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鋼被檢方帶走,不亞於一個省部級高官落馬,這個周末,整個輿論場都在為他沸騰。通過中國最大的媒體平台,他曾被打造成這個國家最富代表性的年輕精英形 象,而令人錯愕的是,在他出事後,網上和民間基本沒有同情,沒有呼籲,隻有嘲笑和調侃。一個“才貌雙全”的男主播,何以積累了如此大的“民怨”?
公眾看他“不爽”,在於他刻意雕琢的精英姿態
這樣形象的煉成絕非一時一事所造就,而是長久的累積。比如,他引以為豪的耶魯求學被自稱同學的人曝各種料;比如,他“代表亞洲人民提問奧巴馬“;比 如,他將駱家輝坐經濟艙與美國對中國欠債太多擰在一起,調侃;比如,他把星巴克和故宮的經濟活動與愛國主義擰在一起,將星巴克趕出故宮;比如,他毫無隱晦 地將采訪過的政要用做炫耀的資本。更多的時候,他以一個外交官的姿態在做一名記者,精心雕琢。
這樣的的雕琢,是一種口是心非的“裝”
從事著利益勾兌和交換,卻能時刻“懷揣向世界傳播中國的神聖使命”,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糾結心態無人能知。”從他2009年的一段言論,我們或許可以 有所發現。也正是這種觀念支撐著它糾結的人生:“我個人覺得在新聞領域中是沒有所謂真相的,這裏麵隻有事實和角度。事實是什麽?哪些是事實?這是很客觀的 東西,然後,我是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答案是不一樣的。沒有人知道百分之百的真相,真相是一個很虛的概念,隻是事實加角度。”
這或許是芮成鋼的底氣滿滿的來源:通過角度來選擇事實,然後把它當成“真相”來看待,正是這種自欺欺人的辦法,才打造了一個口是心非的“裝家”。當 然,做一個讓人不屑的“裝家”,其目的還是從安全角度上考慮的,是牟利時的一種策略選擇,和自己真實的價值觀沒有什麽大的關係。本質上,這種“裝”仍是對權力的諂媚
有央視財經頻道員工透露:芮成鋼為人高傲,與領導關係不錯,但跟普通工作人員關係很遠,見麵也不打招呼。“他認為很多高官,能量很大。”而在更高層 次上,芮成鋼用他的超強輿論話語權,時不時向高層釋放“善意”。而前述中他的言行,無一例外都是國際化姿態下的“政治正確”,這為他贏得了上麵的好感。
在網絡討論中,有網友如此分析芮成鋼:“他們是標簽的“精英”但是卻缺乏了最基本的同理心。他們隻為強者代言,從來眼裏沒有弱者,這種人,是某種體 製下的寵兒,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一直是寵兒,但是我知道的是,我不欣賞他們。我認為真正的精英是為弱者代言,有一個詞,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真正有實力的 男人,你會覺得他溫潤,看似不張揚,但你卻忍不住的想去挖掘他。”拉他下水的,正是他曾討好的
一個見過大世麵、周旋於國際政要和商界明星的媒體人,一個在美國受高等教育的“全球明日精英”,卻隻聰明、機巧地討好他所仰靠的階層,炒作上麵喜歡 的話題。所以我們看到,他進去了,網上和民間基本沒有同情,沒有呼籲,隻有嘲笑,調侃。而他討好的那個階層,最終還是把他推下了深淵。
《軟權力的墮落》文章作者丁來峰對於芮成鋼的描述可謂恰如其分:“芮成鋼並非作惡多端,他隻是在體製的隙縫裏如魚得水,深深陶醉並讚美。與遍地貪腐 的官員相比,他既非老虎,也非蒼蠅,隻是一條混水中的錦鯉。他左右逢源,以為沒事,不料卻與他討好過的人一樣,墮入了權力的深淵。所不同的是,芮成鋼的權 力是軟性的,這種軟權力卻同樣能用以貪腐,導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