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親情——邂逅在曆史的天空下

來源: violetlemon 2014-11-24 18:58: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843 bytes)
血脈親情——邂逅在曆史的天空下
 
一、沅江岸邊是故鄉

女兒自出生落地就按照中國人千百年的習俗, 姓氏、籍貫都隨了夫君,成了湖南常德人氏,而常德這個千百次提及的故鄉,之於生長在秦地的父女倆也隻能算是一個地理名詞罷了,由於1957年早歿的父親是湖南常德人氏的緣由,才將子子孫孫們的目光不斷牽引到了湖南常德這座頗有曆史淵源的小城。



       夫君也曾公幹途經湖南,隻是作為一個訪客匆匆而過,身邊呢喃的湘語讓他依稀想起了幼年時奶奶喚他“細崽”的鄉音,這是能與湖南聯係起的唯一的記憶。聽母親講:父親陳貴修青年時期就離家讀書,金陵女大畢業的母親與清華大學經濟係畢業的父親解放前夕分別從海外回歸祖國,在上海建立了幸福甜蜜的小家庭,
1952年在新中國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下,父母懷抱著呀呀學語的幼兒,暢想著騎駱駝看“大漠落日圓”的浪漫情懷,告別洋樓別墅的大上海,來到了馬路不平、電燈不明的大西北。父親立刻投身到了百廢待興的西北金融業,由於水土不服而染病,在上海公幹時不幸英年早逝,但與他短暫生命有過際遇的人們還會提起他的才華橫溢、溫文爾雅。常德老家是一個隨著父親早年遠行而去堙沒在曆史塵埃中久遠的過去,2005年八旬的母親過世之後,隻有沉睡在父母老相冊上那些泛黃的場景和不能言說的影像中,我們還能讀到風華正茂的父母親們定格了的青春歲月。湖南之於我們是一個遺失了的故鄉,常德更是一個親情散失,無法找尋深埋心底時時隱隱作響的“故鄉老家”。但曆史和血脈之源卻在冥冥之中執著地牽拉著,不肯停歇,源遠流長……



 
       在一個初夏舒爽的午後,一連串的手機鳴叫,喚醒了沉睡半個多世紀的曠世鄉情,“我是大姐,我找小小”,我詫異:夫君家清一色的“光葫蘆”兄弟,何來大姐?“我姓陳,湖南常德的”,茫然中,大腦急遽搜索著,“我是辭修大伯的女兒侃利大姐姐”,我想起了老相冊中那張大姐姐帶著幼年的夫君在西安照相館的老照片,那是唯一一張我們所知的與湖南老家有牽連的照片,是半個世紀前父親過世後,大姐姐隨部隊轉防的姐夫在秦地兩年時奉大伯之命找到幼年的夫君拍攝的,當時還商議著將陳家的骨血帶回老家的事,被母親堅拒後,換防後的大姐就中斷了通往老家的所有線索。

        大姐來了,從湖南常德老家輾轉反側找到我們,已是漫漫人生近60年的光陰,兩鬢斑白的我們,圍坐在老相冊前,那些沉睡的老照片上不能言語的影像在大姐的一一指認下,一個個地活泛了起來,有少年時期的父親在長沙鬧學潮的影像、那張穿著小花裙子的小姑娘就是父親考上從北京遷徙而過的清華大學臨行時賣給侄女大姐姐的、那張是父親隨校離家時登上沅江碼頭渡輪時叔伯們送行時的身影……

        我們全家在大姐姐的牽引下,重返父親的故裏,在長沙火車站,女兒和夫君為廣場上的雕塑爭論不休,父親說:那是火炬,湖南是一代偉人們的誕生地。女兒說:是紅辣椒,因為湖南人怕不辣。



       從長沙的大街小巷、車水馬龍中呼啦啦地一下子湧出了一群群的七大姑八大姨來,團聚的盛宴,繁忙的認親,恍惚中似乎隨著生於斯長於斯的父親從未離開過這裏的父老鄉親,在沅江環繞的常德小城,曾經是家園的靜寂雨巷中視乎閃過了父親身著長衫,撐著油紙傘匆匆求學的身影。看著從湘西浩浩蕩蕩流向湘江的沅江水,想起了鳳凰城浪遊時在沈從文老先生故居買下的傳記中,沈老也是乘著裝滿桐油山貨的木帆船順著沅江一路走來,在商賈雲集的常德碼頭,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今所幸還保留了一座渡船碼頭,方便常德市內居民的往來交通,站在煙雨迷蒙的沅江碼頭,學子的父親,在抗戰的烽火硝煙中也是在此從容地登上了駛向未來人生的帆船乘風破浪而去……

