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後在深圳街頭哭了:我活了26年,說實話,我從沒想過人們可以如此充滿希望地活著。

來源: twbxw 2017-12-15 06:17:0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853 bytes)

深圳的街區

藤田祥平是一名26歲的日本年輕人。在第一次來到深圳後,他被這裏的繁榮和發展所震驚。

感慨之下,他對日本占據主流社會話語權的“大叔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在日本,藤田屬於成長於“失落20年”的一代年輕人。

在經濟長期相對低迷的局麵下,在這批年輕人中存在普遍的“閉塞感”和“無力感”,雖然本文作者的想法也許並不全麵,但也能夠代表相當一部分日本年輕人的心態。

本文原題為《日本被中國完敗的今天,26歲的我想和所有的大叔們說幾句》,原刊載於日本《周刊現代》網站。

1

深圳顛覆了我的常識

我出生於1991年,當時的日本剛剛被泡沫經濟破滅的氣氛所籠罩,而我曾是那個過去時代的寵兒。我今年26歲,父母在大阪郊區經營一家比較大的二手車商店。小時候,家裏還算有點錢,但後來可以說是家道中落。

東日本大地震那年(2011年),母親突然去世了。從那時候起,父親偶爾會抱怨沒錢。我也與父親談起過是否要繼承家業,父親卻說:“這一行未來不會有什麽空間,別做這個了。”

於是,我開始以撰文為生。這個工作雖然不會大富大貴,但好歹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這樣,我為網絡媒體寫了一年文章。我主要關注電玩和小說題材,但如果有別的約稿,我也會接下來。上個月,應一家媒體之約,我決定去中國采訪。采訪主題是了解中國的VR市場。

就在這次采訪期間,我感到自己的“常識”被從根本上顛覆了。

IT業巨頭騰訊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市——印象中這裏大致相當於豐田總部所在的日本愛知縣。我從香港轉道前往深圳,隨著自己越來越接近市中心,一種感覺愈發強烈:

“日本輸了,至少從經濟而言確是如此。”

這才是“經濟高速增長期”吧?

高層建築鱗次櫛比、直抵雲霄,還有不少工程正在施工。

深圳市中心名為“華強北”的地段是一條電器街,其麵積有15棟“有都八喜”(日本一家大型電器連鎖店)那麽大,其中滿是品牌直營店和個體商店。

這裏街道上各處停放的自行車都是一個型號,由世界上最大的共享單車服務公司摩拜提供。用戶隻需用手機掃描就可隨取隨用,任意停放。

商場裏有出售椰子的自動售貨機,裏麵堆滿了新鮮椰子。用聊天軟件“微信”“掃一掃”完成支付後,售貨機就自動在椰子上鑽個洞,插上吸管,然後送到出貨口。

“微信”幾乎已經普及於所有的小商店,即便是在充滿古舊感的雜貨店,隻需用手機掃上店主大叔的二維碼,就能完成支付。

2017年11月1日,新建成的廣東深圳人才公園開園。新華社記者毛思倩 攝

我深深感到,如果把一國經濟比作“人”,那麽中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隻要讓自己動起來,身體就會充分發育。而這個國家恰恰擁有大量能“讓身體動起來”的年輕人。

相比之下,老齡化下的日本即使想動,身體也動不起來。這意味著,今天的日本能夠從當今中國學到的新東西,恐怕並不多。

走在令人震撼的深圳街頭,我想:“我們這也算是體驗到經濟高速增長期了吧?”(日語中“經濟高速增長期”通常指戰後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時期。出生於泡沫經濟破滅後的作者這一代人,並未體驗過日本的這一時期——譯注)

能使用微信支付的小商店

2

我在深圳街頭留下了眼淚

在深圳,街上的人們總是在討論著什麽,幾乎每若幹行人中,就可能有一個在愉快地哼著歌。魚群般的汽車排成長龍,時不時會有司機按著汽車喇叭,這兒沒有日本所謂“禮儀”那些繁文縟節的束縛,隻有深入人心的對話和感受。

