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知”在美國生活三個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z?t

來源: 土棉農 2017-12-13 19:05:4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286 bytes)
一個“公知”在美國生活三個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是什麽造成“出國後更愛國”?有人做了數據分析,答案是認知偏差,即國外並不像曾經想象的那樣美好。

上麵這段話作為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慨,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但曾經做過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的“喬木”不能算普通人,他在國內是話題人物,以尖銳批評他的“祖國”博取聲名,“公知”的標簽,對他還是比較貼切的。

那麽,問題來了。上麵這段話怎麽看都不像從一個公知嘴裏說出來的。美國不是所有公知的dreamland嗎?怎麽去了三個月,夢就碎了?就“個中滋味,一言難盡”?這是怎麽啦?

我們對喬木的話感到驚訝,而喬木曾經的隊友感受到的卻是“背叛”,他們對喬木展開了一輪頗為激烈的批判。 

夢碎

過去喬木都是發新浪微博,去了美國入鄉隨俗,開始發推。在推特上,他詳細描述了自己在美國生活的一些體驗,比如美國公路經常收費,保險和停車費高,稅費名目多,社會沒有普遍的福利,生活壓力大,很多人看不起病,買不起房等等,其中還有很多方麵與中國做了對比。

可以看出,喬木列舉的都是他之前對美國抱有的一些具體期待,或者說美好幻象。當他發現,真實情況是另外一個樣子,和他的想象有大落差,失落失望油然而生,甚至我們能感到他一定程度上的幻滅感。

喬木說的這些都很具體,不少人對他的準確性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喬木在美國逗留時間短,他的觀察屬於“盲人摸象”級別的。 

從喬木的推特上,我們能看到一個叫北風(溫雲超)的人對喬木的批評,溫雲超的言辭毫不客氣,堪稱激烈。而喬木對溫雲超批評的回應,溫順得像一頭小貓。所謂北風(溫雲超)是十分活躍的鐵杆海外反華分子,從這個截圖能看出,兩人相識。

除了質疑喬木觀察美國的視角和結論,還有些人幹脆直言:既然說美國不好,不如滾回中國。喬木後來陸續發了不少推特,就具體問題逐一解釋、回應各種疑問。

其實,美國公路是不是收費並不是很重要了,喬木對美國的失望毫無疑問是真實的。在今年9月去美國之前,喬木一方麵猛批中國,一方麵對美國充滿溢美之詞。這個對比使得今天的這一幕更具有戲劇性。

由於他經常口無遮攔挑起話題,幾度引發輿論爭議。比如當年舉報何炅“吃空餉”,讓喬木“名揚天下”,後來他又發表大學男教授在研究生麵試時對女生“一看臉二看胸”的言論,激起輿論討伐。

很多人覺得他的諸多言論與其教師身份不匹配,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給予其記過處分,將喬木由副教授調任圖書館管理員。喬木對此不滿,最終在今年初辭職,幾個月後出國謀生。

英國《衛報》報道喬木赴美。

我們來看看喬木對美國的讚賞和推崇。

在他最新的一篇文章《奇跡的女兒》中,他還講了兩個故事,主人公分別是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飾演教師的魏敏芝,以及2017年世界體操錦標賽的女子全能冠軍摩根•霍爾德,他將這兩位華人在美國的故事稱為“奇跡”。將中美兩相對比,喬木似乎依然在努力地強調,美國堪稱“奇跡”,而他也在等待那個奇跡。

然而從他的另一篇文章中,我們卻讀到這樣的句子:

“我此前講學開會、考察旅遊,多次來美,走馬觀花,看到的美國到處綠色掩映,笑臉相迎,人人幸福。但短暫停留,旅遊購物,被壓製的消費欲望的一次性釋放,和工作生活、居家過日子的體驗,完全不一樣。”

“美國是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市場購買、競爭取勝、資本為王。不講人情,雖然有人道。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社會總體水平高,毋庸置疑,但弊病一直存在。”

