜西山上“國家特許保留地”——曾氏先祖墓園。

亮麗的陽光將視線內的萬物盡數鍍上了一層金輝,濕潤的清涼空氣直撲胸臆,一路向西南進發,彩雲在天上遊走,花潮在身邊湧動,思緒跟隨著雲卷雲舒散漫遊弋,不經意間已到了煙波浩淼的滇池西岸——大觀園。進園西行,怪石嶙峋的彩雲崖畔,雄踞著一座巍峨的三層方樓,描金彩繪,富麗堂皇,這就是始建於康熙年間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大觀樓,臨水一麵門柱兩側的百年“古今第一長聯”與塔樓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登上高樓,憑欄遠眺,清朝名士孫髯翁的長聯意境奔湧而來“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 ... 茫茫空闊無邊”水岸之上西山綿延逶迤“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青山環繞間“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看眼前滇池水天一色,碧波萬頃,環顧山風鼓蕩的樓台,影影綽綽中似有那仙風道骨之老者臨風遠眺,長裾飄舞,仰天放歌,兩百年間這回腸蕩氣的千古絕唱縹緲縈回在樓台回廊間從未停歇,餘音渺渺撒向波光豔影的滇池萬頃波濤......

     前行的路將我喚回豔陽高照的多彩人間,登上白色遊船,踏浪前行,奔向母親魂縈夢繞的海埂家園。一路上浪拍船舷,輕搖慢擺;鷗鳥追逐,傾情訴說......。恍惚間回到了如夢如幻的海埂家園——望雲島。母親魂靈中的海埂是碧波萬頃的滇池明珠涵養出的一串翠玉彩鏈,是她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家園。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外公曾澤生,自幼飽讀詩書,耳濡目染家傳中醫藥名醫的熏陶,酷愛醫學,甚喜郊野植物、研究滇南本草,博取民間膏丹丸散,配置出“白藥精”“曾澤生氏白藥”,廣濟眾生,並創立了“公生大藥房”由於白藥的神奇療效,很快就蜚聲海內外。1931年外公購買了海埂一大段荒灘沙埂,廣植樹木,填沙砌石,修築起漫漫長堤,營建起了別墅院落,門楣上外公親筆題寫——望雲島,意蘊那迎麵可見、漂浮在西山祖墓上的朵朵雲彩,寄托著望雲思親的繾綣情懷。母親夢中的海埂:一方是碧綠的“草海”,波光蕩漾中的衍衍美草在清澈見底的淺浪中柔媚的恣意招搖,堤埂院壩上精挑細研的各色“白藥”藥材在純淨如洗的陽光中涼曬、炮製。管家會告狀的鸚哥“嬤,小寶打我,小寶打我”的嘹亮嘵舌在院壩中飄蕩,童年時的母親與管家的兒子小寶,玩耍追逐,不慎被木門砸中,整個下嘴唇皮肉撕裂,她父親曾澤生就是用“白藥”衍敷,不到一月傷口就痊愈得未落一絲‘毀容’痕跡”。這就是母親喃喃細語中有關“雲南白藥”的童話世界場景。日寇鐵蹄踏破朗朗乾坤、隆隆炮響,炸碎了母親風清雲白的童話世界,抗戰時期,昆明做為抗戰的大後方,集聚了大量後撤的機關院校和軍隊,尖利的防空警報劃破了滇池浩淼的碧波,日寇轟炸過後,整個昆明城,狼煙四起,屍橫遍野,生靈塗炭,母親時任抗日軍官的三哥和三嬸,如花的生命隕滅在日寇的炮火中,兩月之後,母親在“武漢大學”讀書的二哥也不幸罹難在日本鬼子對武漢的狂轟濫炸中,悲憤不已的曾澤生老父親在流火的七月到武漢為年輕的魂靈盛大超度,控訴戰爭罪惡,抗議日寇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二哥的靈柩被老人運回了故土昆明,與三哥同葬在望雲島迎麵的西山祖墓—— 一個能看見海埂家園的地方。國仇家恨激起了老人用“白藥”為抗戰貢獻力量的決心,母親說:“轟炸中負傷的軍民急劇增加,而對硬傷的治療,雲南白藥有著奇效,需求量極大。海埂製藥基地的燈火,日夜不停,緊急生產出一箱箱的白藥與“草海”的堤岸綿延伸展,在將士們出征的前夜,外公毅然捐獻五萬瓶白藥,送給抗日將士,慰傷療痛,鼓舞士氣。外公的抗日壯舉,轟動雲南各界,受到抗日軍民交口稱讚。蔣介石和薛嶽派了陳姓秘書長帶著一個軍樂隊,敲鑼打鼓,給公生大藥房贈送兩塊彩緞裝飾的金色黑字大牌匾,掛在公生大藥房正堂上,上書“良藥功深”蔣中正贈,“軍中至寶”薛嶽贈,用以獎掖外公的抗日壯舉,一時間被傳為佳話,載入抗戰的曆史史冊。思緒沉浸在母親曾經娓娓道來的曆史煙雲中的海埂故園,不知不覺已靠攏了海埂的堤岸,而今母親的家園——望雲島已被辟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地——海埂公園。島上綠樹成蔭,遮天蔽日;遊人如織,歡聲笑語蕩漾在如潮的花海中。跟隨著小舅舅繾綣徘徊的步履,仿佛重返到母親老相冊上那些泛黃的黑白影像世界裏,曾經的海埂別墅櫛風沐雨半個多世紀,而今依然屹立在樹影婆娑中,站在被改造成辦公用房小樓前,對著冰冷沉默的一扇扇窗戶,小舅舅為我們一一指認著他及外公、母親曾經呼吸、笑談和生長過的房間、院落。環顧周遭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小舅舅深情地撫摸著感受著外公的氣息,回憶著外公親手載種這些樹苗時的情景,沉思良久,滇池的海麵上突然吹過一陣清風,蓊鬱的大樹枝條隨風擺動,樹稍間不絕如縷的嘩嘩聲響,仿佛先祖魂靈有知,前來與子孫家人們團聚在曾經的家園,傾情訴說著“望雲島”的前塵往事......站在望雲思親的故園門前,回眸長雲漫卷之下,碧海萬頃岸畔,狀如青絲垂海睡美人一般的連綿西山,似有那繾綣情愫向我們召喚,牽拉著我們辭別故園的腳步,跟隨著小舅舅走過了一草一木總關情的海埂故園——望雲島,踏上西山祭祖之行。









