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中生在正經的SCI 上隻要有一篇高水準的一作論文,那麽隨之而來的ISEF,戴維斯獎,和STS總會有一些,更別說他還有兩篇。因此說明文章水平不高或根本不在SCI上發表的。其次,此人最高榮譽是Davidson Young Scholar,這並不是一個多高的榮譽。與Davidson Fellowship Scholars 差了十萬八千裏路。還有就是他那個18萬流量的遊戲公司,維持這樣用戶的在線遊戲服務,你一年的服務器,網絡流量支出要遠高於年收入3000塊,所以這個公司也基本是很可疑的。
不管如何,MIT在學生錄取上一直是相對公平的,它沒有legacy,隻比真正成果硬核,所以他除了SAT1580,其它恐怕就沒有什麽硬核了,也沒提到NMF,更沒有NMF scholar,每年NMF全國有1萬5千人,但是到了NMF Scholar 拿2500塊獎金的就隻有2千5百人了,你連這2千5百人都輪不到,哪來的底氣認為T5是你的讓中之物?即使18門AP也並不能說明什麽,畢竟垃圾AP項目有一大堆。所以,M如果沒看上,你又說你科研硬核,那基本家長說的東西裏水份就大了, 騙騙外行可以,內行一看就是家長自我感覺太好,而在這裏病態呻嚀。所以我說大家當個茶餘飯後的雜談看看就行了,這裏麵不可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