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235的半衰期是7億年,鈈是24100年;被汙染的東西光表麵清洗是清理不幹淨的;這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不是政治

來源: soccer88 2016-07-04 12:47: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02 bytes)

“福島之問”,日本欠世界一個答案

我要評論

2016年05月31日 07:04:42 來源: 瞭望
 

    如果按日本政府目前的處理方式,30年後,福島核事故造成的健康危害可能比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危害更大

 

 

 

    當記者驅車來到距福島核電站約40公裏的飯館村,眼前的景象幾乎是恐怖電影裏的“鬼城”:人跡寥寥、雜草叢生、汙水遍地,隻有烏鴉的叫聲偶爾刺破寂靜。

    日本攝影家飛田晉秀30多次深入災區,用鏡頭記錄這一幅幅景象,鏡頭後的他時常潸然淚下,但更多時候,他感到的是“怒火中燒”。

    讓飛田憤怒的是,他親眼目睹核事故後罹患甲狀腺癌的災民承受著痛苦與孤獨,卻求助無門。2015年年底,日本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等人在國 際醫學雜誌《流行病學》上發表論文指出,受福島核事故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質影響,福島縣內兒童甲狀腺癌罹患率是日本全國平均水平的20倍到50倍,已遠超統 計學的誤差範圍,預計今後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更多患者。然而,這篇論文發表後,至今沒有引起日本政府和福島縣的重視,反而招致反駁和批評。

    國際環境流行病學會今年1月也曾致函日本政府,對福島兒童甲狀腺癌高發表示“憂慮”,並表示可以作為專家組織支持福島的相關調查活動。不過,國際調查活動的請求沒有得到正麵回應,無疾而終。

    5年過去了,福島核事故的“後遺症”不僅是高發的兒童甲狀腺癌罹患率。更讓人們憤怒和擔心的,則是日本政府異常的“淡定樂觀”,以及那些“被消失”的真相。

    福島核事故處理需要多少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幾何?去汙染做到了什麽程度?廢物最終如何處理?……自災難發生起,“福島之問”就從未間斷, 不僅從未被解答,反而越積越多。日本方麵有意無意對事實淡化處理,幾乎成為相關國際機構和專家的普遍觀感。福島核事故作為人類曆史上僅有的兩次7級核事故 之一,各國專家對其影響仍所知甚少。

    日本政府有意淡化核事故影響,從其國內來講,意在逃避各種政治壓力,避免影響日本形象,尤其是擔心外界質疑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否安全可 靠。的確,國家形象、食品安全、觀光影響、核能政策、醫保負擔、公害訴訟等,日本政府要擔心的東西不少。但任何一個,都不應成為“天機不可泄露”的理由。

    從國際上講,這是其缺乏道義與責任感的表現。日本政府2013年8月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有至少300噸遭受核汙染的地下水流入海洋, 且這種情況可能在核事故發生後一直存在。但在同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申奧陳述時向全世界誇口,核汙水“得到控製”“完全沒有問題”。事實上,東 京申奧成功後,福島仍然不止一次發生過核汙水外排或泄漏情況。福島縣一個地方議會甚至就此發出抗議信,批評安倍的說法“違背事實,有重大問題”。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2011年4月曾對半衰期約為30年的放射性銫的擴散情形進行計算機模擬演算,結果發現,放射性銫順著海流5年後將 到達北美,10年後回到亞洲東部,30年後幾乎擴散到整個太平洋,長期影響值得關注。日本福島大學環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也在2015年說,預計一 年內將有約800萬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到達北美大陸西海岸。銫137是福島核事故泄漏的最主要放射性物質。青山說,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監測環境中的放射 性物質濃度,對在魚類體內富集的危險發出警告。

    真相亟待正視。“(日方)與公眾的溝通做得太差了。”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肯·比塞勒直言。比塞勒自2011年起研究福島核事 故對海洋的影響,並在該機構內創立了海洋環境輻射中心。他對記者說,福島核事故對海洋的影響是空前的,因為泄漏的放射性物質80%都進入了海洋。

    多國專家指出,日方刻意淡化了核事故對環境、健康、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的長遠影響。德國漢諾威大學放射生態學和輻射防護研究所教授格奧爾 格·施泰因豪澤告訴記者,有分析顯示,事故後,日本對於部分受汙染地域的肉類的監控不夠及時,一些放射物超標的受汙染牛肉因此可能流入了市場。

    時至今日,日本的食品問題不但困擾著自身,還波及周邊。4月29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稱,發現兩個品牌共4個日本進口幹冬菇 樣本含微量輻射。5月11日,位於日本東京北部約100公裏的櫪木縣一所小學的校餐被檢出放射性銫超標,其中竹筍的放射性銫超標一倍以上。

    更有專家警示,日本當局有可能對事故處置和善後盲目樂觀,以致對消除事故影響麵著力不夠。日本兒科醫生、切爾諾貝利兒童基金顧問黑部信一曾 走訪切爾諾貝利事故受害者療養設施。他指出,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相比,福島核事故後建成的相關療養機構過少,如果按日本政府目前的處理方式,30年後,福 島核事故造成的健康危害可能比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危害更大。

    在如此重大、影響深遠的核事故麵前,無論對於受影響的國民還是國際社會,日本都沒有理由選擇避重就輕。出於政治或其他任何目的而無視災難,比災難本身更可怕。“福島之問”,日本仍欠世界一個答案。□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