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 Scotia光影記錄之二:悲情城市哈利法克斯

來源: KTM 2010-12-16 20:24: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9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KTM ] 在 2010-12-17 23:10:0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這“悲情”二字是我強加給哈利法克斯的。因為從我讀到的資料裏,感覺這個城市有點背。讓人一想到她,就會不自覺地跟“墜機,沉船,大爆炸”聯係到一起。再就是,曆史上曾經有帶著血淚史的百萬移民從這裏登陸加拿大,二戰期間陸續有近百萬加國士兵從這裏奔赴歐洲戰場,這些聽起來甚至有些悲壯的感覺了。總之,Halifax is more than a city, more than a seaport, and more than a provincial capital。

1917年12月6日清晨,一艘裝滿40萬磅TNT炸藥的法國船隻“Mont Blanc”正準備進入Halifax,在狹窄的航道上與一艘反方向出港的比利時船隻相撞,當即燃起大火。法國船上的水手馬上棄船乘救生艇逃命,眼睜睜地看著“火船”滑向港口方向。(不是這艘,這是我在港口隨手拍的仿古大船)
1



短短幾分鍾後,軍火船爆炸,當場炸死2000餘人,炸傷10000多人。爆炸的威力據說僅次於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時的當量,離現場80公裏遠的人家玻璃都被震碎,400多公裏外都有震感,爆炸船隻的一隻半噸重的錨居然飛到了3公裏外。(也不是這隻錨,這是酒吧門口的裝飾,被我拿來充數的)
2



對於這場人為災難,很多地方的人民都伸出了救援之手,據說當時連中國都進行了募捐,其中最重要的支援來自麻州的波士頓紅十字會,在人力物力方麵都給與了很大幫助。作為一種enduring thank-you,從1971年開始,哈利法克斯每年都要送一顆大聖誕樹給波士頓,住在波士頓的朋友可以留心一下,這棵樹就在Boston Common。

下麵要說的是另一起跟哈利法克斯有聯係的重大事件。1912年4月14日,豪華遊輪“泰坦尼克”號(當時被形容為unsinkable ship)載著2227名船員和乘客,從英國南安普頓往美國紐約進行她的處女航。在離哈利法克斯500海裏處撞上冰山,“My god, the Titanic has stuck a berg”,當時船上的報務員如是說。(哈利法克斯Public Gardens裏的泰坦尼克號模型)
3



三艘哈利法克斯附近的船隻立即前往救援,但由於鞭長莫及,最快的船趕到時,泰坦尼克號已葬身大西洋底。1500多人喪生,隻有702人被幸運地救起,大部分為婦女和兒童。除被家屬認領走的遺體,其餘的死者分別被埋葬在幾個不同的墓地,其中最大最集中的是Fairview Cemetery。這個墓園交通不便,從地圖上看距離downtown不近。但我這人隻要不是在旅館枯坐,去哪裏都行。於是我一不做二不休,毅然決定暴走近兩個鍾頭去一趟,一路上再也沒見到第二個遊客。
4



這裏埋葬著121位泰坦尼克號上的遇難者,可以說是他們的final resting place。泰坦尼克號遊輪的東家,the White Star Line,支付了全部喪葬費用。
5



我那天很lucky,剛到沒多久就碰上一個guided tour,厚著臉皮蹭聽了幾段。
6



當遇難者的遺體剛從大西洋打撈上來的時候,由於身份無法確認,每個人都給了一個編號。考慮到沒人能在如此寒冷的海水中撐過24小時,因此每個墓碑上的遇難日期都是同一個日子,1912年4月15日。
7



若後來某個遇難者的身份得到確認,就再在墓碑上補刻上名字。
8



也有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後來自掏腰包,重新修一個更大的墓碑。
9



這其中最具知名度的大概是編號為227的墓碑,得名於1997年卡梅隆執導的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J.Dawson就是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男主角的原形,當然真人版的Jack是不是也如萊昂納多般帥氣,有沒有在船上演繹出那段生離死別的愛情就無從考證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真人其實不叫Jack,而是Joseph Dawson,來自愛爾蘭,是泰坦尼克號上的一名鍋爐工。影迷們可不管這些,他們寧願相信這個美麗的誤會,被影片中的愛情所感動,被男主角的英俊所迷惑,也就是愛屋及烏吧。所以這個墓碑前經常是鮮花不斷,偶爾還會發現電影票的票根。
10



