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

來源: 英二 2015-02-04 17:21: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623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英二 ] 在 2015-02-04 20:36:5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mypainting






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

 

在藝術品市場,當代藝術品的價位為什麽能如此的飆升呢? 你可以說是利潤的多多善益,當然不會存在什麽上限。況且,買賣雙方你情我願的商業行為,就像是雲裏霧裏的算計,區區的幾個為什麽是怎麽也說不清的。

然而,外行有外行人的看法,比如說,一個簡單的問題,這些資本是下注在藝術家,還是在藝術品呢?這個答案倒是顯而易見的,沒有藝術家的存在還怎麽操作呢?現代的審美意識是在偶像文化中被培植起來的。一個歌唱家,一個演員,或一個藝術家的偶像被製作為一個符號,置於文化工業的齒輪,然後在資本運作的傳送鏈上不斷地來回重複地呈現。符號在資本運作的轉動中,在與某個價值標準產生重疊的瞬間,符號資本也就轉換成了現金。

因此說,在對於諸如藝術的主體是什麽?” 這樣最古老的問題,在當代社會仍然可以做成一個很大的悠忽。

把藝術的主體按放在藝術家身上的行為意識,有沒有道理呢?從藝術品買賣的角度來看,正常的買賣當然是看貨而論價,一輛豪華車和一輛平民車的價格,盡管可以操作名牌效應,但價錢也不能差到天上去吧。所謂貨真價實,購物是看貨而不是看貨主。如果因為貨主的天姿國色,導致生意興隆,那就已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同樣的道理,藝術作品當然有品質的高低之分,其中並不乏優秀的佼佼者,然而,如果你想把無數中的一個搞成天價,就是雇上100個評論家也是完不成的任務。買家的疑問是,為什麽要差那麽多,為什麽就是這一個呢?

然而,如果把觀者的注意力引在藝術家身上,情況就可能大不一樣,藝術偶像當然是獨一無二的,天才多少年才有一個?他的畫作也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一幅都可以是絕響。在這樣的一個視域操作,100個批評家的作為,也隻能填充其中的一點空白,現代媒體的虛擬動能無可比擬,就比如,一張極簡的單色畫,放在一個車庫的角落會毫不起眼,然而,在套上一頂名家的光環後,就可能會流露出無窮無盡的景像。

賣啥吆啥,是自古以來的大實話。作家是要顯示作品,畫家要拿出你的畫。書法家嗎?寫兩筆看一下 …… 。評委的界定功能,也是基於作品,而不是研究藝術家。萬物皆是複合體,藝術的名家效應無可非議,然而再奇妙的複合體,也有一個主體構成。對藝術而言,它的主體理應是作品而非創作者,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而不是一筆可以算計的糊塗帳

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這個命題為什麽重要,當然不是在於藝術品的買賣領域,而是關係到了藝術的意義和本質。

 

藝術的主體就是藝術家?

唯心哲學和形而上的美學理論,是它們的一脈相承成就了藝術家作為藝術主體的傳統。它在藝術史的理論中存在兩個源頭。

藝術家被認作為藝術的主導因素,可追溯到康德的天才論。在康德的先驗哲學中,天才是一種天賦能力,這種天賦是藝術的決定因素。與之相適應的就是藝術中表現說的興起。基於啟蒙思想,隨著人的個性自由,人的主體性得到普遍認同,藝術開始強調藝術家的個性張揚和展現。“表現說批評傳統的模仿複製,強調藝術家作為主體的情感表達。

德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就認為,藝術創作,感情的表達應該放在第一位。意大利表現主義美學家克羅齊更是宣稱藝術即直覺,藝術是抒情的表現。表現說把藝術本質同藝術家主體情感的表現相聯係,表現說不是從藝術作品而是從藝術家作為邏輯起點來探討藝術的意義,更明確地說,就是把藝術家的情感作為藝術的核心問題。