       登上一元一張船票的機動渡輪上,感受到了半個世紀前青年學子的父親離鄉前的惆悵滿懷和一腔壯誌。
 
二、 彩雲之南我的家
2006年在秦地家中的一個初夏傍晚,遠在北京一個朋友的電話提醒我們觀看中央台10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正在播出的《白藥史話》的故事,將我們牽引到了彩雲之南母親的家鄉。


外公曾澤生先生
 
  鏡頭中小舅舅慢言細語講訴著白藥與曾氏家族的前世今生,蜚聲海內外的雲南白藥史冊上外公曾澤生極其創辦的“公生大藥房”被烙上濃墨重彩之筆。鏡頭推出了曾氏家族在海埂別墅前外公題寫的望雲島牌匾下的合影,青春年少的母親曾清華年正穿越曆史的塵埃笑靨如花地向我們走來,耳邊又想起了母親關於白藥和海埂的喃喃細語:碧綠的海埂滇池被叫做“草海”,波光蕩漾中的衍衍美草在清澈見底的淺浪中柔媚的恣意招搖,堤埂上精挑細研的各色“白藥”藥材在純淨如洗的陽光中涼曬、炮製……還有管家大嫂會告狀的鸚哥:“嬤,小寶打我,嬤,小寶打我“ 的聲聲婉轉。
日寇鐵蹄踏破朗朗乾坤、隆隆炮響,炸碎了母親風清雲白的童話世界,炮火狼煙的昆明,是母親記憶鏈條中最黑暗的生命段落, 抗戰時期,昆明做為抗戰的大後方,集聚了大量後撤的機關院校和軍隊,開辟了二戰史上聞名於世的東南亞抗戰物質運輸生命線,為中國抗擊日寇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赫赫有名飛虎隊與日寇長空鏖戰,將碧波萬頃的滇池上空染成無數個血色黃昏,日寇轟炸過後,整個昆明城,狼煙四起,屍橫遍野,生靈塗炭,母親新婚的二嬸和時任抗戰軍隊將領的二哥青春浪漫的如花生命隕滅在了日寇的炮火中,就讀於“武漢大學”的三哥,在日本鬼子對武漢軍民的狂轟濫炸中,亦不幸殞命。國仇家恨激起了曾澤生老人用“白藥”為抗戰貢獻力量的決心,母親說:“轟炸中負傷的軍民急劇增加,而對硬傷的治療,雲南白藥有著神奇療效,需求量極大。海埂製藥基地的燈火日夜不停,緊急生產出5萬瓶白藥,送到了出征的抗日將士手中,慰傷療痛,鼓舞士氣”。曾祖的抗日壯舉,轟動雲南各界,受到抗日軍民交口稱讚。蔣介石和薛嶽派了陳姓秘書長帶著一個軍樂隊,敲鑼打鼓,給公生大藥房贈送兩塊彩緞裝飾的金色黑字大牌匾,掛在公生大藥房,上書“良藥功深”蔣中正贈、“軍中至寶”薛嶽贈,用以獎掖曾祖的抗日壯舉,被載入了抗戰的曆史史冊。
我們曾隨同母親回雲南省親,曾氏傳人的小舅舅帶領我們穿過西山龍門,來到“小石林”曾氏家族墓地,拜謁了創造白藥神話的偉大先人曾澤生外公,不遠處並立著殞命在日寇炮火中的哥、嫂們的墓碑,暮然回首,漫雲飛渡下的滇池煙波浩渺,綿延宛轉的海埂堤岸隱隱可見,經曆百年風雲滄桑的家園——望雲島與這裏正演繹著一場綿綿無絕期的相互深情囑望……
 
三、親情在曆史的天空下會聚


今天,適逢抗日戰爭的硝煙烽火散去70餘年後,我們又一次回到了彩雲之南母親的家鄉,一步一回頭地重溫著母親講訴的充滿曆史傳奇故事的昆明街頭。電視上播映過的西南聯大的曆史片段叩動了我的記憶閘門:“西南聯大是與抗日戰爭相始終的戰時大學,在國難當頭的特殊曆史條件下,清華、北大、南開三校之精英,輾轉長沙,雲集西南重鎮——昆明,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知名學者,和眾多建國需要的傑出人才”。

