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市值正式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此裏程碑的公司,其增長速度和市場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周三,英偉達股價上漲約3%,至207.16美元,使其市值達到5.03萬億美元。
 
這一數字超越了其競爭對手AMD、Arm、ASML、博通、英特爾、拉姆研究、高通和台積電市值的總和,甚至超過了標普500指數中的公用事業、工業和消費必需品等整個行業的體量。
過去六個月裏,英偉達的股價上漲了約90%。其目前的體量,更是已經超過了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主要股指市值的總和。
英偉達的股價表現,已成為衡量這輪由AI驅動的巨大需求周期的關鍵“晴雨表”。此輪上漲的直接催化劑,來自於市場對其AI芯片持續強勁銷售的預期,以及關於其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的樂觀情緒。
火箭般的市值攀升之路
英偉達的市值增長軌跡堪稱驚人。
三年前,在生成式AI工具ChatGPT引爆市場之前,其市值約為4000億美元。
隨著ChatGPT的推出,市場對用於訓練和運行大語言模型的GPU需求激增。在ChatGPT發布後的幾個月內,英偉達市值便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隨後,其增長步伐不斷加速:
- 
	
2022年11月——4000億美元  - 
	
2023年5月——1萬億美元;
 - 
	
2024年2月——2萬億美元;
 - 
	
2024年6月——3萬億美元;
 - 
	
2025年7月——4萬億美元;
 - 
	
2025年10月——5萬億美元
 - 
	
英偉達令人矚目的增長速度超過了蘋果和微軟這兩大科技巨頭,後兩者在本周才首次收於4萬億美元市值之上。
需求與訂單的強力支撐
英偉達之所以能成為這輪AI交易的“核心”,根本原因在於其設計的GPU是驅動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的引擎。CFRA Research高級副總裁Angelo Zino表示:他們是整個AI交易的基石。強勁的需求直接體現在了訂單數據上。英偉達透露其去年發布的Blackwell芯片已出貨600萬片,另有1400萬片的訂單在手。黃仁勳在GTC大會上預測:公司預計在未來五個季度內,總銷售額將達到五千億美元。
Bernstein的分析師指出,黃仁勳的這一預測意味著,英偉達在2026日曆年的芯片銷售額將遠超3000億美元,而此前華爾街的普遍預期為2580億美元。
這種巨大的需求主要來自大型科技公司,它們正投入巨資建設運行AI模型所需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
泡沫”警告與高估值審視
然而,伴隨股價狂飆而來的是對潛在泡沫的擔憂。
一些投資者和行業分析師開始將當前AI股票的漲勢與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科技公司正投入數千億美元用於數據中心和芯片開發,並為此背負沉重債務,但目前產生的收入相對較小。
英偉達的估值水平也引發了市場的審視。根據數據,該公司股價約為其明年預期收益的33倍,而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約為24倍。Cumberland Advisors的聯合創始人David Kotok警告稱:如此“卓越的估值”為公司設定了極高的期望,隻有當利潤率和利潤繼續保持當前軌跡甚至變得更好時,它才是合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