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回國潮到來 逾七成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

10月9日,某國際教育研究院發布《2012年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查表明,超過70%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金融業仍是海歸聚集人數較多的行業。

上月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也顯示,2011年,留學生回國人數達到18.62萬人,比2010年的13.52萬增長37.7%。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某的大幅提升,各方麵環境不斷改善,加上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速度加快和各種機會的增多,留學回國人員將不斷增加。

有評論認為,中國留學生的“新回國潮”已經到來。就此,中國留學生服務中心上海辦公室負責人梅宇科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首先從經濟方麵看,世界經濟衰退在國外的影響比國內明顯,就業市場縮水嚴重。其次從政策方麵看,現在各國對留學生留在當地工作的要求發生了變化,門檻提高了,比如語言須達到的水平提高了、可移民的專業調整了。此外從留學生自身來看,國外對大學生就業除了看重學曆以外,更加看重實踐能力,而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很少有工作經驗,不太符合國外的用人標準。

國內發展空間大

曾留學於加拿大約克大學的周曉鷗便是準備回國人員中的一員,他雖在加拿大有工作,但正打算回國尋找新的機會。“目前北美的失業率一直不見下降,經濟複蘇比預想中的速度慢,而反觀國內,總體發展前景仍然比北美好。”

廣州歐美同學會黃偉霖所舉的例子也佐證了周曉鷗的觀點:“我認識的一些朋友放棄了美國綠卡,也沒加入外國國籍,他們選擇回國發展。因為相對而言,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比較好,像很多金融方麵的人才在國內能找到很好的施展平台,日子過得比國外好。”

在黃偉霖看來,如今,不少海外學子走出去的初衷便是為了走回來,以更好地實現父母與自己的期望。“他們獲得海外文憑是為了給回國找工作加分,以便在國內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在采訪中,筆者發現,所學專業在國內更能發揮優勢也是留學生選擇回國的因素之一。曾在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留學的劉子軒所學的專業是德語,“要在當地紮根的話我還要再讀別的專業。我得從大一開始讀,加上研究生,一共是6年,由於德國大學寬進嚴出,時間甚至還會更長。我覺得這太耗費時間了。因此,回國發展對於我更加有利,除了在語言交流上有很大優勢,我對德國文化的了解也讓我在與德國人開展業務過程中占優勢。”

放不下的牽掛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的增多,父母越來越成為海外學子放不下的牽掛,這也是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回國的原因。就讀於新加坡金融學院的張菡便是一例,“作為獨生子女,我感覺很依戀家人。而且,家人把自己辛辛苦苦養這麽大,現在是該盡孝道的時候了,人還是要懂得知恩圖報。我也不想把媽媽扔在國內不管,我對她還是放心不下。”

對她來說,無法適應異國文化也讓她堅定了回國的決心,“新加坡人特別依賴於計算器,這種習慣導致了很多人在運算思維上比較死板。比如買菜時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35.5新幣的東西,我付40.5新幣方便找整,但對方往往會把那0.5新幣退給你,然後再給你4.5新幣。他們的思維會憑白增添很多不必要的程序,這讓我接受不了。當然,這隻是一個小例子。”

做好歸國人員大環境建設

在回國人員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海外高層次人才的身影。參與撰寫《中國留學發展報告》的王伯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隨著環境改善,中國將吸引更多人歸國創業。“我們不用擔心這批人才會長期留在國外,他們中間有些想做事情的人,最後會發現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的做事情的空間會更大一些。我就是一個例子。我在國外呆了那麽多年最後還是回來了。國內的天地是不同的。我們要吸引留學生,不單是建設很多高科技園,更需要做好歸國人員的大環境建設。”

《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對留學人才最有吸引力的政策是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包括戶籍、家屬隨行、醫療等。中國政府近幾年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包括吸引高端人才的千人計劃以及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為入選者提供資金支持、提供與海外可比的工資待遇和科研啟動費用等。而地方政府也根據地域需求和發展規劃提出了多種人才吸引方案。劉依林 韓冬野

所有跟帖: 

“日子過得比國外好。” -halfdummy- 給 halfdumm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3/2012 postreply 10:47: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