曆史竟如此的機緣巧合,將長沙讀書的父親和創造雲南白藥的曾氏家族的母親串聯在硝煙彌漫的曆史天空下,我們查訪到了坐落在一二一大街上的雲南師範學院。校園裏靜謐安詳、書聲朗朗,在園區一隅,我們看到70年前就矗立在彩雲之下馮友蘭先生題寫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黑色校牌的門楣,書法遒勁、滄桑悲壯,穿行之下的莘莘學子們陽光健碩,歡聲笑語。悠然間,時空倒流,眼前幻化出了布衣長衫的父親們為點燃愛國、民主、科學之火光,喚起民族複興之希望,為抗擊日寇挽救國家之危亡而奔走呼號“剛毅堅卓”的身影,眼前橫陳著一間紅牆草頂的簡陋教室裏,雖書桌依舊,隻是人去屋空,但講台上“弦歌不輟,文化長存“的樂譜正唱響著悲壯激昂的抗日校歌,眼前走過的每一場景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的思緒回落到父母老相冊上連大姐姐都無法甄別的數十張老照片,不正是70年前的在校學生陳貴修父親拍下的聯大校舍嗎!

我們前行的腳步輕輕挪動,或許正踏上了當年聯大學子的父親們奔赴抗日前線的步履匆匆的足印,佇立在看著眼前聯大學子投筆從戎名錄的紀念碑前,長長的英名中能有幾人魂歸故裏。不遠處的“一二﹒一 ”學生愛國運動“四烈士墓”以及為爭民主、和平現身的李公樸、聞一多先生衣冠塚間糅雜陳,合二為一,站在這厚重的曆史天空下,是你們這些中華民族的熱血男兒自覺地秉承著中國著知識分子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情懷,中華民族才會生生不息從遠古走向未來……

步入展覽館內,豐富詳實的曆史文物、資料令我們目不暇接,心潮澎拜。我們沉浸在70年前沉重的曆史風雲中,細細瀏覽,解讀著厚重的曆史。當看到“一二.一”展館陳列室,1945年12月1日,昆明青年學生發起的反內戰、爭取民主的愛國運動,遭到國民黨當局殘暴鎮壓,死傷學生近百人,12月2日昆明各界約達15萬人,700多個團體為犧牲的四烈士舉行公祭,全國各地學生紛紛集會遊行聲援昆明學生的正義鬥爭。母親的老影集中數張風雲激蕩、挽聯煙火的黑白照片,在這裏一一得到了解讀。





       突然,我的目光又被眼前的一幀照片所吸引,“清華經濟係
46年的合影”後排右一不正是當年的聯大學子——父親陳貴修,正穿越70年的曆史烽煙,在向我們靜靜地微笑著,我們感喟著:與青年時期英姿勃勃的父親不期而遇竟流經了如此漫長的歲月,我們相互矚目著揮手作別。

不經意間,幾步之遙的牆麵上陳列的一張孫毓堂、鳳子與聞一多等四人合照跳進我的眼眸,思緒穿越到上世紀80年代初,家中收到了北京大學寄來的關於參加八寶山孫先生葬禮的唁電,母親講訴了國家一級研究員的孫毓堂姑爹的前世今生。遙想70年前在長雲漫卷的昆明街頭,學子的父親和身為教授的姑爹,還有那奔走呼號的一二一街頭宣傳隊員的母親,或許他們有過迎麵相遇,互致問候的人生際遇,之後又各自匆匆前行在人生路上,70年後的今天,窗外陽光普照,鳥語花香,館內空氣凝滯、靜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流逝,我們這些血脈子孫竟不期而遇在這濃情厚重的曆史展覽館的天空下。

      終於走完了父親母親的人生之路,一一解讀了父母老影集上那些不能言語的人和事,擱筆釋然……

所有跟帖: 

延綿不斷的血脈親情,豐富精彩的家史國情。謝謝分享。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4/2014 postreply 19:17:14

感謝你喜歡我的故事 -violetlemon- 給 violetlem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2/2014 postreply 06:56:26

每個家庭後麵都有獨特的經歷和故事。正是這些經歷造成了與眾不同的個體。 -Redfernbus- 給 Redfernbus 發送悄悄話 Redfernb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5/2014 postreply 05:51:55

謝謝分享。血濃於水,不論多久多遠都是相連的。 -看風景- 給 看風景 發送悄悄話 看風景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11/25/2014 postreply 09:43:16

隨意閱讀一篇文章,竟然讀到故鄉,好不親切,謝謝! -常思德- 給 常思德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6/2014 postreply 09:40:20

那咱們也算半個老鄉了 -violetlemon- 給 violetlem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2/2014 postreply 06:56:47

邂逅在曆史的天空下,經曆百年風雲的家園,厚重血脈子孫情濃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6/2014 postreply 12:43:48

請先登陸,再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