順便提一下,電影裏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提琴手,就是直到船快沉沒時還在演奏那位,也是一個真實人物,叫John Clarke,他被埋葬在另一個墓園。

這個墓園裏另一個比較知名的墓屬於一個unidentified child victim。這麽多年來一直沒人來claim這個小孩,但這似乎更激發了生者的愛心,很多人會帶著鮮花,玩具和公仔前來。
11



直到2002年,經多方考證,終於發現上麵那個Unknown Child來自芬蘭,遇難時才13個月大。但更不幸的是,與他同船的媽媽和四個哥哥也在這次海難中葬身海底,無一生還。
12



不少墓碑上的銘文情真意切,讀起來很令人感動。
13



14



15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的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或曆史背景,可以考慮參觀Maritime Museum of the Atlantic。博物館裏有專門的泰坦尼克主題展覽,包括一些打撈上來的泰坦尼號遺物。

哈利法克斯以西40公裏有一個全加拿大最有名的小漁村- Peggy’s Cove。此地的長駐居民約50(為保護景點的原汁原味,當地政府已不再允許外來人口搬遷至此),沒有公共交通可以到達,如果你沒有車,就隻能打taxi或跟隨旅遊大巴前往。此地的主要景致是一片礁石延伸入海,一座紅白相間的燈塔建於巨石之上,裏麵有個加拿大唯一的燈塔郵局,可以蓋上獨一無二的燈塔郵戳,寄張明信片給遠方的朋友。旅遊書上說Peggy’s Cove是one of the busiest tourist attractions in Nova Scotia,並且建議早上10點以前造訪,趕在成串的旅遊大巴到來之前。一聽這個我就皺了眉頭,旅遊中最不喜歡吵吵鬧鬧的大巴團。正巧遇到一個在蘇州教過兩年英語的加拿大人,我問他“我已經在紐芬蘭看了無數燈塔和小漁村,還有必要去看這the most-photographed lighthouse嗎?”,他倒也痛快,“那就別再浪費錢了”。你看,老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所以這個景點被我skip掉了。

離Peggy’s Cove 1公裏遠有個The Swissair Flight 111 Memorial,不知大家是否還能記起當年這起悲劇?1998年9月2日,瑞士航空111航班剛從JFK機場起飛不久就發生大火,然後墜毀在哈利法克斯附近的大西洋裏,機上249人全部遇難。由於這個航班每日往來於紐約和日內瓦,聯合國兩個常駐地之間,所以也被稱為“the UN.shuttle”,據悉遇難者中確有幾位聯合國高級職員。

哈利法克斯有個Pier 21,這可不是一般的碼頭,它的地位很特殊,相當於Ellis Island之於紐約。因此又被稱作Canada's Immigration Museum。
16



70年代以前,加拿大吸收的移民以歐洲為主要來源。1928至1971年間,Pier 21主要用來停靠橫渡大西洋的郵輪。此外,二戰前後也有不少難民從歐洲或世界其他地方通過這個front door踏入加拿大的領土。
17



作為盟國的加拿大,在二戰期間有近50萬將士從這裏出發奔赴歐洲戰場。
18



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最大軍港,二戰期間港內停泊了無數軍艦或改裝貨船,場麵甚為壯觀。
19



在博物館參觀期間,我還學會了一個新詞 - War Brides。原來二戰期間,加拿大官兵不僅在歐洲打擊法西斯,不少人還忙裏偷閑在英國等地娶了媳婦。戰爭結束後,有約5萬歐洲軍嫂也隨她們的兵哥哥榮歸故裏,定居加拿大。
20



Pier 21門前展示了一節火車,很多新移民一下輪船就做著這趟列車奔赴新生活去了。
21



這位講解員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本是匈牙利人,二戰期間歐洲戰火連綿,民不聊生。他有一親戚早年移居加拿大,給他寫信說要不你來北美吧,這兒遍地是牛奶,管你能吃飽。於是他就坐船來到了加拿大,後來成為一名飛行員,退休後發揮餘熱,在博物館裏現身說法,義務講解。
22



