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蔣與日本的三次秘密談判 (轉)

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與日本三次秘密談判。

一棵彼岸紫竹2024-04-20 21:35浙江

 

即便瀕臨崩潰的邊緣,蔣介石跟他的國民政府堅持了下來,沒有投降,沒有像汪精衛那樣當漢奸。但是戰局艱困的時候,蔣介石還是曾經三次與日本人秘密談判。

那麽蔣介石跟日本的3次和談的內容是什麽?後來為什麽都失敗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段故事。

第一次談判:老熟人宇垣一成

我們把時間點還原到1938 年的5月,情況是上海、南京早在半年前就失守,而日軍也突破了黃泛區,開始包圍武漢。而此時,國軍正在籌備武漢防衛戰,這時是一個談判的時間點。

為什麽?有內部因素跟外部因素。

先說內部因素,國軍在武漢基本上算孤注一擲,武漢再守不住就隻能退到重慶。

再者是外部因素,此時日本更換了內閣。在此之前,日本曾發表近衛第一次聲明,簡單說就是要中國無條件投降。後來近衛內閣雖然沒有倒台,卻換了一個陸相,叫宇垣一成,宇垣一成跟蔣介石是有私交的。

 

 

蔣介石派自己的親信張群去秘密跟對方接觸,這在當時屬於地下工作,絕對不能泄露。

和談持續了好幾個月,中間發生一個突發事件,讓和談變得很有可能性。

1938 年的5月到6月,日方跟蘇聯發生衝突,史稱諾門坎事件,而且日方吃了大虧。很明顯,國民政府已經失去了上海、南京,華北、華東都淪陷,日本接下來的對手其實是蘇聯。

但是日本談判的條件相當惡劣。

首先,承認滿洲獨立,這是中華民國原來最不能接受的底線。

第2,華北、內蒙為特殊地區,其實就是傀儡,就是說國民政府不能再統治那些地方,但是可以不用承認它獨立。

第3,對日賠償,中國被日本打,還要向日本賠償。

第4,經濟合作,共同開發中國資源,這個就比較軟。

第5,某些地區由日本駐軍

第6,中國接受日本顧問跟其他方麵的指導。

整個條件基本上就是21 條的加強版,日本想控製中國的態勢一直沒有改變。

談判期間,隨著武漢會戰前哨保衛戰開打,也就是萬家嶺大捷,日本正式要求蔣介石下野。

 

 

孔祥熙在7月18日正式回複日本外相:“在條約上公開承認滿洲獨立,我們國內很困難,隻有悄悄地逐步實行......內蒙設置特殊地區是可以的。關於接受(日本)顧問,共同開發資源都是好事情。在華北設置特殊地區不適宜,中國無力支付對日賠款。”這已經談很得現實。之後孔祥熙說,如果蔣先生下野就沒人可以執行這些條款,條件就是讓蔣先生繼續當委員長。

看起來在1938 年的7月份,這個和談可能就會成。

可以想象,如果這個和談真的成,幾十年後,曆史會怎麽寫?蔣介石就淪為了汪精衛之流的漢奸,後麵就沒有什麽8年抗戰,就變成1年抗戰。

日本人沒有接受,因為他們把宇垣一成趕下台,換上東條英機,當時陸軍強硬派,像板垣征四郎跟東條英機堅持要蔣介石下台,那談判就不可能成了。

第二次談判:蔣介石你要不要變汪精衛?

接下來就是近衛第2次跟第3次聲明,此時武漢已經失守,國軍退守重慶。

蔣介石的第2次和談也開始運作了。因為到了1939年1月,說實在的抗戰已經到了最低穀,請注意廣州此時也失守。其實武漢會撤退是因為廣州失守之後,沒有了從武漢到廣州的鐵路線。以前可以從廣州進口資源。廣州能守住,就還可以從東南亞進口資源支援武漢,現在廣州也失守,守武漢就沒有意義了。

中國已經失去了絕大多數海岸,失去了2/3的江山。此時的情況是糟得不能再糟,英國還在日本的壓力下,切斷了滇緬公路。

此時在香港又開始了第二輪談判,香港這時候還沒有被日軍占領,因為日軍還不敢對英美動手,所以香港跟澳門就變成了談判的基地,而且這次是派蔣介石的老婆宋美齡親自出麵。中方談判代表叫柳雲龍,他是蔣介石親戚,姨母的外甥之類的。

中方條件是這樣:

第1,平等互讓。

第2,恢複盧溝橋事變之前的狀態。

第3,領土跟主權要完整。

第4,日本撤軍。

還有簽訂反共協定,經濟合作,不追究所有漢奸的責任,對滿洲另行協定。

在這時候還可以提出這麽強硬的條件,一方麵是因為日本在中國已經傷亡超過30萬,而且此時蔣介石很確定,隻要他繼續堅持,國家一定能繼續挺下去。隻是會打得更慘,但是不會死,因為此時的民心士氣已經很明顯,我們已退無可退。

所以這時候中方談判代表的條件,日方完全否決了。

蔣介石的國軍有一個很有趣的特征,他的密碼係統就跟公開的一樣。全世界除了他自己之外,都知道他在談什麽,所以蔣介石的這些密約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桂係立刻反應:如果你簽這個約,桂係說我們自己抗日,你蔣介石變汪精衛,你要不要?

第三次談判:蔣介石與汪精衛親自見麵?

1939 年底,情況又變了,因為過了3,4 個月,此時歐戰已經爆發。大家都知道接下來美國至少對歐洲不可能袖手旁觀。日方想趕快結束中國戰役,因為接下來就要麵對美國更大的壓力,尤其是東南亞的那些英國殖民地。

所以這時候雙方開啟第3次對日談判,叫作桐工作。

1940年3月在香港,6月在澳門談了兩輪,雙方都是持政府代表證書親自談判。日本停戰條件的批準人是參謀總長載仁,載仁是個侵華大魔王,實際上決定動手打中國的參謀長就是這個載仁,他有可能是日本天皇的擋箭牌,實際命令都由他的名義下達。

 

 

載仁親王批準了停戰條件,重慶政府要保證放棄抗日政策,保證跟汪精衛合作,重新建立中央政府。

當時中國已經分成了偽滿洲國,汪精衛控製的偽政權、重慶政權,還有我黨。日本希望能夠拉攏4個政府中的3個,共同對付中共。如果能拉攏國民政府來對付中共,那談判不是完全沒有空間。

1940 年的6月,蔣介石的抗戰越打越軟,因為日本轟炸宜昌,然後又切斷滇緬公路,所以蔣介石在1940 年的6月22日同意長沙會談,由他本人、板垣征四郎還有汪的代表在長沙會談,其中汪的代表很有可能是汪精衛本人。

但是日本人在談判文本中用了很多羞辱性的詞匯,還公開承認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談判破裂。

1941年6月,希特勒入侵蘇聯,第2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全麵反轉,1941年12月,日軍南下,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後蔣介石再也沒有跟日本人談判的想法了。

結語

抗日戰爭是一場農業國對工業國的不平等戰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雖然蔣政府曾經三次與日本人秘密談判,但因為種種原因,曆史沒有給蔣介石當漢奸的機會,也算是他的幸運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