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正在從一家電動車公司,蛻變成全球最大的 Physical AI 平台。
FSD(全自動駕駛)+ AI芯片超算構成了它的 AI 護城河,Tesla 是唯一能把硬件、軟件、數據和模型閉環整合的公司。隨著算法迭代和數據量持續增長,FSD 越來越接近 L4/L5 自動駕駛,一旦監管放行,Robotaxi 業務就可能成為新的現金牛。
Optimus 機器人是更大的未來選項。它正在快速迭代,從演示版已經進化到能走、能抓、能協作。如果量產成功,Optimus 可以進入製造、物流、服務業,甚至家庭。全球勞動力市場是數十萬億美元級別,如果 Tesla 能切下一小塊,市值有可能邁向十萬億美元。
Cathie Wood 給出的 2029 年 2600 美元目標價,幾乎完全基於 Robotaxi 和 FSD 收入,並沒有把機器人業務計入。這意味著機器人是“免費”的,一旦成功落地,估值空間可能直接翻倍。
xAI 也是關鍵因素。如果把 xAI 的多模態大模型和 Tesla 的真實世界數據結合,車輛和機器人會更智能,形成數據和能力的飛輪效應。那時,Tesla 會被重新定價,不再用車企的 PE,而是用 AI 平台的成長倍數來估。
短期催化劑已經在路上。11 月 5 日股東投票將確認馬斯克薪酬方案和戰略方向,掃清治理不確定性。這可能是年底股價突破 500 美元的直接觸發點。老馬一定會把他的一萬億報酬賺到手,哈哈
可能的時間線和市值路徑
2025 Q4:股東投票落地,年底股價有望收在 480-520 美元區間。
2026-2027:FSD 逐步跨過 L4/L5 階段,Robotaxi 小規模商業化,股價有望突破 1000 美元,Tesla 更像一家軟件公司。
2028-2029:Robotaxi 收入成為利潤支柱,ARK 的 2600 美元目標價可能實現,市值邁向 8-9 萬億美元。
2029+:Optimus 量產,AI 勞動力市場爆發,Tesla 可能成為首家十萬億級別企業。
風險依然存在:FSD 必須同時解決技術和監管問題,Robotaxi 推廣需公眾和政府認可,機器人量產需克服成本和安全挑戰,宏觀利率和競爭壓力也可能壓縮倍數。但如果這些障礙逐步被清除,Tesla 有機會成為現實世界的 AI 基礎設施,改變全球勞動力和出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