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迪爾
一、三界尖會師
1937年3月14日,傅秋濤率領的湘鄂贛省委、省軍區獨立團和方步舟率領的工農紅軍第16師在湖北通城與崇陽交界的三界尖一帶會師,在隨後召開的省委會議上,兩人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湘鄂贛省委書記傅秋濤
工農紅軍第16師是一支曆史悠久的部隊,其前身第16軍成立於1930年8月一打長沙後,在六年多的時間裏曾兩度瀕臨全軍覆滅,但又都頑強得堅持下來並浴血重生。同時該師也是目前自紅一方麵軍主力長征後唯一一個留在長江以南的正規番號師(另一個紅24師已於1935年春解體)。
在西安事變前夕,紅16師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遊擊,又發展到1000餘人,下轄第46、48兩個團又一個特務營,此時師長方步舟、政委明安樓、政治部主任方天寶、參謀長趙改中。方步舟在得知西安事變發生的消息後,認為紅16師再次發展壯大的機會來了,並寫信給傅秋濤,請他速來鄂東南遊擊根據地會師,共商大計。
譚啟龍與塗正坤
傅秋濤接到方步舟的來信,欣然決定前往會合,雖然省委其他幹部如劉玉堂(1955年少將)、譚啟龍(後曾任華野第七兵團政委)、塗正坤(1939年被頑軍殺害)等都認為時機未到,但傅秋濤還是以省委書記的身份強行拍板作了決定。然而,在會師途中,紅16師在通山梅田與黔軍新8師蔣在珍部一個團遭遇,受到了一定損失。
二、方步舟與傅秋濤之爭
方步舟與傅秋濤見麵後指出,有跡象表麵,國民黨軍在西安事變後將加強圍剿力度,建議大家還是繼續分散遊擊。傅秋濤對此自然很有意見:我立排眾議前來找你會合,結果你告訴我還是回去吧,這是在開玩笑嗎?隨後傅秋濤以梅田戰鬥指揮不利為由,在會上宣布撤銷方步舟師長職務,並開除其黨籍。
曾任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的鍾期光(左二)
撤銷職務,無可厚非,但開除黨籍,在時任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的鍾期光看來,有些“過火鬥爭”。其實方步舟和傅秋濤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1935年夏的麥市突圍期間,他們就曾為紅16師的突圍路線而產生過爭執,隻是彼時尚未犧牲的原紅16師師長徐彥剛也持與方步舟相同的意見,最後的結果便是方、徐、傅三人各帶一路突圍。
方步舟和傅秋濤之間既有不同點也有相同點,方步舟是學生出身,南昌起義前夕投奔國民革命軍第20軍賀龍部,傅秋濤則是雇工出身,打過豆腐、殺過豬,參與過平江撲城暴動,這樣比起來,傅秋濤在對敵鬥爭上更為堅決,這也導致他當首長後免不了具有一言堂的風格。相同點則是,兩人都曾長期從事地方工作,直到1933年以後才逐漸接觸軍事工作。
陳壽昌與徐彥剛
湘鄂贛蘇區自原先孔荷寵、林瑞笙那一批領導被撤換後,改由中央蘇區派來的陳壽昌和徐彥剛等執掌政、軍大權。但在1934年11月陳壽昌犧牲後,便形成了代理省委書記傅秋濤、省軍區司令嚴圖閣、紅16師師長徐彥剛和師政委方步舟這四巨頭共存的局麵。方步舟之所以會成為四巨頭之一,是因為紅16師是以他指揮的獨立3師7團為基礎重建,他本人在紅16師威信很大。
三、方步舟隻身叛逃
在三界尖會議上,傅秋濤宣布各地要繼續搞擴紅運動,猛烈擴大遊擊戰爭,同時開展批判方步舟的右傾主義和分散主義等“錯誤”。方步舟雖然被撤職,傅秋濤還是派了個警衛員監視他,但對他看管還不是很嚴,沒有料想到他之後會叛逃。
麥市突圍紀念碑
這時,發生了一件影響方步舟未來一生的事情,國民黨軍派一個紅白通吃的兩麵人員送來一封密信,大意是方步舟身懷六甲的妻子在梅田戰鬥中受傷並被俘,如果想要其受妥善醫治就請速來歸降。其實傅秋濤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在麥市突圍中他身懷六甲的妻子曾相娥也負傷無法行動,為了不連累丈夫和紅軍大部隊,這位烈女子硬是跳入河中投河自盡。
總之,這封信確實讓方步舟方寸大亂,幾天後,方步舟借口去看地形,帶著警衛員單獨外出,後趁其警衛員不備將其手槍奪下,並以此武器為掩護下山投敵。5天後,方步舟向駐紮在龍港的黔軍第121師猶國才部投降,並全盤托出了紅16師的內部情況及其未來可能的行軍撤退路線。國民黨軍對這一情報如獲至寶,立即組織了6支追剿隊,打算徹底全殲紅16師。
四渡赤水後被調來圍剿紅16師的黔軍121師長猶國才
獲悉方步舟投敵後,傅秋濤緊急任命馮育雲為紅16師代師長,這也是此君的名字第一次登上曆史舞台。在之前多年的遊擊戰爭中,馮育雲的名字從未出現過,也未能在湘鄂贛出身的各開國將帥的回憶錄中見到此人姓名,對筆者和對其他黨史研究者來說,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大的遺憾和謎團。
四、屢戰屢敗
