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人的文章供大家批判 -- 應重新評估中國式治理製度 馬丁?雅克 英國《金融時報》zt

來源: sanwant2012 2014-10-24 08:37: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76 bytes)
應重新評估中國式治理製度
《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 馬丁•雅克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編者按】FT中文網一直關注對中國模式民主製度的爭鳴與探討。《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馬丁•雅克日前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不能否認中國的治理製度在過去三十年中取得的成績,也不應將西式民主視為評判政權合法性的唯一標準。他同時提出,未來西方在治理方麵的問題有可能比中國更嚴峻。FT中文網今日刊登此文,歡迎海內外學者和各位讀者來稿,展開爭鳴。
西方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點:中國的軟肋在於政治製度。由於缺乏西式民主,中國的治理製度是不可持續的。最終,中國將被迫實行跟我們一樣的政治製度。
然而,中國的治理製度三十多年來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這種製度下,中國進行了現代曆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改革。
中國政府非常有能力,能夠以戰略眼光思考問題,與此同時也是務實和敢於嚐試的。這個政府讓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上升,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認為這個政府遲早(西方人一般認為隻會早不會遲)會失去民眾支持的想法是牽強的。相反,考慮到中國經濟仍在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還在不斷提高,這個政權的支持率上升的可能性將大於下降。
然而,我們不應認為,民眾對這個政權的支持隻會隨經濟增長的快慢而變化。在西方,民主製度是一個政權合法性的唯一來源幾乎已成為共識。這是錯誤的。中國政府的合法性根植於這個國家的曆史。政府和家庭,同為社會中最重要的兩種組織。在至少兩千年的時間裏,政府被視為中華文明的守衛者和化身。這就是中國政府合法性的主要來源。
中國政府的一些其他特征,比如重視賢能統治、政府能力以及關於國家與人民關係本質上具有家庭色彩的觀念,同樣是根深蒂固的。
每當政府失靈的時候,中國的情況就很糟糕,典型的例子是中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至1949年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史。中共近幾十年來的主要成就,就是重塑了政府,在現代背景下恢複了政府的主要曆史特征——其核心地位、能力、賢能治理、合法性以及效力——而在此前的一個世紀裏,政府經曆了災難性的衰敗。
人們容易將中國政府看成是一成不變的。這是因為在西方,我們隻將那些看上去將國家推向西方模式的改革視為真正的改革。事實上,自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經曆了重大而持續的改革,其規模遠遠超過美國或英國發生過的任何改革。我們很難想象,如果中國政府本身沒有經曆深刻的改革,它如何策劃推動如此大規模的經濟轉型。這一進程將持續下去,甚至或許會更加令人歎為觀止。
我們不應不屑地認為中國的治理製度是脆弱和不穩固的,我們必須理解這一製度——以過去三十年的標準來衡量,這一製度是非常成功的,世界將日益認識到,這個製度是他們必須學習的。迄今為止,人們認為,中國、而不是西方民主國家將麵臨嚴重的治理問題。我們對西方民主製度的看法已嚴重脫離了曆史現實,我們將這種製度視為解決治理問題的某種永恒、理想的方案。然而,顯而易見的是,美國民主製度已日益變得失靈、短視、兩極化,容易受到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社會頂層那1%)的挾持。
從曆史角度來看,有充分理由相信,西方民主國家將麵臨艱難而不確定的未來。它們過去的成功有賴於兩個基本條件:首先,西方在至少兩個世紀的時間裏主導了世界,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優勢,讓西方的政治精英擁有了極高的地位和威望;其次,西方民眾的生活水平長期以來不斷得到提高。這兩點在未來都是不可仰賴的。
西方正在衰落,歐洲衰落得尤其快。一些人預測,到2030年,中國經濟產出可能占到全球產出的三分之一,經濟規模達到美國的兩倍。到那時美國的實力將一落千丈。這勢必影響美國民眾對本國政治精英和政治製度的看法。此外,鑒於有充分證據顯示近來美國和西歐許多民眾的生活水準停滯不前,未來會怎樣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崛起中的大國在國內的民意支持率往往會不斷上升,而衰落中的大國會遭遇民眾的不滿。我們不應低估這樣一種可能性,即西方在治理方麵遇到的問題將比中國更嚴峻。
本文作者著有《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世界的沒落和新全球秩序的誕生》(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Birth of a New Global Order)一書
譯者/闌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