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芯片大廠的獨特視角,看中國為何不受國際社會待見zt

來源: 土棉農 2018-03-31 19:13: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856 bytes)

從某芯片大廠的獨特視角,看中國為何不受國際社會待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31391 次)
 

從某芯片大廠的獨特視角,看中國為什麽不受國際社會待見
作者:知乎@山有枝

我是偏樂觀的。

首先聲明我承認中國有很多問題。但我個人是不太相信那種把中國的各種問題一羅列,就得出結論吃棗藥丸之類結論的。這種論證太廉價。要說問題,三四十年前問題更多,八十年代的公知講喊的是“河殤”,但中國沒有完蛋,還是走過來了。風物長宜放眼量。

看這個問題有很多角度。給大家提供一個我自己私人的一個角度。算是十幾年參與中國製造業的一個體會。

我在一家美國集成電路公司X。雖然不涉及什麽機密但我還是隱去公司名字,當然行內人一看也明白。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說X在世界頂級之列應該沒有爭議。銷售額X不是最大,Intel最大,X穩定在全球第三到第五左右。但X特點是產品線特別特別寬。寬到什麽程度呢?如果按完整產品型號來細分:幾萬多種,比排名第二到第十加起來的總和還多。從幾千美金一片的專用處理器,到中國花錢都買不到的禁運的高性能AD,到幾角幾分美金一片的小邏輯小運放芯片,X都有。

正因為這樣的特點,X產品應用的領域非常非常廣泛。基本上隻要帶電的地方,

都可能用上X的產品(隻是說可能而不是一定,畢竟X也麵對很多競爭),甚至你眼前這個手機可能已經用上了。基站、服務器、手機、電腦、電視、數控機床、醫療器械、汽車、高鐵、高壓輸電、智能穿戴、點鈔機、POS機(掃二維碼那種)、伺服、PLC、空調、機器人、工業控製、數控機床、變頻器、電影、照明、新能源、無人機、電梯、冰箱、洗衣機、音響、示波器、聲光電玩具、水電氣表、摩拜的GPS電子鎖……基本上你能

想到帶電的應用,或多或少都能用上X的產品。我羅列的這些應用,隻要在中國能排進前幾位的公司,肯定都是X的重點客戶。行外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X就是這麽樣的公司。

所以我自己觀察一個東西:"X指數"--就是X在中國的總銷售額。我覺得這個X指數能反應一定的問題,因為:

1. 如前麵所說,X的產品很全,可以覆蓋非常非常多行業。

2. 芯片是很多行業的源頭或核心。很多產品都需要芯片,連運動鞋裏都帶芯片了。因此芯片是很多行業的指向標。很多行業要麽直接是我們的客戶,要麽被我們的客戶所間接覆蓋(譬如紡織業被我們做電動縫紉機的客戶所覆蓋)。通過芯片可以見微知著。

3. X在中國的銷售額規模已經很大,而且高度分散。快速增長到今天已經每年幾百億人民幣,這個規模我認為已經有統計代表性了。而且因為產品種類多,X在國內的客戶數以萬計,高度分散。

4. 能用X產品的公司,或者說需要芯片的公司,需要一定的研發能力。雖然不一定是最高精尖的部分,但在製造業裏也絕對脫離傳統或低端了,不是鋼筋水泥傻大黑粗,也不是衣服鞋子塑料盆。他們的產品可算中檔工業品,少部分可算高檔工業品。他們的表現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國製造業的轉型。

5.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X的數據係統統計銷售額,是把純代工加工排除在外的。舉個例子:富士康在中國生產蘋果手機戴爾電腦,裏麵用到X的芯片。在X的體係裏這個業績是算在美國團隊而不是中國的。因此這裏說的X在中國的銷售額,反映的是研發設計和生產都由本土客戶產生的生意。行內話叫Local Demand Creation,本土需求。

雖然富士康之類也是中國製造業的一部分,但本土需求顯然含金量更高。

說了那麽多,結論是什麽呢?

