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引出這個視頻,讓大家討論分析,我很受益。我是這麽看的。

來源: TBz 2013-01-29 20:56: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5 bytes)

 

首先,視頻裏我認為應該是在同一個坡上測試的。先顯示左邊的20度的牌子,後來又顯示右邊
30度的牌子,有誤導之嫌。

再來分析奧迪Q7和本田MDX的表現。

實際上,奧迪Q7從第1分01秒開始在坡上緩慢刹車後,實際上是兩秒鍾之內就Hold住了的。很抱
歉,這點你沒有說對。之後的奧迪Q7,從開始加速時,才沒有Hold住,它的輪胎基本上一直就是
打滑的,從第1分12秒開始的,從靜止開始的下滑沒有止住,一直滑下去了。

而本田MDX,從第1分34秒在坡上緩慢刹車停住之後,開始加速,輪胎一打滑,就減速,一停止打
滑,就再次加速,滑了就停,然後再加速。幾個周期之後,一點點建立起向上的速度,最終爬上
了坡。

我們知道,靜摩擦係數大於滑動摩擦係數。我們在濕滑路麵上一旦輪胎打滑,就要抬腳鬆刹車鬆
油門,等輪胎不滑了,抓住地了,再一點點給油或點刹車。

從這個視頻看,本田MDX的表現確實比奧迪Q7要好。也許有造假,但我沒有發現。

 

所有跟帖: 

應該是輪胎不一樣,但是沒有輪胎特寫鏡頭,沒法確認。 -US_CAR.- 給 US_C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9/2013 postreply 21:36:06

歡迎討論,謝謝分享你的看法。我是這麽看的 -溫故而知新- 給 溫故而知新 發送悄悄話 (242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05:04:53

30秒左右停穩以後又發生的後滑,不是自然下滑,而是輪胎轉動引起的。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262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09:10:52

其實你還找到另一處作假 -rockter- 給 rockter 發送悄悄話 rockter 的博客首頁 (264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10:21:25

謝謝你的個人經驗,如果你有與MDX的對比就有說服力了。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10:36:14

我是這麽看的。 -khyang86- 給 khyang86 發送悄悄話 (100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11:01:48

新開一貼,請繼續討論。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13:37: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