由藝術的自律概念autonomy)所引導的藝術理論是藝術的主體是藝術家的另一個支撐。

康德把他的自律概念引進他的美學理論,以自律抗拒他律,確立藝術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容的,絕對具有主體精神的美學。為藝術而藝術的代表人物王爾德Wilde也明確表示:藝術除它自身之外不表現任何東西。藝術,如同思想,有它自己獨立的生命。審美世界與現實生活的不可調和,表明了社會生活與藝術的隔離。藝術的自律性原則導致了形式主義的勃興,而對形式的革新和理論探索又促使藝術日益成為更加封閉的係統。

羅傑·弗萊的形式主義理論就認為,藝術不是對現實生活的情感反映,而是表現一種純粹的審美情感,而這種純粹的審美情感的表現不是訴諸對自然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訴諸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由此,更是把包括思想、技巧、情節、題材等全部內容都逐出了藝術的門外。

同樣,觀念藝術在於索爾·裏維特的著名論斷是:觀念是製造藝術的機器。勞倫斯·韋納如此解釋觀念機器說的原理是:1.藝術家構造一個文本。2.這一文本可能是編造的。3.這一文本事實上不需要被構造。不需要被構造的文本也就意味著,作為觀念存在的藝術作品不需要依賴特定的物質或者現象而存在。(隻是由觀眾來決定是否把它物化為某種具體的東西,或者解釋為某種非物質就可以了)

 

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

阿蘭·巴迪歐(Badiou)說道:如果你認為藝術創造的真正主體是藝術家,你就把藝術創造當作了某個人的表達。如果藝術家是主體,那麽藝術是那一個主體的表達,因此藝術就是某種個人的表達

無論是表現主義,是形式還是觀念,在以藝術家,以及藝術家的情感為主導的藝術探討中,都包含著對藝術的本質主義化傾向。

是藝術家使藝術作品得以成立,藝術家是藝術的立法者。然而,把藝術家,或藝術家的情感作為藝術的核心,就包含了極端的本質主義。情感表現主義隻是把模仿說中再現的自然或理念,暗換成了更為主觀的情感,而情感的模糊特征則必然的,更容易去惑亂視聽,給藝術蒙上一種不知所雲的神秘主義色彩。在理論上,如果說情感的表達可以使藝術充滿活力,以至於表現主義的表達讓藝術顯得越來越扭曲和抽象,藝術就像弗洛伊德的心理暗示,或是那種類似於原始巫術的神神道道。

任何試圖把理念或情感的內質強加給藝術,就是一種本質主義對藝術的否定,它在給藝術賦予一定的本質時,恰恰就將藝術徹底的背離了。

表現主義所要求的情感意味,或是形式主義的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關鍵是,藝術家由情感的意味中分離出藝術,藝術家是主體。相應地,藝術家之外的自然、理念或情景則成了藝術的源泉,是為客體,或視為無物。這就是一種本質主義的預設,藝術家在這裏扮演的是一個進行抽取,或呼風喚雨的角色。這時,藝術家就是藝術的代言人。

藝術家據於藝術的主體,藝術獲得了形而上的絕對自由,而當它們呈現在形而下的現實中,這樣的藝術就充滿了主觀的隨意性,它們的表現既不愉悅人的精神,也不供養人的眼睛。它可能在宣稱其中所包含的某種哲理,但這種哲理又常常是隱而不示,必須經過評論家的妙筆給它粘上一張張的標簽。至此,藝術評論就成了二次開掘的角色,像是一種猜謎式的,破譯密碼式的活動,人們麵對藝術,愁眉難展、費盡心力地找尋藝術家植入於藝術作品中的意義。

對占據了藝術主體的藝術家來說,現代主義藝術是關注怎樣創作,當代藝術是關注創作背後的思想,其共有特征是,作品的本身都很難傳達給觀眾,它們總有一個與之相對立的大眾。因而,它們在本質上是無法通俗普及的,或者說是反通俗普及的。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現當代藝術的典型特征是把大眾分為兩個類型,一類人理解它,而另一類人則不能。這就意味著一部分人有一個理解官能,而另一部分則沒有,就好像是人類的兩種不同變體。這樣的藝術不是麵向一切人的,而是麵向有特殊天賦的少數人。這就在民眾中引起了憤慨 ……。因為大眾不理解這樣的藝術。那麽,這就意味著這種藝術隻是藝術家的情感而不屬於一般人的情感。概括地說,它不是一種為所有人的藝術。