雖然能看出,喬木直到現在還沒完全放下對美國的期待,但我們還是明顯感覺到他的變化,他對美國的態度已經不是一味褒揚,而已經看到了美國的缺陷和問題。

總之,那個完美無瑕的“美國夢”在他心中已悄悄破滅了。現在我們能做出基本判斷,這個“美國夢”更大程度上基於喬木對美國情況的無知。 

迷醉

心情複雜的不隻是喬木。

再來看看這一位。

這個“成濤漫畫”和喬木差不多前後腳到的美國。和喬木對美國客觀現實失望不同的是,“成濤漫畫”更多是對在美國的“隊友”內訌感到不滿,對視美國為“自由之地”,將“推牆”視為己任的“成濤漫畫”來說,這或許是更深層次的失望。

喬木和“成濤漫畫”是比較極端,但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公知的變節”,有助於我們對美國更客觀理性的認知。

留學圈早就有這樣的說法,“一出國,就愛國”,或者“越出國,越愛國”。去之前,對西方世界的想象過於美好,去了之後,難以接受想象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反觀曾被自己嫌棄的祖國,又看出了諸多過去不曾看見的“好”來。

中國社會長期流傳著美國的種種傳說。美國稱霸世界那麽多年,留給中國人的強大印象是很深刻的。中國人把“美”這個美好的詞給了“美國”,也把它想成一個很“美”的國家:比如“全民有福利,看病花錢少,家家擁豪宅,養車極便宜,汽車不年檢,公路不收費,大學普及化,養老不用愁……”總之在美國的生活就是美夢一般。一些中國人在遭遇生活現實的挫折或打壓時,更是將對美國的浪漫想象放大數倍。

是什麽造成“出國後更愛國”?有人做了數據分析,答案如圖。注:認知偏差,即國外並不像曾經想象的那樣美好。

還有一些了解真實情況的人,因為不同的目的,選擇性地美化美國,貶低中國。

喬木曾在高校任教,算是有些見識的,他的無知程度在“公知”中大概算中等。他們看不到,這世界上早沒有一個現成的dream land,真正的dream land需要用我們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出來。一個基本現實是,當前西方發達國家自己的問題不斷冒出來,他們焦頭爛額,對世界更失去了引領作用。 

清醒

對喬木等人“一言難盡”的“複雜心情”,坦率地說,刀哥的心情也是複雜的,一言難盡的。一方麵,看到這些“公知”被現實打臉,覺得痛快,覺得他們活該,很有想嘲笑他們的衝動(實際上還是忍不住在前文中嘲笑了他們一番)。

另一方麵,還感到,他們調整自己的認知是好事,該歡迎任何人矯正自己的片麵認知。誰對現實都會有一個認識的過程。誰敢說自己對所有問題的看法,從小到大就沒變過呢?從這個意義上說,“公知的改變”,示範性意義更大。

更重要的是,即使美國沒有我們想得好,西方世界沒有我們想得好,這對我們的意義在哪兒呢?這個認識,可能會讓我們更愛國,更能理解自己國家的難處,但並不能轉變成中國的好來。幸災樂禍的心態,對我們並無裨益。

不怕向諸位坦白,刀哥之前對美國也有美好的想象,也曾有過和喬木類似的失望。對一個後發國家來說,如果有現成的發展道路可以效仿,那將是成本最低的選擇。但現在西方自己都成問題了,更做不了別人的表率。中國的體量更決定了,中國隻能走自己的路,走出一條前無古人的路,中國的探索還寄托著整個人類的希望。

最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喬木想回國,你還歡迎嗎?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所有跟帖: 

我也看到這篇文章。公知發現在美國生活不易。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相對強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3/2017 postreply 22:38:30

那這些人也願意移民,北京的房子值錢,可是不會覺得自己是有錢人。把北京的房子賣了,手裏有兩百萬美金,移民美加澳新 -五刀口- 給 五刀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4/2017 postreply 05:17:14

我回中國一個星期就更加愛美國了 -Twinlight- 給 Twinlight 發送悄悄話 Twinligh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4/2017 postreply 07:18:59

你就是個撒謊精,你也沒回過中國 -twbxw- 給 twbx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5/2017 postreply 05:30:23

嗬嗬, 心理太脆弱了。該到美國鍛煉鍛煉 -tellmetruth- 給 tellmetrut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7/2017 postreply 11:48: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