1. 結果是按年看05年至16年的每年,都刷新前麵的記錄,創造了曆史最高。包括08年金融危機那兩年。

2. 12年還是13年,中國就成為X全球第二大市場了。超過日本,超過整個歐洲

之和,台韓自然不在話下,整個印度大概還沒有我們一個城市生意大。當然最大的還是美國(一家蘋果就占了X全球生意的不小一塊,也是最大的客戶),但中美已經是一個等級,遠超其它國家。如果按照寬口徑統計中國製造業,就是把上麵第5條所排除的代工需求算進去,中國早就超過美國了。

3. 這兩年都說經濟不太好,生意也沒有想象的難做--17年2季度X指數又創新高。現在3季度過去兩個半月,再刷新曆史最高沒有懸念。而且上半年增速還達到了近年少見的水平。幾個規模類似的友商增速也都創近年最高。

4. X自己生意漲,但其實在中國市場可能是丟份額的。部分是輸給了外資競爭對手,不少是丟給了國產。譬如華為的海思芯片就在IPNC等圖像處理領域把我們的DSP幹翻了。說明中國對芯片的消耗漲的可能更快。

本質上,沒有下遊巨大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是不可能需要上遊這麽多芯片的。所以,以我在X這麽長時間觀察中國製造業的理解,我們的製造業確實在紮紮實實的轉型升級。中國現在靠的是海量的工程師紅利(不光是IT電子類,也包括土木工程、化學生物等)。現在看耐克把工廠搬到東南亞就宣稱中國藥丸的人,大概活在一二十年前。

很多國家,連X這個以觸角長為特點的IC公司,甚至連個辦事處都沒有。但是X在中國,晶圓廠、封測廠、物流中心、做研發,更不要提市場、銷售、技術支持。投資以數百億計。從這個角度上說,我覺得中國的產業在一點點往上爬,已經和普通國家拉開差距。

產業、科技能不能往上爬,是國家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甚至是推動上層社會生態政治生態的因素。除了那些資源型國家(如沙特),所有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科技樹、產業樹上站得高。老牌發達國家從工業革命就開始爬了,後起如韓國雖然時間晚但在直追。普通農業、低端製造業不可能使國家富裕,那些行業不可能有超額利潤。隻有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才能帶來豐厚回報,這點對個人、對公司、對國家都是如此。

關於補充評論:

很多人質疑這個角度的代表性。我覺得:討論中國經濟,全麵誰也不敢說。但數百億規模、近百個季度的趨勢、高度分散的下遊應用和客戶,總能反應點什麽吧?更重要的:芯片是高端製造業的根基,對它需求直接反應了很多行業,是很多行業的指向標。很多行業要麽直接是消耗芯片的客戶,要麽被芯片客戶所間接覆蓋。

想知道現在中國製藥企業怎麽樣?去看看那些賣光譜分析設備的客戶買多少東西就知道了。想知道房地產怎麽樣?看看我們的芯片在電梯控製器客戶裏如何,看看空調客戶業績如何。想知道電影院線生意好不好,看做影院投影的買了多少數字微鏡芯片--這個芯片拿過奧斯卡獎。

想知道國內自主汽車怎麽樣?看幾個國內車廠要的汽車級芯片多不多。想預測下互聯網巨頭的生意?看看服務器上芯片要的多不多、數據中心專用的電源和溫濕度傳感芯片賣的如何。前些天大家看到消息說世界煙草銷量跌了,你以為是因為控煙?那是因為電子煙…… 至於那些本來就是電子產品的行業,如手機電腦通信設備之類,更是不用說了。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麽國家下大力氣要搞定集成電路芯片。

201703補充

今年一季度X指數很好,不一定超過去年四季度,但同比增速應該是近年來一個高點。今年半導體業回暖應該是路人皆知的現象吧,知乎上都有人問。說明下遊製造業很好。

201707補充

上半年國內所有大區和所有團隊同比生意都非常好。全國年化幾百億的生意規模,還成長了百分之*十多。尤其是中小客戶團隊,就是專做長尾中小企業的部門(全國上萬客戶),也全部成長了百分之*十多,非常難得!

