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不再是好選擇,及中美基本麵分析簡介
Tianzi (偷月亮的人)
5年前,一個朋友考慮海歸,問我的意見,我就覺得海歸對他來說是個好選擇。
然而世異時移。
2016年中,我在菌斑發帖,有個預言,就是文革2.0 將要開始。我還預言,中國麵臨環
境崩潰的風險,最終導致“自然災害”2.0。2016有兩個標誌性事件,雷洋事件和政府
對世界史上範圍最大中國史上最嚴重霧霾的掩耳盜鈴粉飾太平。2017剛開年,又有兩個
標誌事件,鄧相超被文革式圍攻並被迫退休,最高法宣稱不要司法獨立。現在事情的發
展,一步步在接近我的預言。對於鄧相超和他的幾個“右派”朋友們,他們已經親曆文
革2.0了。這些標誌性事件,說明中國還是那個中國,那個象很多老年人一樣異常頑固
的中國,一千年來沒有根本性進步。我們看到的隻是技術層麵的進步,還是被西方逼的
。這些標誌性事件,也說明前些年的開明姿態嘎然而止,哪怕裝裝樣子也懶得裝了。右
派幻想的啟蒙運動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雖然習總說過既不走老路也不走(西方式)
邪路,但中國還是要回到老路上去。因為中國人並不善於創新,更別說係統性的製度創
新了。
相反,美國也好,西方作為一個整體,在文明(civilization)層麵一直充滿活力,不
斷進步。二戰時還把日裔關入集中營,韓戰時沒聽說華人怎麽受迫害。後來聯邦政府主
動支持民權運動,到現在人權深入各種minority。都是在不斷進步。至於政治科學,經
濟學,曆史分析,也是一直不斷進步。政治的手段不斷細化和進化,不管對普通人是好
是壞,首先是科學化了,比如媒體洗腦灌輸的方法越發有效。所以就算中美開戰,也不
會直接恢複二戰時那種集中營給華人。經濟學,從芝加哥學派那套建立在理性經濟人假
設上的不切實際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說,到90年代的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
,引入了心理分析),也在不斷進化。而國內主流經濟學家幾年前還在販售芝加哥學派
的東東,60年代的貨。這就是差距。
這就是我對中美的基本麵分析的一小部分。其他需要考慮的還有可以征用的資源,人口
結構,社會多元化等等。
簡單說,可征用的資源,中國跟美國比不在一個層次上,包括人口,別看中國人口多了
幾倍,因為素質差距太大。比如,美國隨隨便便有幾百萬飛過飛機受過良好教育身體又
好有licence的人,培養一下就是合格的軍機飛行員。而中國呢,教育水平高的,身體
差四眼仔一大堆。美國人人都能擁搶,經常打靶的人能有幾千萬。中國呢?物質資源,
光高科技和現代武器必須的稀土,中國就所剩不多了,都廉價賣給外國了。美國光國內
就多的是。而且美國有能力使用盟友的資源。中國的盟友?夢遊還差不多。
人口結構,中國在人口老化,美國白人人口比例減少,各有利弊。很多中國人覺得美國
完了,就是因為非白人人口持續增加,會重蹈古羅馬覆轍。討論這個,要另開一題。簡
單地說,美國的問題沒那麽嚴重,中國的問題沒那麽樂觀。未來取決於兩國的應對。要
知道,中國人是個非常樂觀的民族,就像生活過的苦的更喜歡看喜劇一樣,粉飾太平的
功夫不是蓋的。而美國人中有不少悲觀人士,並且能正常發聲,還能和其他人一起討論
辯論,而不是被封微博被圍攻。所以誰能應對更好?
社會多元化(diversity,不是指人種,而是指思維,價值觀,等等思想意識層麵的)
中國遠遠比不上美國。打個比方,中國象田地,雖然看起來很整齊,種的作物種類有限
。美國象熱帶雨林,物種豐富。多元化有利於思想碰撞產生創造性。
其他關於基本麵,沒時間寫長篇,等有時間再慢慢寫。總之,就像全世界包括中國的主
權投資都喜歡買美債一樣,這是對美國的基本麵的肯定,雖然大家都知道,美國一樣麵
臨很大的挑戰。以前全世界投資人也在中國看到了機遇,現在卻紛紛撤離,不用想就知
道前景很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