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不是一天餓出來的 (本來想說胖子不是一口吃出來的,但這兩天吃的太多,體重呼呼地往上長) 建立合作關係需要一步一步地來。我剛開始工作時的教授,情商和智商都極高,幹起活兒來又不要命,找她合作的人很多。NIH 基金申請的成功率在20%左右,結果是寫了半天沒批,誰都不愛幹,寫基金申請的事兒往往推到她頭上。所以她一邊寫,一邊和我抱怨。一邊抱怨,一邊興高采烈地堅持與人合作。十幾年下來,現在她是業界大拿,朋友遍天下,基金拿到手軟。這些成果的基礎,都是當年為他人作嫁衣裳打下來的。
看上去你的合作項目與跨學科的同事是第一次。如果合作成功,級別高的同事就成了你背後的大樹之一,另外一位同事就成了你的哥們兒。隻要你是學生的導師之一,發表文獻時有你的名字,這次的合作就成功了。至於做什麽課題,從一開始就不在你的掌控之下。退出合作或消極怠工做傀儡,對方一點損失都沒有, 你在單位和工業界都會留下一個不能合作的的名聲,等於給自己斷了兩條路。不如積極參與:這個學生的設想非常好,你們兩個是大拿,我能為大家做什麽?以後你們開會的時候帶上我,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一定跟我說。。。這樣不僅合作愉快,你也能借此了解不同學科的知識。
沒看明白你的不滿意之處。從帖中所說,猜著說一下:
1. 這位博士生的課題走向,在一開始已經決定了,現在隻是具體有了提綱。因為:1)你跨專業的合作對象級別比你高很多,學生是他的碩士生,所以一定會接著做他感興趣的題目。 2)因為合作對象的級別很高,不會有時間精力來具體帶學生,不信你問一下學生的碩士是誰帶的。3)你出錢,他們出力,合作培養。將來文獻發表時有你的名字,等於為你打廣告。不知你當時是怎麽理解的,合作時對課題是否有明確走向,如果沒有,你是如何跟進的。
2. 你在這個合作培養的角色是什麽:你是他的 Co-Adviser,將來論文上著名你是他的導師之一。還是他論文委員會的成員。如果是前者,你是如何了解學生進度的。帖中提到的都是偶然發現的,平時你們是如何溝通的。如果是後者,其他委員對學生的進度如何了解。職場上做事,自己希望做的事情要積極溝通。一來是大家都為自己謀福利,沒工夫為他人著想。經常地問著,催著,對方習慣成自然的就帶你玩了。二來是如果故意地忽略你,經常口氣和緩地問著,催著,對方知道你不好惹,不忽略你更省事兒。
3. 既然工業界技術主管在會上沒有異議,你聯係他的目的是什麽。如果是要說服他和你合作改變課題,郵件白紙黑字對方無法回答。你隻能說有事商量,什麽時候有時間電話討論。不過這步應該在你在會上提出異議之前進行。
感覺上你對職場政治還不太熟悉。職場上,職位越高,職場政治越重要。跟做項目相仿,遇到事情時從長計較,多關注細節。沒有文件的討論都是說說而已,重要的事情要寫會議小結郵件發出。學會聽話聽音,比如兩個人開會時:“時間太晚了,你該下班了。”其實是:“時間太晚了,我要下班了。”聽不明白的要問明白。總的來說,經一事長一智,經驗是逐步積累起來的,相信你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處理起來就容易的多。為人作嫁衣裳是必須的,但知道如何做,可以避免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