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回來“尋仇”了。他們竟然派出了當年的NBA總冠軍球隊,以總決賽MVP昂塞爾德領銜的華盛頓子彈隊訪問中國

來源: 土棉農 2017-10-29 13:41: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564 bytes)
maomaobear (70級) 2008-08-05 19:49  亮了 (0)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用乒乓外交敲開了美國的大門;而改革開放之後,美國則將他們的籃球送到了神秘的東方。改革開放,是中國向世界打開了大門,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湧入中國。雖然在1973年,中美籃球就有了第一次接觸,但是隻有到了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後,美國籃球才開始真正進入中國。也就是在那一年,中國球迷真正有機會欣賞到了扣籃這項曾經隻是傳說中的神奇技術。
  1979年4月,自視天下無敵的美國隊派出了由全美大學明星臨時組建的國家隊(平均身高達到了當時讓中國球員讚歎的2.01米)出訪中國。在經曆了短暫的集訓之後,這支學生軍來到了中國,企圖在這個有著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度裏彰顯一下美國籃球的強大無敵。可是比賽結果卻出人意料。
  1979年4月11日,比賽如期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中國隊方麵派出了當時國內的“常勝之師”八一隊迎戰強敵。當然,這不是小看對手,因為實際上當時的八一隊就相當於國家隊,甚至比國家隊實力更強。八一隊的五名當家主力球星,有四位都是國家隊裏的核心人物,而且他們之間的配合也相對更默契一些。
  首戰,八一隊依靠整體配合,依靠聯防和多點開花、內外結合的戰術給了美國隊一個下馬威,兵不血刃地拿下美國隊,令對手大感意外。美國隊員怎麽都想不通,中國隊看似簡單的2-3聯防竟然讓他們超強的個人能力無用武之地,每次都無功而返。在比賽中,八一隊身高2.20米的主力中鋒穆鐵柱在內線隻手遮天,把守的防線牢不可破。對美國球員來說,鐵柱的強大並不是因為個人技術有多高強,而是他一身十三太保橫練的硬功夫讓人無下手之處。鐵柱身體結實,步法穩健,對手怎麽也撞不開他這道八一隊內線的銅牆鐵壁。而在攻擊方麵,八一隊身高僅1.78米的小個後衛吳忻水是主要功臣,他組織有序,突破犀利。同時,八一隊兩個鋒衛搖擺人郭永林和神投隊長匡魯彬一左一右遙相呼應,成為兩個非常可靠的得分點。二中鋒位置上的刑偉寧則在穆鐵柱的掩護下,底線屢屢上籃得手。如此一來,八一隊的多點開花打得對手顧此失彼,破綻百出,最後不得不俯首稱臣於八一隊手下,讓全場18000名觀眾大飽眼福。同時,也為中國籃球爭足了麵子。這場比賽受到了當時各界的極大重視,當時惟一的體育專業報紙《體育報》(現《中國體育報》)更是將八一隊戰勝美國國家隊的新聞放在了頭版頭條,以極大的篇幅地向全國人民傳遞著這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兩天之後,雙方再次激戰一場。任憑美國隊如何努力,如何表演扣籃絕技,八一隊多點開花戰術仍能從容應付。對手那邊扣一個籃,八一隊這邊輕鬆投進兩分。由於年輕的美國隊心態不穩,打得急燥,心理準備不足,結果以69比72再折一陣。
  輸球不能輸人,一向以籃球為驕傲的美國人是不會就此罷休的。
  果然,在那支以大學生為班底的美國國家隊接連輸給八一隊兩場比賽的四個月後,美國人回來“尋仇”了。他們竟然派出了當年的NBA總冠軍球隊,以總決賽MVP昂塞爾德領銜的華盛頓子彈隊訪問中國,與國內最好的八一隊再進行一場比賽。本文開篇由徐濟成講述的那個神奇無比的快攻鏡頭和謝凱南描寫的那個空中接力就出現這場比賽中。
  “冠軍隊果然不同反響,當時一打起來就知道與前幾個月的美國大學生組成的國家隊不一樣,人家的身體和速度,以前咱們見都沒見過。昂塞爾德身高隻有2.01米,卻防住了2.20米的穆鐵柱。鐵柱接球後,被對手壓得根本連胳臂都抬不起來,沒辦法,力量沒人家大啊!”當年在這場比賽中得到18分的八一隊隊長,現在中國男籃的領隊匡魯彬回憶著那場比賽。
  不同的人對那場比賽的回憶也是不同的。在報道比賽的謝凱南眼中,八一隊輸得比較可惜。“雖然我們實力比他們差一點,但那場比賽咬得很緊,雙方都拚出了全力。裁判吹得非常公道,八一隊還是有機會的,隻是後來,比分才被對方拉開了。”而在比賽者匡魯彬的眼中,這場比賽則是另外一種情況,“表麵上看我們比分拉得並不開,上場甚至才隻輸了對方一分,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機會贏球。”