【講個故事吧】

前東家大小產品線有幾十條。以前有個產品線有一種芯片,xxx2046. 是個很簡單的IC,就是電阻式觸摸屏控製器。手機用的早的都知道,iPhone之前也有觸屏手機,但那是電阻式觸屏,體驗遠沒有現在的電容式觸摸屏好,還需要一個小筆點來點去。當年高檔品牌多普達(後來的HTC)、三星、各種PDA、國產品牌等有很多款。

那時觸屏手機不像現在那麽100%流行,但也算是海量消費品了,作為一個生意來說量很大。我司那個IC賣多少錢呢?剛出來時候1美金一顆,每個手機就要一個,而且市占率極高,幾乎壟斷。

大家不要小看1美金,一般一個手機公司的年銷量都是以百萬千萬計,也就是說這麽個十幾平方毫米的芯片上一個手機公司一年就要花數百萬數千萬美金。做這個產品的老外不要太爽啊。就幾個人,每次來中國就像是拯救世界似的,對國內品牌手機是看不上眼的,缺貨時還漲漲價。歐洲那位七八月是肯定休假的,去客戶那還總是鄙視加班---my value is family first.後來呢?國產的這種IC出來,東西剛出來大概是我們80%的品質,70%的價格,

也有人用,低端品牌。然後慢慢的,品質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人家慢慢往上爬,往大做。我司反正利潤高,跟著降價,九毛美金、八毛、七毛...就這樣一路和國產的殺下去,你猜最後殺到多少? $0.22美金。完全同樣的東西,以前賣$1,現在賣$0.22,還在賣,說明還是有錢賺。後來我司出了個改進型號,也沒太複雜就是加強了ESD防靜電,加快了反應速度。新型號出來後市場價格大概穩定了大半年,後來國產的也跟進同等性能產品,價格迅速降到$0.2以下,我司覺得沒意思,就不做了。那六七個人也不在這產品上了,有的換產品做,有的換了個產品線,有的換了公司。現在這種IC還是有,不過不用在手機上了,在隻能用電阻屏的特殊場合,如一些工業、汽車等。現在這種觸控IC大頭都是國內的了。

我那時看著一個芯片從一塊多殺到一毛多,都看傻了。2毛多我司都還有利潤,再想想以前國產替代品沒出來時賺的利潤,更傻了。那時我開始隱約理解為什麽歐美人能過得那麽優雅了。

這隻是我司一個型號上的小故事,我司產品有大幾萬個。

後來這種事也越見越多,類似的事情在客戶那也越見越多---國產通信電源出來前,國際品牌賣上萬,我們的客戶做出來了,現在賣幾百,還送一堆服務。進口變頻器幾萬塊,國產出來後賣幾千。

那些老外以前下午五點就下班了,現在晚上還要陪著國內客戶concall。利潤降低算是好的,整個市場被端了那是要丟飯碗了。--關鍵是中國人還特別多,好多領域都想搞。不知道他們想起以前的奶酪,想起在深圳的日子,是否待見中國。

你搶了別人那麽多飯碗,當然不可能受別人的歡迎,至少也是原因之一。君不見特朗普競選,三句不離“中國人搶了我們的工作”。當年美國的排華法案,最大的推手就是美國的“無產階級”--各個產業的藍領工人,因為中國勞工吃苦耐勞搶了他們不少飯碗。

=========

有人誤解我舉的例子隻是中國人做點低端的東西。首先,芯片分檔次,但能做出芯片就不低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再小的芯片也比做衣服鞋子塑料盆、或者賣礦賣石油高端多了。其次,低端不一定不賺錢。我司現在自己的理念是:把產品做的又便宜又夠用是門有技術含量的手藝活。