兩位女工作人員穿著早年的裝束,模擬當時移民局官員工作的情形。你若隨身攜帶了護照,她們可以幫你蓋個戳,當然屬於“到此一遊”性質的。
23



博物館裏有個30分鍾的電影 – “Ocean of Hope”,展現了當年移民如何曆盡艱辛,飄洋過海投奔新生活。坐在我邊上的兩個老奶奶大概是觸景生情,哭得稀裏嘩啦的。
24



博物館裏儲存整理了2000多個移民故事,以及500多部口述實錄的interview,有好多專門的小房間,你可以坐在裏麵靜靜觀看。另外一些房間布置成火車車廂的樣子,牆上滾動播放著車窗外的畫麵,還配有隆隆的火車行進的聲音,感覺很真實。這是早年移民坐船來加拿大時攜帶的行李。
25



Pier 21是個popular的景點,很多hop on hop off的觀光巴士都停經這裏。
26



碼頭上見一挺有意思的標語,鼓勵大家看海,看景和“被看到”。
27



不論在哪個城市,港口和碼頭都是談情說愛的好地方,下麵這些couple都屬於“被看到”的。
28



29



30



31



32



33



34



既然本文以悲情開篇,索性再以悲情結尾。The Old Burying Ground是哈利法克斯最古老的墓地,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曆史(看來今天跟墓地杠上了)。
35



哈利法克斯最早的居民差不多全埋這了,12000多人,但隻有約十分之一的墓有headstones。
36



有的墓前有雕像,有的碑上有照片,有的則是不著一字。
37



所謂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大抵如是。
38



遺跡這種東西,固然還是要陰雨天,且人丁稀少的時候才格外有感覺哇。
39



所有跟帖: 

好帖子,謝謝介紹! ---1234567-- 給 --1234567- 發送悄悄話 --12345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6/2010 postreply 21:13:51

謝數字兄百忙之中微服私訪.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7:13:02

你暴走近兩個鍾頭去看泰坦尼克號死者的墓地很值,那些墓碑上的文字很有意思。 -HawaiiBlue- 給 HawaiiBlue 發送悄悄話 HawaiiBlue 的博客首頁 (176 bytes) () 12/16/2010 postreply 21:59:25

盡管是個虛構的發生在船上的故事,但能讓如此多的人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529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7:07:40

好介紹。墓地徘徊能潔淨人的心思意念 -簾青- 給 簾青 發送悄悄話 簾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6/2010 postreply 22:08:59

憂傷的美,痛惜美的失落,但也別徘徊太久,尤其人少的時候.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7:11:36

我是從美國女作家Anita Shreve的小說裏知道的哈利法克斯大爆炸 -Ycart- 給 Ycart 發送悄悄話 Ycart 的博客首頁 (433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6:21:06

謝補充,看來您博覽群書,我得向您學習.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7:09:20

別客氣,博覽群書不敢當。 -Ycart- 給 Ycart 發送悄悄話 Ycart 的博客首頁 (167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8:49:54

曾在那裏念書,是個幽靜美麗的城市,當地的居民大多很友好,真懷念啊! -密密麻麻的山茶- 給 密密麻麻的山茶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8:54:14

見到不少亞裔在那學英語,這種地方住上幾個月應該不錯。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09:04:16

紐約的南街碼頭South Street上有一個白色的泰坦尼克號紀念碑 -有色眼睛- 給 有色眼睛 發送悄悄話 有色眼睛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22:18:47

是嗎,以前上班的地方離那不遠,都沒注意過。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10 postreply 12:02:48

好象在哪裏讀到,最後一位幸存者也已過世?我很喜歡泰坦尼克電影音樂 -tgs- 給 tgs 發送悄悄話 tg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0 postreply 22:46:43

你說的沒錯。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10 postreply 12:10:39

你運氣還真不錯,那個Tour Guide也不趕你走,咱也沾點光,長些知識,嗬嗬。 -雲燕假日- 給 雲燕假日 發送悄悄話 雲燕假日 的博客首頁 (154 bytes) () 12/18/2010 postreply 13:15:05

那火車是橫貫加拿大東西的,你坐到溫哥華也成。 -KTM- 給 KTM 發送悄悄話 KT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0 postreply 17:33: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