請允許我嘮叨一句:我是在泡沫經濟破滅的烏雲之下出生的。我活了26年,說實話,我從沒想過人們可以如此充滿希望地活著。

在我采訪那些深圳的VR行業企業後,我的這種感覺愈發強烈。

他們的決定非常果斷。有些項目策劃雖然聽起來讓人略有疑慮,但卻很快就會出現在市場。

我在當年坐班工作時,曾經寫過各種策劃案,不過因為是在日本,往往很快就被直接駁回。但在這個國家,卻很可能會順利通過。如果真是這樣,我的思考和行動就能夠付諸於現實,我的工作也可以得到真正的成就感。

說實話,他們很令人羨慕。在深圳街頭到處閃爍的LED屏下,我好幾次流下了眼淚。我在想,在這個國度,如果文章寫得好,也是能養活自己的吧。

中國商場的椰子販賣機

3

日本還剩下什麽?恐怕隻能輸出人才

不過,我也隻能瞎叨叨。麵對眼前的中國,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日本能做什麽。

我的答案是:文化

我在深圳體驗的VR產品質量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這裏的“慘不忍睹”並非比喻,而是因為在我戴上VR眼鏡體驗這些產品時,經常會覺得眩暈和不舒服。如果究其根源,恐怕是由於曆史原因,這裏還缺乏製作此類產品的文化積澱。

正因為如此,有長期娛樂業經驗的日本應該加強文化產品的輸出。打個比方,就像是悟空(此處指日本動漫《七龍珠》中的悟空——譯注)、馬裏奧、皮卡丘的動畫形象也能讓對方不自覺地接受,這是潛移默化的輸出。

當然,上麵這些話,以前應該都有人說過。不過我想多說一句——日本應該做好優秀人才的輸出工作。

為什麽?因為日本人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以至於今天不得不要窮心竭力,才能留下日本文化和經濟的基因。

高樓林立的中國城市

4

致我們的人生前輩們

我想代表日本20多歲的年輕人們,向我們的人生前輩說幾句話。無論你們是身居管理層,或是經營者,抑或是決策者,我都希望你們能聽到我的幾句話。

目前的局麵是你們這一代人形成的,但我們並不是要向你們抱怨什麽。我想說的是,應該給予有能力的年輕人一定權限,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靈活安排勞動時間,應該實現女性員工和男性員工的“同崗同酬”,應該從已經沒有前景的國內戰鬥中撤退出來,轉移到中國這個戰場。

具體而言:

請充分認清中國的體量,從“授之以魚”轉為“授之以漁”。日本擁有與國際社會的一流協調能力,我們應當繼續維持美國及歐盟國家暢通的溝通渠道,並對中國采取自主的協調路線。

請賣掉已經讀完的英語教材,買些中文教材回來。這意味著去參與一個充滿經濟機會的市場。請看看如今日本的出生率數據;請看看如今日本應屆畢業生的人均工資數據;請看看如今日本的人均勞動時間數據!

我們這些年輕人如今疲憊不堪,食不果腹。如果仍然推行現在這樣明顯錯誤的戰略,我們就會逃離這個國家。請在你的公司裏找個年輕人送到中國去,不論他是誰。隻要給他配個翻譯,他就可以做任何工作。

我想和你們說:拜托了,不要把我們年輕人當作稻草人,當成你們抱怨的對象,請把我們當做經濟的子彈。

你們年輕的時候,難道不是那樣認真對待美國市場的嗎?

你們之所以能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幸存下來,之所以能夠讓日本能有今天的富裕與發達,靠的不是忠實地服從上級命令,而是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根據自己的想法行動。所以你們才能培養出我們,培養出更為優秀的下一代。

那麽,也請給我們這樣的機會,我們也會培養出下一代優秀者。

請給我們這些年輕人機會!請關心我們的想法!如果不這樣,我們就要拋棄日本,各行其是。也許大家不是一齊離開,而是有能力者首先離去——你們肯定知道,這樣的趨勢已經出現。

所有跟帖: 

這個日本年輕人有頭腦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相對強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5/2017 postreply 06:55:20

日本的loser -凍涼之才- 給 凍涼之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5/2017 postreply 11:22:08

中國的老齡化程度以後會超過日本 -海邊居- 給 海邊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6/2017 postreply 03:41: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