  作為旁觀者,謝凱南看到的是雙方交替上升的比分,“八一隊內線牽製,外圍發炮的打法對美國人還是很有用的,雖然是NBA的球隊,但對付聯防還是差一點。”作為參與者,匡魯彬感覺到的則是實力上的不足。“冠軍隊就是冠軍隊,打法非常成熟。雖然他們沒有人比鐵柱個子高,但力量和速度都是以前我們見都沒有見過的。他們在身後頂住鐵柱,鐵柱根本就沒有辦法把球舉起來,也沒有辦法轉身。我的身體素質在國內還可以,但是和對方一比,實在差得很遠,拉都拉不住。”
  在匡魯彬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一支NBA冠軍球隊的真正實力。“他們打人盯人,但是來中國比賽是打聯防,這一點他們確實不適應。4月我們能贏那支大學生隊,是因為他們外圍沒有籃兒,對聯防一點兒辦法都沒有。而這支NBA的冠軍隊,內線強,外圍也準,並不怕聯防。特別是在他們對付聯防打不開的時候,會采用一種非常不講理的打法,外圍投,然後依靠身體素質好衝搶籃球,因此比賽的主動權一直在他們一方。特別是進入下場之後,他們的戰術一調整,針對性更強,一下子就把比分給拉開了。上半場,我們的頭號得分手郭永林得了20分,但下半場在對方嚴密防守下,機會一下子少了,隻得了8分。85比96,我們最後輸了11分,輸的心服口服。”
  在那場比賽裏,給匡魯彬還有當時觀看了那場比賽的中國球迷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方的一個小個兒控衛,叫波特。匡魯彬說:“那個小個子的運球和傳球功夫都非常出色,假動作很逼真,一些諸如背後運球,後轉身運球,跨下運球的變向,都使用的非常熟練,籃球就像被他的手吸住了一樣,圍著他的身前身後轉,看得出基本功非常好。另外,他的傳球觀賞性也非常強,總能得到觀眾的喝彩,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眼花繚亂。”匡魯彬曾經是中國最優秀的球員之一,他曾經在一場比賽的最後7分鍾得到創紀錄的20多分,是一名出色的攻擊後衛。能夠得到他的讚譽,波特的打球風格在當時對中國籃球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特別讓匡魯彬感慨的還有當時子彈隊的中鋒昂塞爾德。子彈隊主教練在首都體育館帶領子彈隊和八一隊進行了一次聯合訓練,在這次訓練中,昂塞爾德表演了他的一個絕活:搶籃板球直接發動快攻的中鋒技術。“他在這邊搶下後場籃板球,在空中直接360度轉身,不待身體落地,雙手把球直接拋到對麵的籃板上,籃球能夠準確地砸在對麵的籃板上,準頭之準,力道之強,著實令人吃驚。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他的這招絕對不是蒙的,非常有把握,連續做而且連續成,沒有一次失誤。現在的NBA球員也許有的球員能做這樣的動作,但絕對達不到昂塞爾德那麽高的成功率,更不可能連續成功做上多次。”透過匡魯彬的回憶,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那時NBA技術水平之高。
  在回憶1979年那場重要的比賽時,還有一個細節我們不應該忘記。這個細節需要感謝當時的攝影記者,快門按下之後,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張照片。美國隊後衛波特上籃的時候,被中國隊的匡魯彬成功封蓋。這是一個連當事人都已經忘記的細節,在那個時代,集體的榮譽永遠高於個人的表現,一場激烈的比賽之後,八一隊居然沒有一名球員記得住自己在場上有過哪一次成功的表演。與對手在盡情表演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個年代的中國球員,隻是在認認真真地打著一場比賽。
  三年後,美國又派出一支球隊訪問中國,這支球隊比起子彈隊的陣容還要豪華,全部的20人都是由NBA中各隊的全明星球員組成,隊內包括當時的傳奇中鋒,“天勾”賈巴爾,和西雅圖的當家球星大衛?湯普森。這次美國隊與中國國家隊北京首都體育館大戰兩場,最終都在比分上取得最後的勝利,尤其是第二場更是以100比76取得了24分的大勝。在比賽中,身高僅有1.93米的大衛?湯普森速度飛快,搶斷後各種姿勢的扣籃表演,時而空中接力,時而背扣,時而大風車,把比賽場變成了自己的個人扣籃秀場。當然,這樣的表演當然贏得了在場中國觀眾熱烈的掌聲,因為對於那個年代的球迷來說,這樣花哨的扣籃實在是難得一見。

[ 此貼被maomaobear在2008-08-05 19:57重新編輯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