 

藝術作品如何作為作為藝術的主體

藝術的主體是由藝術作品構成的那個集合,而讀者中心主義Reader-centrism)的命題,就是在於讓藝術作品作為藝術主體的回歸。在那裏,藝術家不再對作品具有決定意義,藝術家甚至徹底地從接受者的視野中消失。

當然,對於讀者中心主義者來說,他們的藝術接受是在於藝術作品,而不是藝術家。在那裏,一定沒有天價的當代藝術,隻有貨真價實的的藝術品買賣。

正如阿蘭·巴迪歐(Badiou)所說:對於我們來說,必須說明的是藝術創造的主體不是藝術家。對藝術來說,藝術家是一件必需品,但不是必要的主體。因此,結論相當簡單。藝術的主體就是藝術作品,此外無它。藝術家不是藝術主體代理人。藝術家隻是藝術中被犧牲的那一部分,也是最終在藝術中消失的那部分。藝術的倫理就在於接受這樣一種消失。藝術家總是想要公開露麵,但對於藝術,這不是一件好事。對於藝術,如果你希望藝術在當下能獲得一種極其重要的功能,如果你認為藝術差不多就是在市場的表達,那麽,理所當然,藝術家的隆重出場是必要的。然而,如果藝術隻是創造,差不多就是秘密的創造,如果藝術不是市場的玩意兒,而是市場普遍性的阻力,那麽藝術家就必須消失。

強調藝術接受的意義,是從藝術接受者(大眾)的立場出發來探討藝術的意義。藝術是在藝術接受的敞開中構築藝術的世界,這也是哲學在藝術理論中對形而上學的反叛,是哲學上的唯物論對唯心論的一種進取。

藝術作為一種人類活動,很久以來就被限製在極端知識化的規範中,理論總是試圖將藝術納入到它的語境中去思考。藝術淹沒在理論中,也就在根本上背離了藝術的本身。在藝術接受的意義上,藝術在於創造一種具體的普遍性。在大眾那裏,藝術不再關心理念,也不專注於情感的表達,藝術沒有那樣的必要。藝術的意義是在於一種行動,是在於將自身暴露”在被展開的社會中,它不會害怕庸俗,也不害怕低賤。藝術正是在社會中的沉淪,或是升華,才開啟了藝術的意義。在社會和時代的變更中,是藝術作品在不斷的驅使藝術。藝術創作的活力也許正是來自於那種試圖重塑當下的努力。也許真是大眾的趣味才能作為一種姿態,並支撐起藝術的存在,才能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種種的,(精英主義)的虛偽和淺薄。

 




 

所有跟帖: 

魚盤子下麵是調色板? 喜歡你的畫! -Alabama- 給 Alabama 發送悄悄話 Alabam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7:43:03

問好,走樣了,是布頭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39:56

喜歡你的魚! -xiaolanwa- 給 xiaolanwa 發送悄悄話 xiaolanw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8:55:52

下了鍋才好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1:31

Well said -YZGallery- 給 YZGallery 發送悄悄話 YZGallery 的博客首頁 (171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9:54:46

他說的確實很有意思,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129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38:29

畫不錯,可惜有點小。水彩嗎? -andrew0902- 給 andrew0902 發送悄悄話 andrew09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6:26:09

是個小丙烯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4:02

寫得好 -幽幽茶香- 給 幽幽茶香 發送悄悄話 幽幽茶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00:51

我們希望藝術的價值在於藝術創作本身,但是藝術市場不可避免的進入商品市場,對於藝術家的品牌炒作和追捧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已經 -幽幽茶香- 給 幽幽茶香 發送悄悄話 幽幽茶香 的博客首頁 (51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04:42

所以說,藝術是過複合體,有點複雜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3:22

英二兄文思泉湧,我上篇還沒細看呢。 -幽幽茶香- 給 幽幽茶香 發送悄悄話 幽幽茶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06:03

其實是存貨,借這個機會整理一次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4:47

英老師不僅畫畫得棒,文章也寫得漂亮。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給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發送悄悄話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5 postreply 03:18: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