1937年3月底,紅16師仍按原定計劃,擬經通城到平江,而後向西經渡過平江河回老根據地黃金洞,結果在經過至崇陽、通城交界地區時,遭到由國民黨軍第50師組成的第六追剿隊的截擊,傅秋濤等經激戰率部突出重圍,沒過多久又在到銅鼓虎拗再次遭到截擊,省軍區參謀長魏平也在突圍戰鬥中頭部中彈犧牲,最後紅16師僅剩200餘人回到黃金洞老根據地。
盡管遭此嚴重挫折,部隊減員80%以上,傅秋濤仍未認清形勢,回到黃金洞後又撥給紅16師300餘名新兵,並將省委書記一職交給塗正坤代理,他自己以湘鄂贛軍區政委的身份,與馮育雲、明安樓等帶著紅16師繼續出去遊擊,大有赤膊上陣決一死戰之勢,不過這種有一點力量就拉出來硬碰硬的急躁想法,隻會讓紅16師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國民黨軍第18師師長朱耀華,第50師長成光耀
4月13日,紅16師在銅鼓鄒家洞何家坦再次遭到國民黨軍第18師一部的伏擊,這個師正是那個曾在龍岡戰鬥中被紅一方麵軍全殲了兩個旅的那支敗戰之師,此時師長是當時僥幸沒有參戰的第54旅旅長朱耀華(1951年被處決)。在何家坦設伏的是第18師54旅108團3營,由於國民黨軍一個營滿編狀態下也就465人,若再減去傷病等缺額數目,此時該營的總兵力要稍少於紅16師。
4月13日下午13:20分,紅16師在楊家洞地區與3營7連遭遇,被當場捉去俘虜數名,傅秋濤聽到槍聲警報,立即命一部兵力在何家坦設防,其餘部隊猛攻7連陣地,結果遭到配屬該連的營屬重機槍排掃射,因傷亡較大被迫退回何家坦鄒家洞。3營代營長張森隨即命各連圍攻鄒家洞,紅16師在抵抗一小時後,傅秋濤判斷再戰不利,便留下一小部分兵力堅守何家坦,自己則率師主力強行分散突圍。
何家坦戰鬥遺址紀念碑
張森見紅16師主力潰散,便命各連尾隨追擊,俘虜紅軍戰士多名,之後再返回將何家坦的紅軍掩護部隊全部消滅。從戰果上來說,這次持續一個半小時的戰鬥應該算得上是傅秋濤指揮生涯上的一大汙點:紅16師有130餘人犧牲,110人被俘,被繳去步槍73支、手槍3支、輕機槍1挺、重機槍2挺和電話一部,而國民黨軍第108團3營卻隻有9人負傷,無一人陣亡!
五,紅16師四大主官們不同的結局
傅秋濤和馮育雲、明安樓等人突出重圍後,他決定離開部隊返回黃金洞,剩餘的近200人則交給馮育雲、明安樓繼續指揮。經過三個月的艱苦轉戰,1936年7月,四處碰壁的紅16師在高奉邊的華林山區迎來了該師的最後一戰,經激戰部隊完全潰散,曾任收編的廖海濤綠林武裝團政委的師參謀長趙改中,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贛北岷山紅軍烈士紀念碑
師長馮育雲和師政治部主任方天寶在戰鬥被俘,後經他們的老上級方步舟“開導”,在報上刊登了自首投敵聲明,一同成為可恥的叛徒,之後此二人的事跡就再不可查。一同被方步舟招撫的還有曾任紅16師特務營營長的湘鄂贛軍區參謀長張玉清,在5月15日傅秋濤署名刊登的《湘鄂贛軍區人民抗日紅軍》對外公告上,還曾印有他的名字,為此兩個月後傅秋濤被迫又重新發布了一份沒有張玉清署名的新公告。
原師政委明安樓再次從華林山戰鬥中成功突圍,這位多次在險惡環境下幸存下來的紅軍師政委,在1937年11月去勸說紅軍贛北遊擊隊下山時,因為身穿國民黨軍軍服,而被遊擊隊長劉為泗認為是叛徒,最終倒在了自己人的槍口下。
劉玉堂與吳詠湘
紅16師的曆任四大主官中,最後幸存到解放後的恰各有一名,他們分別是師長方步舟,擔任過師政委三個月的劉玉堂,麥市突圍後被解職的原師政治部主任鍾期光(1955年上將)及曾短暫代理師參謀長的吳詠湘(1955年少將)。當然與後三位解放軍高級幹部不同,當了叛徒的方步舟在幾起幾落後,在國民黨行將失敗的最後關頭前反戈一擊發動起義,做到了“1949年加入解放軍”,編入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22軍64師。
當時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司令員王建安和政委譚啟龍為難了,這個方步舟到底怎麽處理,一方麵他是起義有功人員,另一方麵他又是我軍著名叛徒。特別是譚啟龍,還和方步舟共事過。思來想去,兩個人想出一個高招,第7兵團不處理,直接送去給陳毅。陳毅專門召開了會議研究,最後做出結論:“將功折罪,既往不咎。”
建國後,方步舟曆任安徽省宣城農場副場長、南京市民政局副科長、青龍山農場生產科副科長兼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1990年逝世
。
我軍著名叛徒,1949年又加入解放軍,王建安不敢收,緊急送給陳毅
所有跟帖:
•
陳毅是個有雅量的人
-pangpangxiongxiong-
♀
(0 bytes)
()
04/13/2021 postreply
20:02:33
•
"跳入河中投河自盡": "跳入河中" 幾個字算畫蛇添足
-立竿見影-1-
♂
(0 bytes)
()
04/13/2021 postreply
20:39:17
•
這個人絕對不會是被記載的叛變經曆。否則絕不會被饒過還能有官做
-拾麥客-
♀
(0 bytes)
()
04/13/2021 postreply
2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