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作家:中國發展超越美國認知 美媒隻報缺點

來源: alafaya 2017-06-06 06:23: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16 bytes)

核心提示:美國老百姓對中國的認知已經陳腐過時了,現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超過81%是由本國內需推動的,中國人的工資水平在提高,因此一些依賴廉價勞動力的工廠被迫遷往墨西哥或越南。

美國多麗著作網站6月4日美國女作家多麗·瓊斯·楊的《美國人不了解的中國》一文,文章摘編如下:

在中國,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地鐵,又新又幹淨,而且沒有塗鴉。盡管大多數乘客是中國人,但廣播卻使用中英雙語。在每一站,乘客都被提醒“mind the gap”,即小心站台與列車之間的空隙。

“Mind the gap”對最近沒到過中國的美國人也是個很好的提醒。最近我用3周時間遊覽了6座中國城市,對中國的一片繁榮感到驚訝。城際航班滿載的幾乎全是中國旅客,上海最豪華的酒店裏擠滿了要入住的本國人。從高鐵上看到的是大型農業綜合企業,機械化程度很高,還有一片又一片高層公寓樓,準備供擺脫了過去苦累不堪的田間勞動的農民居住,這與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農村形成了鮮明對比。

令人遺憾的是,受特朗普競選總統期間發表的有關不公平貿易做法的言論推波助瀾,美國老百姓對中國的認知已經陳腐過時了。現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超過81%是由本國內需推動的。中國人的工資水平在提高,因此一些依賴廉價勞動力的工廠被迫遷往墨西哥或越南。

真正打動我們的是中國的老百姓現在富起來了。我丈夫(華裔)的堂侄在沒有自來水的農村長大,而今在南京擁有自己的公司,銷售測試聽力用的隔音室。一位友人的兒子,過去沒考上中國的大學,現在銷售自創品牌的化妝品,手下有200名員工。我丈夫的外甥女婿辭掉了報紙編輯的工作,開了一家酒莊。他釀造了2000瓶紅酒,品質據愛喝葡萄酒的美國親戚評判已達到國際水平,這些產品都隻在中國銷售。有了6.7%的經濟年增長率和13.7億人口,誰還需要考慮出口?我們在舊金山的女婿很羨慕中國企業家們有這麽顯而易見的成功機會。

隨著城市人口激增,建築塔吊點綴著中國大城市的天際線,高速公路上滿是奔馳、寶馬、豐田、福特和別克,這些車大多是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購物中心隨處可見,很多都有進口品牌專賣店。在上海,我們參觀了一家特斯拉經銷商,隔壁店裏銷售的是高端無人機。

美國媒體對中國缺點和缺乏西方式自由的報道助長了美國人的錯誤認知,不過這對多數中國人來說無關緊要。中國人樂於使用百度、微信和滴滴,它們是中國版的穀歌、臉書和優步。距我們上次探訪也就一年的時間,手機支付已經普及,而滴滴也大行其道,以至於在北京招手打到車幾乎不可能。地鐵裏約90%的乘客都在看智能手機——有人用蘋果,有人用三星,也有人用的是鮮為人知的中國品牌,他們了解的世界新聞遠比祖輩多得多。

所有跟帖: 

有識之士 -土棉農- 給 土棉農 發送悄悄話 土棉農 的博客首頁 (169 bytes) () 06/06/2017 postreply 06:51:07

真是這樣。 -3227- 給 322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6/2017 postreply 06:56: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