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接班人的職場秘籍:格雷格·阿貝爾如何從會計師成為接班人
2002年那個刺骨的下午,我擠在得梅因中美能源的董事會會議室,窗外風雪咆哮,室內空氣凝重得幾乎窒息。眾人為一個可能讓公司崩盤的風電項目爭得麵紅耳赤,喊聲震耳。就在這時,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站了起來——細框眼鏡、領帶歪斜、手裏攥著滿是潦草筆記的筆記本。他沒有高談闊論,隻用低沉而堅定的聲音拋出一連串數字、風險點和冷靜方案。爭吵戛然而止,會議室陷入死寂,最後全票通過。那個人,就是格雷格·阿貝爾,那個從會計師起步、後來成為沃倫·巴菲特接班人的男人。
快進到2025年5月3日,奧馬哈CHI健康中心的舞台,94歲的巴菲特蒼老卻從容地退場,阿貝爾接過伯克希爾·哈撒韋CEO的接力棒。一個價值1萬億美元的帝國,從此在他手中搏動。一個會計師,如何走到這一步?我花了幾十年觀察他,從加拿大的小會計到伯克希爾的王位繼承人,他的每一步都像一場生死攸關的博弈。以下是格雷格·阿貝爾的職場秘籍,一段關於低調、智慧、危機與風險的驚心動魄之旅。
1. humble起點:加拿大奠基
阿貝爾的故事始於1960年代的加拿大埃德蒙頓。他是律師父親和護士母親的兒子,家境平凡,卻對數字有種近乎執念的熱情。1980年代初,他在阿爾伯塔大學拿下會計學位,加入普華永道(PwC)。那時的他,坐在昏暗的米色隔間,熬夜核查賬目,咖啡杯邊堆著皺巴巴的草稿紙。一個前同事回憶:“他沉默寡言,但能從數據迷霧裏揪出隱患。”到1988年,29歲的他升為高級審計師,成了團隊裏的“隱秘衛士”。
1992年,30歲的阿貝爾接到中美能源的邀請——伯克希爾剛收購了這家得梅因公用事業公司。他拖著行李箱,帶著幾分不安,踏上美國土地,擔任財務經理。那一刻,他隻是個埋頭苦幹的數字人,卻埋下了一場傳奇的種子。
職場秘籍1:打好基礎。 阿貝爾證明,基礎紮實——精確、勤奮、好奇——是抵禦風險的基石。
2. 穩步攀升:從會計到能源大師
中美能源接手時,債台高築,設備老舊。我想象阿貝爾初到時,辦公室燈火通明,他額頭滲汗,低頭研究賬單。作為財務經理,他優化成本,標記風險,很快贏得信任。1998年,他升任CFO,1999年37歲時在管理層變動中成為CEO。
巴菲特開始關注。我仿佛看見他在奧馬哈的雜亂辦公室,啜著櫻桃可樂,翻閱中美能源的報告。年複一年,阿貝爾帶來穩定利潤,果斷轉向可再生能源。2000年,伯克希爾全資收購中美能源,他的聲譽水漲船高。他不再是會計,而是戰略家。
2008年金融危機,他初露風險管理能力(詳見第8節)。2010年,他接管伯克希爾能源(BHE),邁向更大舞台。
職場秘籍2:成為補救者。 阿貝爾靠解決難題,化危為機,贏得信任。
3. 漫長試煉:巴菲特20年遴選過程
阿貝爾的接班之路是一場20年馬拉鬆。接手BHE後,他擴展業務,收購風電和太陽能項目。我記得2012年愛荷華風電場考察,泥濘中他穿著沾滿土的靴子,與工程師討論渦輪效率,汗水順著額頭滑落。“他不是來擺拍的,”一個工程師說,“他真想搞懂。”
巴菲特不斷考驗他。在Gorat’s牛排館,他拋出難題:“如果禁煤呢?”“油價崩盤呢?”阿貝爾咬著牛排,邊翻筆記本邊答,條理清晰又實用。2010年,伯克希爾44億美元收購BNSF鐵路,他的盡職調查讓賣方歎服。“他比我們還懂賬,”一位BNSF高管說。
2015年,85歲的巴菲特提及退休,接班人競爭拉開帷幕。阿貝爾不是唯一人選,阿吉特·賈因(Ajit Jain)是強敵。賈因1986年加入伯克希爾,精通再保險,2009年升任保險業務副主席,2018年與阿貝爾同獲副主席頭銜。2016年,他促成伯克希爾與美國國際集團的100億美元再保險交易,談判技巧令人歎為觀止。但阿貝爾的全能勝出:他管理能源、鐵路、製造業,覆蓋90%非保險業務。
2020年,阿貝爾主導收購Dominion Energy燃氣資產,熬夜研究合同條款,砍下數億價格,巴菲特讚為“巔峰表現”。疫情中,BHE利潤逆勢增長(詳見第8節)。2023年,巴菲特健康惡化,董事會評估時,阿貝爾的穩定和風險管理占優。2025年5月3日,股東大會,巴菲特退位,阿貝爾當選CEO。人群淚眼,掌聲震耳。
職場秘籍3:打持久戰。 阿貝爾的20年堅持和危機表現,贏得最終信任。
4. 建立人脈而非個人品牌:低調影響力