旅遊勝景的西山森林公園,峰巒起伏,林木蒼翠;鮮花盛開,百鳥爭鳴,順著林蔭匝地、不見天日的山路前行,經過一片緩坡時,終生與琴弓音樂相伴的小舅舅將我們帶進了一方鬆柏森森的琴狀墓地,這裏長眠著《義勇軍進行曲》後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作者——音樂家聶耳。作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政治生涯”的啟蒙課是從戴上紅領巾唱著人民音樂家聶耳創作的歌曲開始的,人到中年卻在尋宗路上不期而遇,頗為意外,我們虔敬地走過象征著七個音節的七個花台,漫步在琴盤為主體,墓穴做琴頸的音樂墓園,似有那如歌的行板伴隨著長雲清風環繞在聶耳雕像四周,輕歌慢語。我們默然肅立,憑吊著這位生於昆明,英年早逝的音樂才子,祈願西山的青山秀水護佑魂歸故裏的魂靈靜靜安息......







 
       循著山路拾級而上,來到了茂林修竹掩映深處,山腰間三清閣古刹 殿宇恢弘,肅穆莊嚴,小舅舅引領我們來到殿內一塊立於1947年的布施碑前,從斑駁的字跡中細細辨識著輯錄外公曾澤生捐獻土地,樂善好施義舉的稱頌......我們循著記錄著外公足跡的多彩雲南的土地前行,盤向山頂的路愈發狹窄、陡峭,順著人工開鑿的石刻通道穿崖鑽洞,螺旋宛轉攀上西山之巔的斷崖終極,方寸之地築有達天閣石坊,立於祥雲繚繞,仙鶴欲飛的龍門中,下臨萬丈深淵,大有驚心動魄之勢,稍事安神靜氣,回眸瞬間,整個魂靈立刻被融化進了長天湛藍,絲雲萬裏之中,放眼望去,五百裏滇池煙波浩渺,雲蒸霞蔚,湖麵若一幅無垠飄動的綠色錦緞,點綴著帆影點點,鷗鳥翻飛,此時此刻思接廣遠,心曠神怡,大有“我欲乘風歸去,...高處不勝寒”的念想......小舅舅記掛著出行的使命,喚醒了沉醉迷幻在瓊樓玉宇中的我們,轉道通往小石林的幽靜山路,奔向祖先們安魂的墓園,一路上樹木繁盛,密不透風,常有那古藤倒懸,荊棘阻路,我們跟隨著小舅舅披荊斬棘,穿過犬牙交錯的小石林,攀上一座青翠的山巒,眼前豁然開朗,平緩開闊的峰巒之上,綠草茵茵,小路的盡頭,鬆柏森森之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座青石墓碑,那裏長眠著殞命在日寇炮火中的哥、嫂們的魂靈,墓碑下方鐫刻著一排排耳熟能詳的曾氏家族名字,上行數步,芳草萋萋,樹木葳蕤,祖先高大的陵墓肅立在麵向滇池海埂方向,伴著高天流雲,靜靜地、靜靜地遙望著故園家鄉..... 我們恭敬地祭拜留給多彩雲南濃墨重彩的偉大的先人—— 一代儒醫曾澤生!佇立在祖輩墓前,回望滇池海埂,曆經百年滄桑的故園——望雲島遙遙相望。生於斯 長於斯的先人們安息吧!

回到小舅舅家門,已是落霞繽紛、緬桂吐蕊絢爛芬芳的暮色時分,正逢登門討藥的布衣老者離去,留下的一簍豔麗鮮花,浸潤得滿屋生香,彌漫芬芳......
 
 
 

所有跟帖: 

文字美,故事美, 這個係列是尋找往日的回憶。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6/2015 postreply 14:59:47

謝謝,雲南的故事永遠說不完 -violetlemon- 給 violetlem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3/2015 postreply 06:38:06

看到這些熟悉的景物好親切!老鄉,握握手 -雪花飄- 給 雪花飄 發送悄悄話 雪花飄 的博客首頁 (226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20:09:19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