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2號線與1號線的差距(中國設計與德國設計的差距)《細節決定成敗》

來源: europe 2015-06-07 11:28: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682 bytes)

上海地鐵2號線與1號線的差距(中國設計與德國設計的差距)
 

 
樓主:liuliang12cn 時間:2012-05-13 18:10:00 點擊:11332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人自己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知道其中有那麽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 
  1、三級台階  
  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麵平齊的,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要踏上三級台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不要小看這三級台階,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事實上一號線內的那些防汛設施幾乎從來沒有動用過,與之相較地鐵二號線曾發生過雨天被淹的慘劇。(部分車站現在也有三級台階,比如:東昌路站) 
  2、轉彎  
  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出口都會轉一個彎,不會直接通到室外,而二號線顯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這一個轉彎大大減少了地鐵站台和外部的熱量交換,從而減輕了空調的壓力,使得一號線的電費大大小於二號線。 
  3、地麵裝飾線  
  一號線的站台最外邊采用金屬裝飾,裏麵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在裏麵鋪設同一色彩地磚。這樣的裝飾,給予乘客心理上暗示,從而使所有的人都會下意識地站在地磚所在的範圍內,和地鐵保持了大約50厘米的距離,保證了乘客的安全。而二號線地麵全部用同色的地磚鋪成,稍不注意就會過於靠近軌道,使得地鐵公司不得不安排專門的人員來提醒乘客。 
  4、站台寬度  
  一號線的站台比較寬(較窄的漕寶路站正在改建中),上下車比較方便,而二號線的站台比較窄,尤其其一二層之間的樓梯比較窄,在高峰時間,顯得非常擁擠。較窄的站台,也使乘客無法看清楚對麵的本站站牌,容易坐過站。這使得二號線重新裝飾了所有的柱子,使每一個站台的柱子都不相同,以方便乘客辨認。但同時二號線也喪失了在柱子上做廣告的收入。
  5、小缺口  
  地鐵一號線,在設計的時候留有站台門,地鐵到達的時候,地鐵門和站台門會對準,同時打開。沒有地鐵的時候站台門關閉。這進一步保存了站台的熱量,節省電費。同時也保證了旅客的安全,使得旅客根本不可能跳下站台。 然而在實際運營的時候,並沒有安裝站台門,但仍然可以在站台上看到門的導軌,導軌在每一個正對門的地方都留有一個缺口。(現在裝了西屋電器的屏蔽門) 
  6、其他 
  地鐵一號線每一個站台的樓梯、柱子的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這大大減少了設計時候的繪圖費用。從德國進口的車子的照明程度得到了精確的測量,當車廂壁上沒有懸掛任何東西的時候,其亮度是相當舒適的。而目前由於大量張貼了廣告,使得車廂內的照明偏暗。


《細節決定成敗》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

 

    有一次,與從德國回來的一位“海龜”朋友聊天時,我自然問起了他留德的感受,並問他對德國人印象最深的是什麽。他說是德國人的嚴謹,德國人對任何工作細節的關注。他說了令我吃驚的一件事:現在德國的高速公路有的還是希特勒時代修築的。

    有一位名人說過:“硬件項目的管理更多地體現在細節的管理,細節到每個設計、每次改動、每天操作。”坐過上海地鐵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鐵二號線的故事。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的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現一號線中有那麽多的細節在設計二號線時被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三級台階的作用

    上海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麵就那麽有限的一點點,一到夏天,雨水經常會使一些建築物受困。德國的設計師就注意到了這一細節,所以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台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台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就是這三級台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事實上,一號線內的那些防汛設施幾乎從來沒有動用過;而地鐵二號就因為缺了這幾級台階,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對出口轉彎的作用沒有理解

    德國設計師根據地形、地勢,在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這樣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煩嗎?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嗎?當二號線地鐵投入使用後,人們才發現這一轉彎的奧秘。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家裏開著空調,同時又開著門窗,你一定會心疼你每月多付的電費。想想看,一條地鐵增加點轉彎出口,省下了多少電,每天又省下了多少運營成本。

    ○一條裝飾線讓顧客更安全

    每個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當你距離軌道太近的時候,機車一來,你就會有一種危險感。在北京、廣州地鐵都發生過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險事件。德國設計師們在設計上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他們把靠近站台約50厘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這樣,當乘客走近站台邊時,就會有了“警惕”,停在安全線以內;而二號線的設計師們就沒想到這一點。地麵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磚,乘客很難意識到已經靠近了軌道。地鐵公司不得不安排專人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台寬度給人的舒適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時候,都體會到兩條地鐵舒適度的巨大差異。一號線的站台設計寬闊,上下車都很方便,而當你轉入二號線後,就感到窄窄的讓人難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這種大都市,二號線站台顯得非常擁擠。

    ○為什麽省掉站台門

    德國設計師在設計一號線時,一是為了讓乘客免於掉下站台,二是為了節省站台的熱量,每處都設計了相應的站台門,車來打開,車走關上。而中方的施工單位可能是為了“節省成本”,居然沒安裝站台門,當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國設計師的用心了。

    說中國的設計者沒有德國人聰明?我想未必。關鍵在於長期養成的對待工作的認真和精細的態度。比起意大利、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隨意,德國人顯得嚴肅、認真,甚至刻板,可就是憑著這種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國在二戰後迅速成為世界第三號強國。

    中國人決不缺乏聰明才智,缺的就是對“精細”的執著。想想我們的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遺憾。請問:我們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條沒有被“開膛破肚”過?我們的城市規劃設計者有誰想到了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通道(現在好像仍然沒有)?我們城市中的立交橋有多少剛剛“勝利完工”就成為新的擁堵點,從而不得不進行一遍遍的改造?我們城市裏鱗次櫛比的高樓中,真正有創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樓、四方塔樓,一片片地被克隆著……

    

認真做事隻是把事情做對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所有跟帖: 

老歐看來是要為西門子打抱不平:)) -老看客- 給 老看客 發送悄悄話 老看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27:30

此文給外行看看,小毛病不說,最後一點站台門根本是本末倒置 -大蜜蜂- 給 大蜜蜂 發送悄悄話 大蜜蜂 的博客首頁 (137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38:16

對的,站台門設計是中國要求的,因為中國人多,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51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40:57

老歐,好像現在德國的科學技術真的趕不上中國哦。 -lluvia- 給 lluvia 發送悄悄話 (152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42:50

哈哈。。。你這麽一說,老歐更要急壞了!:)) -老看客- 給 老看客 發送悄悄話 老看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48:42

老歐也像老杜那樣開始可愛起來了。 -lluvia- 給 lluvia 發送悄悄話 (9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57:48

3號線和1號線的差距就是法國設計和德國設計的差距。。 -pta- 給 pta 發送悄悄話 pt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45:14

設計中國也不差,問題是預算,鈔票的問題,設計在好,沒預算,誰給施工 -大蜜蜂- 給 大蜜蜂 發送悄悄話 大蜜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2:50:05

中國人怎麽會需要細節:畝產萬斤! -hfhfndt- 給 hfhfndt 發送悄悄話 (33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5:34:39

cheap too cheap 設計. Logic is cheap. -analytical- 給 analytica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7/2015 postreply 17:58: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