大產品的例子也不少,如我司數字電視、IP camera的芯片早就被華為海思幹翻了。還說手機,當年摩托諾記一統天下的時候,我司的手機主芯片差不多在全球每個角落,影響力大到公司CEO來華被386接見。現在早就從手機套片撤出了,倒是華為海思的手機套片這兩年有數以億計的銷量。

===============

還有人說,日本人、韓國人也搶了很多高端的飯碗,為何他們沒有那麽不受“待見”?我想說:這麽說的人肯定是小年輕,八九十年代日本和美國烽火連天的貿易戰、汽車戰、牛肉戰大概沒有什麽印象了。

其次更重要的,中國和日本、韓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國家。我是說規模。這個規模是質的不同。日本才1.3億人口,韓國滿打滿算才5千萬人口。中國是14億。日本才能搶多少產業?韓國更不用提了。而中國的人口比所有發達國家總人口加起來還多。如果這麽多人口可以加入工業化的大潮,不管你是用何種方式加入進去--富士康產線的小妹也好,京東的送貨員也好,大疆的研發工程師也罷,天天跑企業的PE/VC也罷---如果這麽多人在現代化的曆史進程中發展起來、動員起來,大家覺得中國可以到什麽水平?

中國的規模保證了:

1. 中國人可以進入很多的領域:如果你隻有5000萬人口,你可能電子發達、造船發達,但是你機械工程、生物、IT、航天...就沒有足夠的工程師了。而中國不會,中國每個領域的潛在人力資源規模都差不多頂上一個中等發達國家。

2. 中國從產業鏈低端往上吃,但是即使往上爬,吃到嘴裏的也不放口。日本、韓國他們的產業鏈升級,相對低端的就轉移出去了,轉移到中國、東南亞、印度。可中國有豐富的不同層次的資源,少數人少數產業往上走的同時,相當部分的金字塔的低端仍然吃在自己口裏。中國現在機電製造發達,可還是有大量的來料加工企業、衣服鞋子塑料盆。富士康深圳呆不下了,可以去東莞、去河南。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產業轉移可以在中國內部完成。以前是日韓吃肉中國喝湯,等中國這麽多人開始吃肉時,湯也沒法剩給別人。這個是很恐怖的。

所有跟帖: 

當年中國靠人口紅利,現在靠的是海量的工程師紅利(不光是IT電子類,也包括土木工程、化學生物等),讚 -土棉農- 給 土棉農 發送悄悄話 土棉農 的博客首頁 (169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19:17:32

以後還有大量的老年人紅利,送中國進入停滯時代 -Twinlight- 給 Twinlight 發送悄悄話 Twinligh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1/2018 postreply 05:28:48

少了,就幾百億。華為一年消費美國韓國日本芯片是2千多億。但是大多份額都是手機而已。在深圳滿大街都是裝手機的工廠! -up-down-who- 給 up-down-who 發送悄悄話 (876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19:49:30

說的很對 -灣月枕- 給 灣月枕 發送悄悄話 灣月枕 的博客首頁 (412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20:07:42

一定是圖便宜,買的山寨貨。摳門 -土棉農- 給 土棉農 發送悄悄話 土棉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20:33:45

我問了業內人士, 手機已經大量使用國產芯片。高鐵的國產化的零部件質量已相當好。 -愛提問- 給 愛提問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1/2018 postreply 05:27:26

芯片與芯片差別還是蠻大的 -春暖花開8- 給 春暖花開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1/2018 postreply 05:30:55

日本老齡化厲害, 德國靠中東移民, 美國靠世界移民, 中國靠自己加上好學, 敢超沒問題。 -愛提問- 給 愛提問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1/2018 postreply 05:52:38

這個打臉打的 -GGLL- 給 GGLL 發送悄悄話 GGL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1/2018 postreply 13:25:30

事實上,美國吃的是全世界工程師(包括中國工程師)的紅利 -春暖花開8- 給 春暖花開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1/2018 postreply 05:34: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