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遭受考驗的一段時期,外國侵略者肆無忌憚的在中國土地上為非作歹,胡作非為,但是,每當華夏民族到了危難關頭,總會一同出現無數的熱血男兒拯救家園,在漫長的曆史上,向來如此,這就是華夏的魅力,雖然和平年代裏“英雄”這個詞語已經很少見了,但是我堅信,即使中華民族再一次遭受困難,一定會有湧現出無數英雄男兒,巾幗英雄,再一次現身華夏大地。
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一時之間,平津危矣,華北危矣,中國民族危矣,中華民族麵臨著一次巨大考驗,這次的對手十分強悍,也十分自大,自大到想三個月滅亡中國,就連許多外國軍事家都認為,中國很難有抗衡之力,但是,他們不了解什麽是中華民族,僅僅是一次淞滬會戰,就直接粉碎了日寇三個月滅亡華夏的企圖。
我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個在漫長抗戰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事件,但是,其中的一個主人公隻有四歲,注定他絕對不會微不足道,他的故事應該讓更讓多人來知道他,銘記他。他還沒來得及取名字,隻知道一個乳名——小金子,僅僅是一個乳名,我想,也足夠了。
將門虎子這個成語用在這個故事上,真的是太合適不過了,小金子一家其實也不平凡,他的父親叫王鳳閣,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楊靖宇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在東北淪陷後,組織軍隊組成東北抗聯,抗擊日軍侵略中國,著名的民族英雄,而王鳳閣,是僅僅次於楊靖宇的抗聯,在東北堅持抗日最長的的第二支隊伍。
王鳳閣將軍出身書香門第,當時,祖國內有軍閥交戰,外有列強虎視眈眈,而王風閣就是我之前說的那個熱血男兒,1923年25歲的王鳳閣毅然棄筆從戎,走向軍隊,想為祖國統一和平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變,由於不抵抗政策,20萬東北軍退出東北,僅僅隻有少數軍隊與日軍交戰,在這裏,我們應該記得他們的名字,馬占山將軍,黃顯聲將軍,王鐵漢,等等等等,還有我們的王風閣將軍,九一八事變以後,王風閣將軍看著祖國的山河一片片丟失,十分痛心,無奈東北軍接到的命令是不抵抗,王鳳閣將軍見此變賣家產,組織起了一批愛國人士,舉起了抗日大旗。
在之後的長達六年的時間裏,王鳳閣所帶領的軍隊,同日軍作戰數百次,給予日寇沉重打擊,1937年春天,王鳳閣將軍所帶領的軍隊,在通化,臨江所地被日軍埋伏,由於火力,後繼無援,所部大部分被殲滅,王鳳閣與家人被俘,其中就有年僅四歲的小金子。
王風閣將軍被俘後,日寇曾試想讓他投降,沒能得逞,在麵對小金子的時候,給他糖果,罐頭,但是,年僅四歲的小金子說,媽媽說,中國人不吃亡國飯,說到這裏,在場所有中國人無不潸然淚下。
1937年4月24日,這是一個天空都是血紅的日子,日軍拉著王風閣一家人到刑場行刑,小金子親眼看著父親被日軍槍殺,在輪到小金子和媽媽的時候,小金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怕,你能不能抱緊我一點”,隨著槍響,漸漸的一切歸於平靜,但是,平靜的僅僅是聲音,無數中國人的心,再也平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