阿貝爾不擅言辭。股東會上,他偶爾講砸笑話,卻靠事實救場。我記得2019年愛荷華BHE風電項目延誤,工人筋疲力盡。他沒訓話,留下來分披薩,給家人寫信。“他讓我們覺得被看見,”一名工人說。信任由此紮根。
對巴菲特,他不諂媚,隻獻成果。2020年BHE獲40億美元利潤,他歸功團隊。巴菲特說:“格雷格確保我不摔跟頭。”他還培養年輕高管,建接班人體係,深得董事會青睞。
職場秘籍4:靠人脈影響。 阿貝爾靠行動贏得信任,關係網助他登頂。
5. 適應進化:緊跟時代
AI和可再生能源興起,阿貝爾未停步。2020年代初,他為數據中心供電簽下科技巨頭合同。2025年會上,他說:“能源是下個十年的支柱。”他還建接班人管道,延續伯克希爾願景。
職場秘籍5:持續學習。 阿貝爾的適應力讓他始終相關。
6. 領導風格:穩健、低調、賦能
阿貝爾的領導風格是他成功的基石。“穩健”體現在危機中。2008年,他關燈徹夜開會,分析數據,決定重整債務。2020年疫情,他審視每項支出,保持BHE利潤。“低調”是他的標簽。2018年BHE風電項目獲讚,他推功團隊。我聽一位經理說:“他開會不吆喝,但你知他掌控全局。”“賦能”是核心。2019年愛荷華項目,他授權工程師調整方案,自己做後盾,培養人才。2023年接班人體係,體現他對團隊信賴。
職場秘籍6:謙遜為力。 阿貝爾的低調和賦能,贏得尊重。
7. 決策過程:冷靜、數據、團隊協作
阿貝爾的決策像精密戲劇。2016年BHE投資太陽能項目,成本高、風險大。他召集團隊,會議室鋪滿地圖和圖表,沉默翻數據,低聲問:“產量穩嗎?”兩天後,他分階段投資,首年5億美元,三年回本,成明星案例。
2010年BNSF收購,他鎖辦公室三天,牆貼報表,地板散咖啡杯,核查債務,深夜通話砍價2億美元。巴菲特拍肩:“你救了我的錢包。”
職場秘籍7:科學決策。 阿貝爾靠冷靜、數據和協作,化複雜為簡單。
8. 危機決策:臨危不亂的鐵腕
阿貝爾在危機中的決策,展現非凡魄力。2008年金融危機,他剛掌管中美能源,能源成本飆升,信貸凍結。我記得他召集團隊,會議室燈光昏黃,他站在白板前,手握馬克筆畫現金流圖,汗水滴在紙上。團隊驚慌,他卻鎮定,逐條問:“哪塊能撐?哪塊得切?”他決定賣掉非核心資產,緊急借貸周轉,利潤僅下滑5%,行業平均跌20%。事後,他擦汗喘息:“我們活下來了。”
2020年疫情,BHE利潤承壓,供應鏈斷裂。我看到他淩晨3點視頻會議,屏幕跳動數據,他聲音沙啞問:“燃料最缺哪?”團隊急報,他當機立斷,電話裏吼出命令,24小時轉運燃料,損失控製在1%。同事鬆口氣,他卻疲憊地靠椅背。
2022年俄烏衝突,能源危機爆發,天然氣價格暴漲,BHE麵臨巨額虧損。我聽聞他飛到休斯頓,會議室氣氛壓抑,地圖上管道閃爍紅點。他點燃一根煙(罕見舉動),手指顫抖後沉聲:“分散風險。”他下令加速可再生能源切換,暫停燃氣項目,三個月扭虧為盈。團隊歡呼,他卻低語:“差點把自己嚇死。”
職場秘籍8:危機果斷。 阿貝爾靠鎮定、快速反應和果敢執行,化險為夷。
9. 風險管理:如履薄冰的算計
阿貝爾的風險管理,是他屹立不倒的護城河。我記得2015年,美國醞釀碳排放新政,BHE的煤炭資產岌岌可危。會議室裏,電話鈴聲急促,高管麵麵相覷。他站在窗邊,凝視遠處煙囪,額頭滲汗,沉默許久才轉身:“我們不能賭政策。”他召集團隊,徹夜分析,決定分三年退出煤炭,投10億美元建風電。政策2020年落地,他已轉危為安,BHE利潤未受影響。
2021年,全球供應鏈中斷,BHE燃料短缺。我看到他辦公室燈火通明,桌上堆滿航運報告,他接連撥打電話,聲音因焦慮而緊繃:“貨輪哪天到?”他命令囤積備用燃料,簽訂多方合同,成本飆升但避免停電。事後,他長舒一口氣:“差一點就完了。”
2023年,地緣政治加劇能源波動,他預測市場動蕩,提前鎖定長期合同,規避價格暴漲。團隊驚歎:“他像能預見未來。”他的秘訣?提前識別風險、分散投資、保留緩衝,步步為營。
職場秘籍9:風險前瞻。 阿貝爾靠未雨綢繆和多重保障,穩住危局。
10. 尾聲:職場藍圖
那天夜裏,我走在奧馬哈濕漉漉的街道上,心跳還未平複。回想阿貝爾的路——從埃德蒙頓課堂到伯克希爾王座,他的秘籍:打基礎、解決問題、持久戰、人脈、適應、謙遜、賦能、科學決策、危機果斷、風險前瞻,造就傳奇。巴菲特看準了這一點。現在,這藍圖屬於我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